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环球中医药杂志

杂志介绍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的一本统计源期刊。

环球中医药杂志创刊于200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环球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发行周期:月刊

  • 全年订价:¥460.00

  •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虚气留滞  发病机理  理论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复杂,与遗传、饮食、年龄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为提高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对"虚气留滞"理论进行剖析,总结出心气亏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基础;气滞、血瘀、痰饮及水湿是其重要病理因素;其病位在心,与五脏密切相关。并从心力衰竭不同阶段(A、B、C、D四个分期)探讨"虚气留滞"的表现,得出...

  • 肝郁脾虚证“虚气留滞”病机探讨

    关键词: 审证求机  肝郁脾虚证  虚气留滞  病机  治则  

    以证候为基础,审证求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关键,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肝郁脾虚证中医证候要素具有"虚—郁—滞"的特点,而现有"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病机存在重"内实"而轻"外虚"、重"静态"而轻"动态"、重"理气"而轻"补虚"的不足,不能完全涵盖其病机内涵。本文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以需求为导向,提出肝郁脾虚证"虚气留滞"病机及基于该病机的培...

  • 从肝脾论治郁病源流初探

    关键词: 郁病  肝  脾  肝郁脾虚  理论源流  

    肝脾在病生理方面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两汉至今各个时期"肝"和"脾"内涵演变、发展和融合的过程,系统地梳理了肝郁脾虚证的历史源流。肝郁脾虚萌芽于汉唐时期,形成于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肝主疏泄"成为肝脏的主要功能,其疏泄情志的功能得到了医家们的充分发挥,使疏肝解郁成为治疗郁病的大法。近现代随着各医家对脾脏逐渐重视,肝脾论治郁病...

  • 基于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用药规律探讨“虚气留滞”病机理论

    关键词: 虚气留滞  肝郁脾虚证  异病同治  数据挖掘  

    目的通过文献数据挖掘分析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临床用药规律,为"虚气留滞"创新病因病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检索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治疗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

  • 从“虚-郁-滞”病机浅谈肝癌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肝癌  虚  郁  滞  病机  

    肝癌是由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医家认为其病机多为肝脾两虚、外来邪毒、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湿热内蕴等。临床上肝癌患者多见肝郁脾虚,肝郁内伤所致气机郁滞进而产生瘀、痰等邪毒。此外,外来邪气积聚体内,瘀久成毒,"痰浊、瘀血、邪毒"留滞又促进郁结,郁滞不解加重脾虚,最后导致"虚、郁、滞"三者...

  • 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过程中成分含量的变化及菌质抗炎活性研究

    关键词: 高效液相  槐耳  板蓝根  双向发酵  抗炎  

    目的探讨槐耳—板蓝根固体双向发酵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发酵菌质抗炎活性。方法应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高效液相法测定槐耳—板蓝根固体双向发酵物中多糖、核苷类成分及(R,S)-告依春的含量;采用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菌质提取物对RAW 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用硝酸还...

  • 基于mTORC1/4EBP1信号通路探讨银盏心脉滴丸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银盏心脉滴丸  膜电位  活性氧  

  • 养阴益气合剂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关键词: 养阴益气合剂  肺纤维化  

  • 二仙汤及其核心组方仙茅-仙灵脾对乳腺增生症大鼠雌孕激素受体通路的影响

    关键词: 二仙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  

  • 新疆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群不同民族不同中医证型间危险因素的比较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维吾尔族  汉族  危险因素  中医证型  

  •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用药规律分析

    关键词: 文献数据挖掘  视神经萎缩  关联分析  中药  用药规律  

    目的基于相关文献研究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维普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文献,通过SPSS 17.0及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视神经萎缩用药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关联规则以及因子分析,总结视神经萎缩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55篇,包括处方...

  • 基于文献分析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辨治规律探讨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  辨治规律  文献分析  数据挖掘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中医辨治规律。方法制定统一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CNKI)等7个国内外电子数据库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4月,将文献导入EndnoteX8进行,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核查,将最终纳入文献的信息统一录入Excel 2010并进行数据清洗,...

