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参考杂志

杂志介绍

基础教育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基础教育参考杂志创刊于2003,发行周期为半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基础教育参考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2-1128

  • 国内刊号:11-4889/G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全年订价:¥280.00

  • 提高质量为中心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普通高中教育  教研工作  育人质量  基础教育领域  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  中小学实验教学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中央先后就基础教育领域下发了三个重要文件,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分别提出了要求。2019年7月,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三个重要文件精神作了进一步部署。2019年11月,教育部就教研工作、初中考试命题工作、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

  • 香港公开考试说话评估的研究及启示——以2019年TSA小学六年级中国语文科考试为例

    关键词: 说话评估  基本能力  看图说故事  口头报告  小组讨论  

    香港地区在中国语文科公开考试中引入说话评估项目,其设计颇为新颖。说话评估重视基本能力的考核,设计了看图说故事、口头报告、小组讨论三种题型。借鉴香港地区说话评估的有益经验,我国内地语文正式考试可以尝试开展独立的说话评估,设计新颖灵活的试题,同时制订清晰的评估标准。

  • PISA、TIMSS科学素养测评项目及启示

    关键词: pisa  timss  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当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已成为各国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然而我国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测评,主要是基于科学学科的常规测试和教师的个人评价,与国际大型测评项目PISA和TIMSS相比,标准化和多样化程度不够。为此,解读PISA和TIMSS的目的和内容框架,以为我国实施科学教育、有效测评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参考。

  • 七彩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社会责任意识  附属小学  综合实践  实践育人  基础教育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  立德树人  

    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深化发展的时期,它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图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在"创造适合于师生多元发展的七彩教育"理念引领下,自2005年起开始组织学生开展毕业旅行活动,到2012年已发展成为综合实践类的研学旅行课程。学校本着实践育人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

  • 共享七彩教育 促进均衡发展

    关键词: 附属小学  校园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  七彩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办学思想  不忘初心  

    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人大附小)在"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办学思想的指引下,着力打造"七彩教育",培养健全学生。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践行教育公平,学校先后成立了海淀区银燕小学、京西分校、海淀区亮甲店小学、雄安容城沟西小学等分校,形成了一校六址的格局,独特的彩虹门则成为了六校区共同的标志性建筑。六校区师...

  • 校园管理的难点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关键词: 附属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  教书育人  办学理念  小学校园  策略探析  课堂教学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因此校园管理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班风学风建设等诸多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亮甲分校在坚持人大附小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针对校园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管理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一、时代呼唤小学校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更...

  • 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附属小学  中国人民大学  探索教学  实践探索  综合素养  实践与探索  课程体系  不断提升  

    自2010年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开始了对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努力构建学科间整合课程体系,探索教学研究新途径,不断提升师生综合素养,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一、学科间整合课程实践探索的四个阶段多年来,学校坚持学科间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并不断完善学科间整合课程体系,这一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梳理课程内容。学校对各学...

  • 寓教方寸天地 打造“邮雅”校园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惟精惟一  校训  湖北省宜昌市  专长发展  邮票  

    六十余年来,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一中学始终秉承"厚德笃志,惟精惟一"的校训,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用功"精深"。学校精于立德树人,教师精于教书育人,学生精于专长发展,共同融汇成了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同时,学校以邮票为载体,探索出了一条"以邮育人,寓教于邮;以邮载道,邮雅校园"的教育蹊径,并汇聚成了独具特色的"邮雅"校园文化。

  • 综合素质评价下研究型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为例

    关键词: 基础教育领域  特色办学  活动体验  综合素质评价  实践探索  品牌学校  新时代教育  素养培育  

    多年来,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一直以“培养积极上进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以“探索有情怀有温度的责任教育”为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下研究型课程的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域的品牌学校。一、“责任+”:研究型课程的改革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要义。为此,学校在特色办学的实践探索中,构建了以“责任+”为...

  • 新时代学校管理者文化构建的现状及策略探析

    关键词: 学校管理者  中层干部  教育教学管理  文化构建  集体思维  关键少数  策略探析  观念和行为  

    文化的本质是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区别于另外群体的集体思维”。学校管理者文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以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组成的特殊管理群体作为研究视角,关注管理者在学校育人环境中和教育教学管理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领导干部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少数”,既是实施管理的主体,也是参与管理的客体,其所承担的诸多角色和表现,决定...

