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海洋与湖沼杂志

杂志介绍

海洋与湖沼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海洋与湖沼杂志创刊于195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化学类。

  • 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母暴发  生态系统演变  生态灾害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洋赤潮、绿潮、白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在多重压力下不断出现。对于以水母为代表的胶质类生物的数量增多,国际上有很多的解释和争论:水母的暴发是一种趋势性的还是周期性的现象,关键问题是对导致水母暴发原因的认识。针对这些问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对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的新认知

    关键词: 水母暴发  气候变化  富营养化  生态系统演变  生态灾害  

    基于大量实验结果和大规模海上考察和综合分析,从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机理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水母生活史中的大部分时间以水螅体的形式生活在海底;水母种群的暴发是水螅体对环境变异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为了逃避动荡环境、扩大分布范围、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为种群繁衍需求更多的机会的一种生存策略。导致水母种...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

    关键词: 黄  东海  浮游植物  粒级结构  

    通过2011年4月和8月利用“科学三号”考察船在黄、东海海域开展的春、夏季综合调查。研究了黄、东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动规律,探讨重要环境因子的变动对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表层水体中小型、微型和微微型粒级叶绿素口浓度的范围分别为0~4.36、0.02—2.27、0—2.66mg/m3,平均叶绿素a的浓度分别为0...

  • 2011年度《海洋与湖沼》动态

    关键词: 海洋  湖沼  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

  • 黄海小型水母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水螅水母  管水母  栉水母  五角水母  半球美螅水母  

    根据“973”项目2000年10月-2007年8月浮游生物大网样品,对黄海小型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各优势水母种类在黄海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海测区内小型水母整体丰度较低,且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以浅海域,各小型水母类群如水螅水母类,管水母类和栉水母类以及10种优势种类的季节更替非常明显。与其它海域相比,...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关键词: 会员代表大会  海洋湖沼学会  学术研讨会  中国  青岛市  黄海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11月3—6日在青岛市黄海饭店召开。

  •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依据2011年春、夏两季黄、东海调查资料,分析了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南黄海、东海北部春季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74.83mg/m2,夏季为23.84mg/m2,春季明显高于夏季。春季大部分海域叶绿素a含量垂直分布均匀,夏季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次表层出现最大值。初级生产力水平春季为993.9mgC...

  • 海月水母(Aurelia sp.1)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摄食的研究

    关键词: 海月水母  水螅体  碟状体  水母体  摄食  微藻  

    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细胞密度的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对海月水母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摄食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密度的微藻细胞密度对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的摄食有显著影响。在实验的藻细胞密度范围内,随藻细胞密度的增加,水螅体和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摄食率一直升高。水螅体对中肋骨...

  • 海月水母(Aurelia sp.1)水螅体在空气中暴露存活研究

    关键词: 钵水母  潮间带  存活能力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海月水母水螅体交替淹没在海水、暴露在空气中的存活情况,分析了其在潮间带存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暴露15min组,海月水母水螅体存活率均为100%。暴露30min组,25h后,水螅体存活率为82.22%。暴露45min组,2.75h时,存活率显著降低为73133%:25h后,存活率下降为46,67%。暴露1h组,在3h时,水螅体存...

  • 胶州湾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数量周年变动及对浮游动物摄食压力估算

    关键词: 胶州湾  半球美螅水母  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利用2009、2010年胶州湾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的逐月调查资料,分析了半球美螅水母数量周年变动;并结合实验测定的摄食率,估算了其对胶州湾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2009、2010年半球美螅水母丰度,以及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摄食压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9年5、6月.2010年6月分别为该种的数量高峰期,成为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之一,丰度...

  • 2011年夏季胶州湾三种大型水母的种群动态研究

    关键词: 胶州湾  沙海蛰  霞水母  海月水母  种群动态  

    2011年8月1日-9月30日,对胶州湾三种大型水母沙海蛰(Nemopilemanomurai)、白色霞水母fCyaneanozakii)、海月水母似ureliaaurita)的种群数量变动及空间分布情况开展了目测调查,同步获得了气象、水温、盐度、叶绿素a、浮游动物丰度、种类组成等数据,调查频率为每周2次。调查期间,海月水母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沙海蛰与白色霞水母种群均...

