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杂志

杂志介绍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杂志是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9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主办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国际刊号:2096-3122

  • 国内刊号:46-1085/G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196.00

  • 中文文献对南沙群岛自然人文景观的记述及解析——兼论“南海仲裁案”中的不确之说(上)

    关键词: 中文文献  南沙群岛  自然人文景观  仲裁庭  

    对于南沙群岛的自然人文景观,中文文献记载内容翔实,且涉及多方面,展现了中国渔民的生计、生活与岛屿的开发建设紧密相连的过程,凸显了中国人的主体地位与所形成的历史性所有权。这与英美文献以航海为目的的"线性"记述、日法"探险"和侵占的"时段性"描述相比,性质和内涵完全不同。"南海仲裁案"在南沙群岛人类居住的"事实认定"上,既不引...

  • 从国务院到国防部:近年来美国南海政策的转变

    关键词: 美国  南海  国防部  

    2009年以来,美国"重返东南亚",并介入南海争端。美国国务院积极参与亚太事务,通过与盟友、准盟友及合作伙伴进行广泛合作,多角度否定中国在南海的主张等方式,旨在阻止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2015年以来,美国国防部在南海争端中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防部通过持续扩大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展开国防外交及构建原则性地...

  • 论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南海  渔业  资源开发  协同创新  

    现今的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具有近海水域捕捞为主、破坏性渔具渔法的滥用、渔船功率和捕捞产量飞速增长、海水养殖结构单一等特点。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着战略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组织协同、技术协同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鼓励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战略联盟...

  • 海洋文化再认识及中国新海洋文化发展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海洋文化  大陆文化  海洋话语权  

    海洋文化是依托于大陆文化之上的成果,而且它将以回归大陆文化的方式而获得新发展。只有强大的大陆文化才能为海洋文化国际地位提供稳定而长期的支撑。21世纪中国新海洋文化发展路径之一就是从陆海整体文化关系视角来选择,传承、发展及外播中国大陆文化优势以巩固海洋文化的物质实力和建构中国海洋话语权知识体系,最终建立共赢共享的国际海洋合...

  • 论三沙游客教育体系构建

    关键词: 游客教育  三沙旅游  海洋旅游  可持续旅游  

    三沙游客教育体系构建对实施科学的游客教育过程,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保护三沙的生态环境,保障三沙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界定游客教育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三沙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游客教育的紧迫需求,构建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保障、教育评价5个子系统的三沙游客教育体系,可以为三沙...

  • 袍隆扣崇拜研究在当今黎族社会现实中的意义

    关键词: 黎族  袍隆扣  

    对黎族袍隆扣(大力神)崇拜的研究,是因近年来在五指山市水满乡"黎峒文化园"举行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祭祖活动而兴起。近年来文化寻根和信仰寻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重塑和思想信仰重构等方面在黎族文化界、学术界中愈加受重视,对黎族袍隆扣崇拜信仰进行研究探讨,于当今黎族社会的信仰构建、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都将有十分重要的意...

  • 黎族祭祖歌舞的艺术衍变路径——以三亚地区祭祖歌舞为例

    关键词: 黎族  祭祖歌舞  艺术  衍变路径  

    黎族祭祖歌舞经历了艺术前的摸索与组构、成型后的演化与增进、从简单模仿走向艺术拓展等过程而逐渐演进成熟。从朦胧趋向明朗,从幼稚步入成熟,从粗糙转为精细,是黎族祭祖歌舞变化发展的艺术路径。

  • 黎族土地崇拜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关键词: 黎族  土地崇拜  田野调查  

    黎族的农耕历史有3000多年,土地与黎族民众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黎族认为土地是有灵魂的,且具有神奇的灵性力量,要想农作物获得丰收,必须祈求土地的恩赐,于是产生了黎族的土地崇拜。其表现形式有对"地鬼""山鬼"的崇拜以及对土地公的崇拜等。黎族的土地崇拜具有二元结构、功利性明显等特点,并融于本民族的生活生产习俗,对黎族的影响十分深刻...

  • “早发的神箭”与黎族历史文化关系考论

    关键词: 早发的神箭  黎族  帕隆  骆越  百越  

    黎族"早发的神箭"故事流传异文甚多,渗透了黎族人民历史上反抗压迫的精神。其基本情节与普遍流传的故事类型具有共通性。在故事的历史传播中,其内容的变异形态与黎族早期的民族英雄、骆越的发展史、百越图腾崇拜和海南的贬谪文化交叉融合在一起,强烈地贯穿着黎族人民反抗压迫、追求理想、崇奉圣贤的民族意识,使"早发的神箭"故事呈现了鲜明的...