  • 以五脏视角探讨“过用”理论

    关键词: 五脏  过用  内经  疾病  中和  

    "生病起于过用"理论提出了疾病起于饮食、气候、劳倦、情志等过用的观点,揭示了内在或外界各种因素都有致病与非致病的二重特点,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发病学的重要思想。"生病起于过用"不仅对中医病因观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也对现代病因学研究有着现实价值。基于藏象理论,分别从五志、五味、五劳及脏腑生理特性等角度来归纳总结"过用"对...

  • 基于《伤寒论》寒热错杂方探讨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寒热错杂证  伤寒论  辨治思路  证候  

    通过对寒热错杂十方的方证特点,梳理出寒热错杂证主要病位是中焦脾胃,与肝胆疏泄失职关系密切,病程较长伴有正气不足的病机特征,其主证为脾胃系病证(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痞满、纳呆)、肝胆系病证(寒热往来、胁痛)及其他(四肢厥逆、乏力)。同时,基于胃癌前病变寒热错杂复杂的疾病状态,结合《伤寒论》寒热错杂十方证疾病状态、病势及用药规律...

  •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小儿发热(EB病毒感染)验案

    关键词: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小儿发热  鼻咽解毒颗粒  eb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增殖病  

    EB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增殖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肝功能异常、EB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小儿,其病情复杂,治疗棘手,预后不良。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正虚邪侵,小儿本稚阴稚阳之体,正虚易受邪侵,正邪相争则发热,若治非得宜则反复发热,病情迁延,耗损气阴,其病机为气阴亏虚、邪伏膜原,治法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灵活运用补土养阴及温病派理论治疗而获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虫咬伤所致脓毒血症一例

    关键词: 毒虫咬伤  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  疗效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所造成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伤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致病机理复杂。在南方地区,尤其夏季常见毒虫咬伤病例。毒虫如毒蜘蛛、蜈蚣等咬伤若开始处置不当,伤口感染极易引起脓毒血症。脓毒血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住院费用高的特点。中医在治疗对毒虫咬伤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传统抗感染、调节免疫、营养支持的基...

  • 中医学术,突显哲学智慧;临床治疗,重视标本先后

    关键词: 中医学  哲学  思政  治法  

    中医内科治疗学理论处处闪耀着哲学的智慧,具体体现在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治病求本、三因制宜等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疾病的认知方面,强调透过外在的临床表现抓住疾病的内在本质。学习中医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修养,如此才能造就仁心仁术,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医。

  • 试述肝火证、炎症反应、高血压三者之关系

    关键词: 肝火证  炎症反应  高血压  清肝泻火  炎症因子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从中医证候学角度,当今环境因素与社会因素两方面相互作用,造成现代人肝火证发病增多,且其为高血压病的重要证候基础之一。国内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发现,当机体处于肝火证候时,炎性介质表达增加,而应用清肝泻火法对炎症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本身与炎症密切相关,属慢性低级别炎症性疾病。在高血压...

  • “伤寒传足不传手”之我见

    关键词: 伤寒  传经  传足不传手  六经  韩祗和  刘草窗  刘完素  

    "伤寒传足不传手"首次由北宋著名伤寒大家韩祗和提出,后世医家争论不休。持相同观点的医家如朱肱、刘草窗等多以阴阳为总纲,根据五行生克观念,对伤寒六经的传变进行阐释;持相反意见的医家如刘完素等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的错误认识,是因为足经发病的热病多,手经发病的热病很少,而且手经发病的热病病情轻微;当代医家刘渡舟、何任...