  • 县域中小学立德树人的课程化路向探索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山东省莱州市  新课改  文化再造  课程化  中小学  立国之本  创新教研  

    近年来,山东省莱州市教研室力倡"思想引领,专业担当,文化再造"的理念,遵循"继承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思路相结合"的思路,立足区域教育实际,创新教研教管机制,不断丰富业务内涵,引领服务学校和教师,在县域新课改尤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中展现了独特的专业核心领导力。一、核心概念1.立德树人教育是立国之本,振兴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大计。

  • 园林文化行塑高中生人文品格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园林文化  实践探索  苏州园林  人文品格  特色品牌  高级中学  中国优秀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苏州园林是一本精美的民族文化教材,也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探究园林文化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最好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校(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高质量培育艺术人才,高品质创建示范特色品牌高中的重...

  • 初中“导师制+导生制”学生发展指导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 导生制  导师制  健康体魄  传统教育模式  学生发展指导  培养品质  养成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  

    一、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并强调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1]。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能力,培养品质的关键时期。而"导师制"和"导生制"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

  • 以人为本:强化农村中学师德建设之纲——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中学师德建设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农村中学  师德建设  

    在师资和生源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开展师德建设,成为新时代农村中学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中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走出了一条切合农村中学实际的师德建设之路,其主要经验可以为各农村中学强化师德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 STEAM课程开发的误区与匡正

    关键词: steam  课程开发  情境分析  学科整合  

    我国中小学STEAM课程开发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课程目标模糊不清、课程内容单一片面、课程实施机械呆板等,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认识到关注学生和培养创造力才是课程目标的基础和根本,要保证课程内容来源于真实问题,使用多种学科整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通过理解、对话和意义建构的方法和路径更好地实施课程。

  • 创客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为例

    关键词: 创客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  附属小学  核心素养  教育信息化  达沃斯论坛  大众创业  众创空间  

    一、开展创客教育的背景2014年9月,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具备重视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 合理利用DIS实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 教学论专家  物理课堂教学  计算机技术  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活动  时效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提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既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又能从更深层次上得到启迪呢?计算机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是一...

  • 如何构建专题探究与文本学习的有机联系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专题探究  

    研究性专题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高中语文专题学习中构建专题探究与文本学习之间的联系,可以采取依文研题和依题研文两种教学思路。教师要兼顾这两种教学思路,以实现专题教学的最大效益。

  • 封面人物简介

    关键词: 附属小学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家办学  七彩教育  特级教师  个人专著  海淀区  校长  

    郑瑞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主编了《人大附小七彩教育成果丛书》,个人专著《做一件幸福的事》以及学校专著《七彩教育快乐逐梦》已获出版。海淀区教工委、教委为其召开"人大附小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先后在全国、市、区级教育教学大会作典型发言达38次;应邀为全国20余个省、市来京...

  • 基于“三学”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历史  三学  

    "自学·议论·引导"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庾南老师创立的教学法,其核心思想是"三学"。目前,"三学"研究已经从数学学科走向其他学科,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见证了教育改革的轨迹。统编教材下历史教学如何落实"三学"?有三种路径:找准"学材"着力点,丰富教学灵魂;理顺"学法"切入点,引领思维生长;把握"学程"聚力点,发展核心素养。

  • 头脑风暴创新课程的开发和普及探索

    关键词: 创新课程  附属小学  中国人民大学  科学普及  头脑风暴  创新人才培养  阶段性成果  科技创新教育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也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自2014年自主开发头脑风暴创新课程以来,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提升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将对该课程的开发意义、总体目标、开发现状、实施效果和发展前景等进行...

  • 浅议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家庭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家国情怀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日常教学  家庭角度  相关课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提出: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庭所收藏的照片、图片、实物、家谱或族谱,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1]。在此,将结合初中历史的日常教学,探讨如何从家庭角度出发,以"时代变化"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并提出开发相关课程...

  • 从甲骨文入手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关键词: 附属小学  识字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  集中识字  识字兴趣  低年级语文教学  课改  甲骨文  

    为了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于2015年开始进行了课改。针对语文学科,学校将低年级语文教学分成了识字和阅读两大板块。为了让学生不再感到识字难、识字枯燥,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笔者和其他语文教师经过反复探索与研究,决定在识字教学中引入甲骨文。同时,为了让学生快速大量识字,感受文字里的乾坤,教师们尝试了按部件集中识...

