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团状雪灵芝 分离 化学成分 黄酮 炎症
摘要:目的研究团状雪灵芝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MCI、D101大孔树脂、固相萃取和反相C18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波谱技术鉴定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探究团状雪灵芝中化学成分对巨噬细胞经LPS刺激后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团状雪灵芝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麦黄素(Ⅰ)、槲皮素(Ⅱ)、异槲皮素(Ⅲ)、山柰酚(Ⅳ)、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Ⅴ)、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Ⅵ)、isoquercitrin-6″-O-p-hydroxybenzoate(Ⅶ)、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苷(Ⅷ)。抗炎活性检测表明:化合物Ⅰ~Ⅷ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Ⅴ~Ⅷ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化合物Ⅱ~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Ⅷ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最小仅为9.34μg·mL^-1,研究首次发现了团状雪灵芝的抗炎活性成份。
华西药学杂志要求:
{1}图表中文字必须用汉字;正义和图表中数字最多保留3位小数,个别数据位数过多,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一个非零数字。
{2}来稿文责自负,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做一定的修改或删节。
{3}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本刊有修改、删节权,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在投稿时注明。
{4}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内部资料、转摘、保密资料、文摘等不能做为参考文献引用。
{5}来稿请附3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3-8关键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