  • 定眩止痛贴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00例

    关键词: 定眩止痛贴  穴位敷贴  阴虚火旺型  原发性高血压  

  • 补肾培元养宫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女性子宫血流动力学、生殖内分泌和妊娠率的影响

    关键词: 补肾培元养宫汤  薄型子宫内膜  不孕症  子宫血流动力学  性激素  

  • 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50例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肝肾阴虚证  血脂  血管内皮功能  生活质量  

  • 电针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蠕动的影响

    关键词: 电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蠕动  足三里  三阴交  内关  

  • 调神法针刺对原发性失眠心率变异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调神法  针刺  原发性失眠  睡眠质量  疲劳程度  心率变异率  

  • 自拟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痰瘀互阻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

    关键词: 自拟化痰通络汤  阿托伐他汀  痰瘀互阻型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血脂  

  • 浅淡通利血脉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血脉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浊  瘀血  通利血脉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气血不充、痰浊、瘀血,甚或痰瘀结阻于脉道,最终导致血脉不利发为本病。妇人血脉的通畅主要借助于肺、脾胃及肾等各脏腑之间对于气血的生成及运行的相关功能而达成。在治疗方面,通利血脉法可以具体分为充气血以荣血脉、理气机以利血脉、清浊脂以通血脉三点来使血脉畅通。多囊卵巢综合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则泄而...

  • 柴胡疏肝散治疗杂病验案三则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名医经验  异病同治  穆爱林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用于治疗"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后经辨证加减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今选穆爱林教授临床上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咳嗽、泌尿道感染、失眠医案三则,通过论述肝与肺、肾、心的脏腑经络关系,结合辨证论治,拟为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及运用中医药诊治疾病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

  • 从补肾疏肝健脾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性不孕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中医药治疗  验案  补肾  疏肝健脾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病机以肾虚精亏为本,兼以肝郁脾虚,疾病日久,可出现瘀血阻滞等病理产物互为影响。治疗中采取补肾为主,辅以疏肝健脾的治法,并按照"预备-调经-促孕-保胎"分期论治:预备期主要目的是排除器质性病变,并尽量寻求病因,做到能审因论治;调经期基于"种子先调经,经调自有孕"的原则,做到"任通冲盛,女经调",土壤肥沃,有利于受孕种子;经调...

  • 基于热入血室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肾盂肾炎体会

    关键词: 热入血室  病因病机  临床特点  小柴胡汤  急性肾盂肾炎  治疗体会  

    急性肾盂肾炎是临床常见病,目前中医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缺乏理论创新及有效经验。本文以热入血室理法方药体系为基础,系统阐述热入血室中"血室"的具体部位,归纳总结热入血室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并对热入血室与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热入血室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具体治则治法。文末以具体病案为例,...

  • 从古今医案谈中风病常用四组药对

    关键词: 中风病  药对  经验总结  

    药对又称对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将两味药配伍运用,并且形成相对较为固定的中药药物组合,使遣方用药更具实效性、灵活性,目前在中风病临证治疗中有一些常用有效药对,本文结合古今医案,以四类有效药对为例,分析阐释药对的配伍内涵及临证心得,以期更好指导临床。

  • 马绍尧教授从血论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辨证论治  从血论治  中医药疗法  马绍尧  名医经验  

    马绍尧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擅长中医辨证治疗各种慢性、顽固性、疑难性皮肤疾病。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变化多端,是皮肤科难治性疾病,其以瘙痒、风团、病程长及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马绍尧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慢性荨麻疹的病机与血相关,营卫失和,风血为病应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本文旨...

  • 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述赵荣莱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关键词: 慢性腹泻  赵荣莱  痰饮  脾阳不足  肾阳虚衰  温阳  临床经验  

    首都国医名师赵荣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脾胃、肝脏、食管等疾病及各类虚证的治疗。赵荣莱教授重从脾胃调治反流性食管炎,以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补脾阴、调情志诊治功能性胃肠病等见解对于脾胃病的临床治疗影响较深。《金匮要略》中首创"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大法,而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多与"痰饮"关系密...