  • 2011年度《海洋与湖沼》动态

    关键词: 海洋  湖沼  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

  • 基于脂肪酸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法的东海水母常见种的食性分析

    关键词: 食性  水母  脂肪酸  东海  

    采用脂肪酸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法研究了东海6个水母常见种的食性。结果表明,6种水母的总脂肪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作为饵料,水母不能够给捕食者提供较多的脂类营养物质。蝶水母(Ocyropsiscrystallina)、瓜水母(Berocucumis)和四叶小舌水母化iriopetetraphylla)的脂肪酸组成较为相近,它们更多地通过捕食食物链获得有机质。同时,这...

  • 胶州湾海月水母(Aurelia sp.1)丰度周年变化及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关键词: 海月水母  暴发  浮游动物  碟状体  胶州湾  周年变化  

    2009年2—12月间在胶州湾大沽河口邻近海域的逐月现场调查中,利用垂直拖网研究了海月水母碟状体和水母体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对其它浮游动物类群的影响,并探讨了海月水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海月水母的碟状体4月份开始在胶州湾出现,并且丰度逐渐增加,到6月份达到最高峰。海月水母的水母体集中在7月份大量出现。碟状体和水母体高峰期的月...

  •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消亡过程中海水溶解氧变化的模拟研究

    关键词: 溶解氧  环境影响  消亡过程  沙海蜇  模拟研究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水温度、盐度、pH、N/P比下,沙海蜇消亡过程中海水溶解氧的变化特征,这对探讨水母灾害性暴发后消亡的环境影响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沙海蜇的消亡可引起海水溶解氧浓度的显著降低,不同海水温度、盐度、pH、N/P比条件下沙海蜇消亡引起的海水溶解氧浓度的降低无显著差异,但与没有沙海蜇消亡时...

  •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模拟消亡过程中氮与磷的释放

    关键词: 沙海蜇  氮与磷  释放速率  模拟实验  

    在实验室内模拟研究了沙海蜇消亡过程中氮与磷的释放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沙海蜇消亡过程中向水体释放氮、磷可分为两个阶段,且氮的释放速率比磷高一个数量级。在沙海蜇消亡的初期阶段,水体中溶解态氮、磷和总氮、总磷的浓度迅速增高,氮可以达到其消亡过程中的最高浓度;在后期阶段,水体中溶解态氮和总氮的浓度不断下降,但水体中的磷在这一...

  •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浮游幼体对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卵和初孵仔鱼捕食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海蜇  褐牙鲆  卵仔鱼密度  个体大小  捕食时间  捕食率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个体大小的海蜇浮游幼体[平均伞径(2.5±0.1),(4.1±0.2),(11.7±0.5),(21.1±0.6)mm]对不同密度(10,30,50,80ind/L)的褐牙鲆卵[卵径(0.92±0.01)mm]和初孵仔鱼f全长(3.01±0.08)mm]的捕食率,解析海蜇浮游幼体对初孵仔鱼的捕食率随捕食时间(0.5,1,2,3,4,5h)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 温度、光照及仔鱼个体大小对稚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捕食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仔鱼的影响

    关键词: 海蜇  褐牙鲆  捕食率  仔鱼大小  仔鱼密度  温度  光照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15、19和23℃)、光照(明和暗)、仔鱼大小[全长(3.01±0.08)mm初孵仔鱼和(3.79±0.13)mm孵化后5天仔鱼]对稚海蜇[伞径(21.1±0.4)mm]捕食褐牙鲆仔鱼的影响。结果表明,稚海蜇对初孵仔鱼的捕食率随着水温升高而显著升高。光照条件在各仔鱼密度(10,30,50和80ind/L)下均不显著影响稚海蜇对初孵仔鱼...

  • 黄海水母旺发区浮游鞭毛虫和纤毛虫群落结构分布及其与水母发生关系初探

    关键词: 浮游鞭毛虫  纤毛虫  水母发生  丰度  生物量  群落结构  

    鞭毛虫和纤毛虫在海洋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间的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但其在水母暴发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明。本研究基于2011年春季以及水母旺发的夏季黄海专项航次,通过荧光染色技术和定量蛋白银法研究了南黄海水母频发海域3个断面(E:33°N,G:34°N,1:35°N)的鞭毛虫和纤毛虫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特点,对其与水母的发生关系进行...