  • 扎根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的恋爱过程

    关键词: 成人依恋  恋爱过程  扎根理论  

    基于扎根理论,根据恋爱次数,将大学生分为少经验和有经验人群,与毕业后的职场人士恋爱过程比较研究发现,大学生中有经验型和少经验型人群的恋爱过程呈现出显著的不同:前者恋爱主要以内在情感依恋为导向,而后者则是外在现实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恋爱过程的分析,将恋爱的动机、结果相关联,可知大学生高分手率的原因主要有冲动的性格特点,追求自由的...

  • 农民微博举报的成因、内容、困境与出路——基于M市的调查

    关键词: 农民  微博  举报  反腐  维权  

    "微博举报"从2012年左右开始在网络上开始爆发,其固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造谣""诬告"等,但作为一种"弱者的新武器",却有利于群众维护权益和监督权力。具体来说,其新颖之处在于网络改变了既有的权力结构,呈现出偏平化的特征。同时赋权和增权了农民,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弱者发声。微博举报也有其自身的困境,如抗争的有效性问题等...

  • 刘熙载书法篆刻活动新证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书法应酬  交游  影响  

    今发现一些涉及刘熙载的史料尚未见学者使用。这些史料有刘熙载佚文,有目前发现刘熙载唯一的一则印论,有涉及刘熙载的行迹、教育和书法应酬,有涉及刘熙载与海派书画篆刻家的交游,有涉及刘熙载晚年的书法创作与观念,有涉及《艺概》的写作时间、传播和影响等,不仅可补《刘熙载文集》之阙,亦可补证目前研究刘熙载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辑入《刘熙载年...

  • 祝嘉的书法临习论

    关键词: 祝嘉  书法临习  学古  顺序  广博  

    祝嘉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书法理论家。他的书学理论继承了包世臣、康有为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书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祝嘉在临习书法上提出的观点和理论,可归纳与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学古人书,且宜多临唐以前的经典;其次是临习过程须讲究顺序;然后是要广博临习,进行综合素质训练。这些观点对书法临习和创作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从“新文学”到“现代文学”命名的更替看文学史的书写

    关键词: 新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史  意识形态  

    "新文学"和"现代文学"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从"新文学"到"现代文学"命名的更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延续和代替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诸种文学经验被不断改写,一些不合时宜的因素被扬弃,在此一时代是主流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另一时代又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遮蔽。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学史书写...

  • 王禹偁与田锡比较研究

    关键词: 王禹偁  田锡  比较  

    王禹偁与田锡在宋白的引荐下相识,并结为好友。纵观两者生平,发现颇多相似之处。作为谏官,王禹偁、田锡为人刚直耿介,遇事直言极谏,深受宋太宗、真宗的赞赏。两人多次被贬黜,仍能忠贞不渝,恪守为官之道,为历代士子之典范。作为文人,两人均取得了相应成就。然比较其文学理论、思想内涵以及诗文创作可发现,两人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悬殊均是有迹可循的...

  •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鲁滨孙的抗拒及其根源

    关键词: 鲁滨孙  抗拒  自然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米歇尔·图尼埃于1967年发表的小说。它戏仿《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但主题和结局与其相反。在故事中,鲁滨孙因意外来到荒岛上,企图以西方文明社会的模式治理荒岛。随后,野蛮人礼拜五来到这里,以其自然天性破坏鲁滨孙在此建立的文明秩序,也逐渐影响了鲁滨孙。最终鲁滨孙自愿留在荒岛,拒绝返回文明社会。鲁滨孙在不...

  • 社会变迁与晚明娼妓——以“三言二拍”为中心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晚明娼妓  

    晚明是古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娼妓是晚明基层社会的一类女性群体,其出身来源的多样性和生存方式的复杂性构成晚明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取向。"三言二拍"是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拟话本小说,书中47名娼妓的生存实态是晚明社会风气变动的佐证。通过论证得知晚明娼妓来源的途径是多样性的,世俗社会对娼妓的认识和品评态度趋于包容和认可,揭示了晚明...

  • 民国期刊视角下近代包工制探析

    关键词: 近代  包工制  包工头  包身工  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包工制的产生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有关,是近代中国农村破产、城乡劳动力流动分化的必然结果。这一制度的发展、消亡体现了旧中国早期城市化的曲折发展过程,也折射出民国时期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因种种原因,政府在整顿取缔包工制、保护劳工方面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废除阻碍社会...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海南省三亚市育才路1号,邮编:5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