  • 创新作业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 学生学习状况  日常学习  创新作业  实践作业  学生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  写作业  学生学习成果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业,甚至讨厌写作业,更不用说主动完成作业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对小学数学学科实践作业进行了探究,并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业。

  • 深入开展欣赏型探究 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关键词: 生命成长  关注细节  聚焦课堂  课堂教学  叶澜  捕捉亮点  传播知识  尝试运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知识、交流情感、迸发智慧、滋养生命的主要渠道。叶澜教授曾提出:"要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师生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是值得教师们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曾尝试运用欣赏型探究理论,不断聚焦课堂、关注细节、发现优势、捕捉亮点,用尊重、理解、包容和激励的方法,推进...

  • 初中地理教学“六化”原则探微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观念  地理课堂  思维能力  趣味化  人文精神  幸福人生  

    初中地理学科强调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正确的人地观念等,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趣味,促进全面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此,应遵循问题化、简单化、读图化、趣味化、现代化及人文化原则,打造生动活泼、丰富高效的地理课堂。

  • 加强家校体育合作 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关键词: 附属小学  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社团  中国人民大学  家长参与  学生体质健康  解决策略  七彩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以七彩教育理念作为实现学生快乐成长的行动指南,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但是,学校丰富的体育活动、优异的体育社团成绩与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不成正比。为此,学校对体育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通过学校倡导、家长参与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强健学生体魄。笔者调查了人大附小自实施家校体育合作举措以来学生体质改善...

  • 巧施家访 多方位育人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家  日常教学工作  教育家孔子  有效促进  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  优势智能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他们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的工作模式。与家长进行高效、优质的交流,将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和家长面对面,全面认识每一个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或主导智能,人人皆可成才。...

  •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浅谈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课堂  新课程改革  有效性的策略  学生综合素质  策略浅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的重点也越来越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道德常识与法律知识,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微德育”让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有实效

    关键词: 幸福成长  民办学校  微课程  快乐成长  微德育  办学理念  学生核心素养  育人模式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山东省高密市豪迈中学一直秉承"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卓越青少年"为目标,以三大"微课程"、"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和三个"微阵地"建设为抓手,为学生搭建"微德育"平台,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中自主发展、快乐成长。

  • 英国教育印象:以人为本、快乐成长、终身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快乐成长  副校长  中小学信息技术  一所  研修班  学习培训  教育理念  

    2019年上半年,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专项研修班一行26人(以下简称研修班成员)赴英国参加了为期15天的培训研修。这15天的学习培训,让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英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一、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重要在英国,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在"每个孩子都重要"(Every Child Matters)教育理念的确立。这一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影响久...

  • 浅谈班主任有效利用周记的策略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学生心灵  周记  有效运用  师生双赢  情感交流  学生写作能力  

    周记就像照射学生心灵的一面镜子,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班主任如果能够有效运用这一媒介,便可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明晰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益,并最终实现师生双赢的目标。一、利用周记教育管理学生的认识周记,即每周一记,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周记没有严格的体裁要求,...

  • 陶行知与夏陶然乡村教育“共鸣效应”及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建设  乡村教育  陶行知  共鸣效应  富民强国  灾难深重  兴办教育  时间跨度  

    陶行知与夏陶然都推行乡村教育,二者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施行乡村教育的时间跨度和自身的教育经历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二者都心系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及其子女兴办教育,追求富民强国、解救民族危机的宏伟抱负,因而在追寻教育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教育的"共鸣效应",这对于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工作动态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信息化管理平台  中小学校  分班  江苏省扬州市  师德师风  互联网监控  显著成效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2018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切实开展中小学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开展违规办学治理活动,狠抓违规考试和超标超进度教学问题,规范招生、分班行为,强化均衡分班、师德师风管理,引导规范从教。二是有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定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无盲点检查,积极推行互联网监控,切断中...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校史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附属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  校史  地安门  巴学园  蓝靛厂  海淀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职工子弟小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12号;1955年9月,学校迁至西城区地安门大街白米斜街3号;1 958年9月,学校迁入西郊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后来更名为"海淀路小学";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学校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2005年9月,学校迁至海淀区蓝靛厂路18号,同时成为世纪...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业务楼419室,邮编:100816。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