  • 2011年度《海洋与湖沼》动态

    关键词: 海洋  湖沼  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

  • 生活史不同阶段的海月水母(Aurelia sp.1)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的相互捕食关系

    关键词: 海月水母  海蜇  螅状体  碟状体  水母体  

    采用交叉实验和水母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海月水母及海蜇之间的相互捕食关系。海月水母螅状体(口柄直径约为1mm)能够捕食海蜇碟状体及伞径≤8mm的海蜇幼体;海月水母的碟状体只能够捕食海蛰碟状体;伞径100mm的海月水母体能够捕食海蜇碟状体及伞径≤30mm的海蛰幼体。在海蜇对海月水母的捕食实验中发现,伞径≥10mm的海蜇幼体...

  •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摄食行为的研究

    关键词: 海蜇  浮浪幼虫  螅状体  摄食  

    采用对比实验与显微观察的方法,对海蜇浮浪幼虫及早期螅状体的摄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蜇浮浪幼虫期不摄食外界食物;浮浪幼虫附着变态发育成海蜇螅状体1d后,开始摄食其它浮浪幼虫,螅状体发育到第3天摄食能力迅速增强,能够捕食卤虫无节幼体。海蜇早期螅状体的捕食实验结果表明,早期螅状体开始捕食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口的...

  • 盐度对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 Kishinouye)生长和横裂生殖的影响

    关键词: 白色霞水母  螅状体  碟状幼体  盐度  生长  横裂生殖  

    白色霞水母是我国沿海主要致灾水母种类之一,利用野外调查和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度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存活、生长和横裂生殖的影响以及盐度对白色霞水母碟状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生存的盐度上限为35,下限为12.5,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15—32.5。盐度30和32.5组螅状体横裂率最高,与其它各盐度组的螅...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关键词: 会员代表大会  海洋湖沼学会  学术研讨会  中国  青岛市  黄海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11月3—6日在青岛市黄海饭店召开。

  • 2011年度《海洋与湖沼》动态

    关键词: 海洋  湖沼  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

  • 辽东湾北部近海大型水母数量分布和温度盐度特征

    关键词: 辽东湾  大型水母  海蜇  沙蜇  白色霞水母  海月水母  温度  盐度  

    通过2009--2011年5月下旬-7月下旬辽东湾北部近海10m等深线内的大型水母调查数据.分析了辽东湾北部近海近三年中大型水母资源状况,并探讨了辽东湾大型水母的生态类型。结果显示:辽东湾北部近海大型水母种类主要有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白色霞水母(Cyaneanozakii)、海月水母(Aureliasp.1),海蜇和...

  • 九龙江口春季微型浮游生物数量变动及其与小型水母消长的关系

    关键词: 小型水母  浮游植物  微型浮游动物  丰度  

    通过2011年春季对九龙江口的生态调查,对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动物以及小型水母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特征并对分粒级叶绿素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分析了营养盐、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参数。调查共记录浮游植物种类45种,以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e)、针杆藻(Synedraspp.),以及绿藻门的斜生栅藻(...

  • 2007-2011年春季珠江口中东部水域水母研究

    关键词: 珠江口  水母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提要根据2007—2011年每年春季在珠江口中东部水域6个站位的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水母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春季水母种类组成上以软水母为主,总种类数在2007--2009年略有下降(平均为13种),2010年下降明显,仅为7种,而2011年大幅增至18种。软水母和栉水母在水母总丰度中占有较大比例,2007--2010年水母平均丰...

  • 2011年度《海洋与湖沼》动态

    关键词: 海洋  湖沼  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

  • 大亚湾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光合作用  光量子收益  快速光曲线  

    利用Phyto.PAM测量大亚湾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非化学淬灭并建立快速光曲线,同时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丰度和相应的环境因素,分析光合作用特征与浮游植物生长和分布的耦合关系。本次调查期间大亚湾浮游植物以集群化硅藻为优势物种,各站位最大光量子收益达到0.72。大亚湾浮游植物适应高光强,当光照达到1000μE/(m2.S)时电子...