  • 补益调畅宗气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功能障碍

    关键词: 补益  调畅  宗气亏虚  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病  左心功能障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恶化可能会危及生命。宗气调控肺的呼吸功能以及心脉运行血液的功能,是肺心关联的重要物质与功能基础。宗气亏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根本病机。笔者采用补益调畅宗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功能障碍,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良效。

  • 运用“和合思想”辨治高脂血症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临证  和合思想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和合思想"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病既有太阴阳明运化不利,"痰、湿、浊、瘀、毒"等病理因素在体内的蓄积的一面;同时精神紧张,少阳枢机转输不利也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先从理论方面入手提纲挈领地提出高脂血症发病病机,总结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治则,继而通过典型的临床实践案例说明"和合思想"在高脂血症辨证中的具体运用,用传统中医理论比较全面...

  • 探讨仲景“太阳病篇”相关心悸辨治之研究

    关键词: 心悸  六经辨证  太阳病  张仲景  

    心悸在《伤寒论》中无专篇论述,其相关条文散见于六经之中,且以太阳病篇中论述最为详细,病机变化也最为复杂。仲景既重视疾病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普遍规律,同时亦留心于病者素体的体质,正气的强弱、疾病的轻重、标本缓急等,皆有灵活齐备的应对之策。仲景的这些着眼点,正体现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思维,也正是我们今后需...

  •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谈张锡纯应用鸡内金特色

    关键词: 张锡纯  鸡内金  医学衷中参西录  用药特色  经方验案  

    民国著名医家张锡纯基于临床运用鸡内金丰富的经验,扩大其主治范围,巧用鸡内金治疗妇人癥瘕、消渴、泄泻等症。张锡纯重视鸡内金的配伍应用,常用鸡内金配伍白术、生山药、生麦芽等,且在组方中鸡内金只用生品,并根据临床所需灵活选择汤剂、丸剂、饼剂、散剂等不同剂型,创制以鸡内金为主药的新方——健脾化痰丸、鸡胵汤、鸡胵茅根汤等,为后代医家...

  • 中药归经理论演变脉络及发展梳理

    关键词: 中药归经  药性理论  五味理论  辨证理论  易水学派  

    汉唐时期虽未有关于中药归经理论的明确记载,但实为归经理论产生的学术渊源。《内经》确定了五味、疾病等与五脏的关系,《神农本草经》归纳了中药对机体脏腑的趋向性作用,唐代已有药物对脏腑经脉概括性治疗作用的描述。宋金元时期中药归经作为一门单独的药性理论已渐成体系。北宋后期医家结合五味理论等对药性理论进行阐述和发挥,金元易水学派用...

  • 哮病湿热郁肺病机探讨

    关键词: 哮病  湿热郁肺  肺失宣降  病机特点  临证辨治  

    哮病基本病机的既往认识为宿痰伏肺,外邪触发,痰气交阻,肺失宣降则发为哮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哮病湿热郁肺病机也较为常见。湿热之邪或因外感,或为内生,湿热内蕴上干于肺,每遇外邪侵袭或饮食不当、情志因素、劳倦等诱发,湿热郁肺,阻滞气机,内外合邪,肺宣降失司,肺气出入为艰导致哮病。本文从古今认识、病因病机特点、临证辨治等几个方面论述哮...

  • 从郁论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郁  气郁血瘀痰凝  从郁论治  疏肝解郁  肝肺同治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是哮喘慢病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哮喘治疗的重点、难点。郁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关键因素,与哮喘发病、病情衍变、顽固难控关系密切。气郁-血瘀-痰凝导致气道挛急是哮喘慢性持续期病情持续难愈的主要病机,而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会反复加重病情、降低治疗依从性,是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从郁论治,以疏肝理气为...

  • 从营卫理论简析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

    关键词: 大肠癌  营卫理论  营卫不调  寒湿入营  营卫逆乱  

    营卫循行于大肠,共同维持大肠主津与传化糟粕的生理功能。通过对大肠主津、传化糟粕与营卫的密切关联、营阴滋润肠道、卫阳通降腑气的分析,提出营卫是肠道的"生理屏障"。营卫不调是大肠癌发病的关键,既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发生,又进一步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致使寒邪痰瘀互结,深入营分;"寒湿入营"为久病营卫不和的基本病理趋势,与大肠癌的发生发...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6号,邮编:1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