  • 海南清澜港水母暴发期间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关键词: 海南  水母暴发  浮游生物  黄斑海蜇  

    自2010年12月-2011年5月,调查研究了海南清澜港海域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重点跟踪监测了2011年5月黄斑海蜇(Rhopilemahispidum)暴发期间海水营养盐水平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通过样品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1种(变种和变型),细胞密度范围为(2.25×10^4)~(8.19×10^8)cells/L,浮游动物36种,丰度范围为19.39--25798.74ind/L...

  • 2011年度《海洋与湖沼》动态

    关键词: 海洋  湖沼  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

  • 6种赤潮甲藻对荧光标记藻类的吞噬行为研究

    关键词: 甲藻  吞噬行为  荧光标记藻类  混合营养  

    选取6种在中国沿海广泛分布的赤潮甲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似lexandriumcatenell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minimum)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采用经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标记灭活的荧光饵料藻...

  • 2011年度《海洋与湖沼》动态

    关键词: 海洋  湖沼  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1)《海洋与湖沼》2011年最新公布的总被引频次在海洋科学期刊中名列第一位;影响因子为1.404,学科影响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列海洋科学期刊首位;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第18位。

  • 不同氮条件下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的生长和摄食

    关键词: 桡足类  生长  摄食  氮  

    分别以高氮(摩尔C/N=8.5)、低氮(c/N=12.7)和氮添加(C/N=9.6)亚心形四爿藻(Tetraselmissubcordiformis)喂食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annandalei)的幼体和成体,研究了此水蚤在不同氮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摄食。随着藻细胞C/N比值的升高,安氏伪镖水蚤的生长速率从(0.067±0.001)/d减缓到(0.056±0.001)/d,同时,...

  •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水团与水文结构分布特征

    关键词: 水团与水文结构季节变化  温跃层  密跃层  黄  东海  

    根据2011年春季(4月)夏季(8月)两个航次调查的CTD温盐资料,获得观测期间黄、东海主要水团特征:(1)夏季黄海冷水团10℃等温线在黄海海域中部30m以深,影响范围西至122°E南至34°N,最低温度为6.2℃,比气候态平均冷水团温度低约2℃;(2)夏季冲淡水以长江口为中心,呈半圆形向外扩展,并:无明显NE转向,30.00等盐线在32°N断面上东至12...

  • 东海陆架表层水温年际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关键词: 海表温度年际变化  东海陆架  台站监测水温数据  eof  

    结合东海沿岸嵊山(北)和厦门(南)站1960--2001年海表温度(SST)监测数据与东中国海1982—2011年AVHRR水温资料,讨论了台站监测的空间代表范围,分析了东海陆架SST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嵊山和厦门站SST变化分别代表内陆架和台湾海峡。东海陆架52年来SST总体呈升温趋势,冬季最为显著;内陆架的升幅远大于台湾海峡。内陆架水温冬...

  • 黄、东海水母质点追踪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 大型水母迁移与聚集  质点追踪  动力过程  黄  东海  

    基于数值模型采用质点追踪的方法对大型水母的运移规律及其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共设置6个质点释放区,分别从3、4、5月1日释放后追踪至9月30日。主要结论有:(1)采用不含潮汐过程与包含潮汐过程的水动力模式分别对表层质点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含潮汐混合和潮汐非线性效应的POM模式对质点时空分布的模拟较为可靠;(2)基于含潮汐过...

  • 东海内陆架春季跃层和内波影响下的环境要素分布

    关键词: 跃层  环境要素  垂直分布  内波  东海  

    基于东海内陆架P2连续站春季流速和环境要素的观测数据,发现该站存在由浙闽沿岸水系和陆架混合水系界面形成的较强跃层,跃层的浮频率在1×10^-3S-2左右。跃层上下水体的温盐值变化和流场的变化有相关关系。环境要素在跃层的影响下呈现显著的分层结构,说明跃层对环境要素的垂直交换起到了限制作用。同时跃层的存在也为内波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斜...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青岛市福山路32号,邮编: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