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江汉论坛杂志

杂志介绍

江汉论坛杂志是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江汉论坛杂志创刊于195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江汉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3-854X

  • 国内刊号:42-1018/C

  • 发行周期:月刊

  • 全年订价:¥292.80

  • 理性审视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  投资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国民经济众多环节和领域的调整,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扩张;二是从供给角度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由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逐渐转变为服...

  • 从政府主导转换为市场主导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政府改革  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主要以增加投资和出口拉动为导向,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资源、环境浪费破坏严重,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其成因在于经济活动仍然由政府主导和决定,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为根本的就是...

  • 湖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困境形成机理及转型分析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诅咒  产业转型  

    2008年3月和2009年3月湖北大冶、黄石等四个资源型城市分别被纳入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名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问题成为湖北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面临资源型主导产业衰退而替代主导产业发展不足的困境,影响了地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自然资源在产业演进和经济增...

  • 中国木本油料与生物质能源发展问题研究

    关键词: 木本油料  生物能源  能源发展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它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备受世界各国政府重视。在石油储量越来越少、能源需求越来越强的形势下,生物质能源以其清洁环保性、可再生性、技术可行性,特别是对常规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性,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开始引领世界...

  • 论加快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

    关键词: 中国农业  现代化  农民  发展方式  

    从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现在需要明确地认识到,中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没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还是停留在小农生产结构的基础上,不可能实现中国经济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

  • 试论低碳型农产品消费模式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消费  农产品  消费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低碳型农产品消费模式不是抑制农产品消费,也非农业文明时代那种低碳消费模式的简单重复,而是为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反对炫耀性、过度性、一次性等农产品浪费现象,讲求科学理性节约消费,其目的是节约农业资源和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产品消费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消费在农业经济发...

  • 试论协商民主的正向功能及其实践困境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代议制  合法性  公共精神  

    协商民主的兴起与20世纪后半期的参与革命及新社会运动密不可分,而从中又折射出了民众对西方代议制实践的不满。总体而言,协商民主有助于增强政府统治合法性、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促进多元社会的相互理解及培育公共精神。然而在实践中协商民主追求单一共识的做法会造成对差异的压制,对协商能力的要求会强化权势集团在决策中的影响,对理性观点的偏...

  • 政府法治化的路径选择及转向

    关键词: 法治  政府法治化  路径选择  转向  

    政府法治化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在政府法治化进程中,国家治理方略、法治与政治体制的契合度、法治所需的文化土壤、社会变革程度、全球化程度以及时间宽裕度等直接决定其选择内源式还是外源式法治化路径。中国建国60多年来的政府法治化使得国家政治变革的思路越来越明确,政府法治的法律基础越来越丰厚,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文化...

  • 试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系统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平均化  内涵  系统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根据人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上有充分的开放性,强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服务的相对均等与"底线"均等,强调充分尊重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和需求偏好的表达权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强调基本消费均等化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均等化...

  •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政党关系和谐

    关键词: 和谐  党内和谐  政党关系  

    党内和谐是政党关系和谐的主体,也是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主因,要实现政党关系和谐首先应该实现党内和谐。党内和谐对派内部和谐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党内和谐与派内部和谐双向互动必然促进政党关系和谐。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政党关系和谐主要是通过党内思想和谐、组织和谐、制度和谐与行为和谐来实现的。

  • 论虚拟思维的层次特征及价值意蕴

    关键词: 虚拟思维  生成逻辑  层次特征  价值意蕴  

    基于数字化世界的虚拟思维,其生成逻辑是符号关系的演变,是人类思维抽象能力在当代的表达。虚拟思维构建的问题性、求解性、"基因突变"性、非线性、自组织性是其新质。共在性和非现实性、主体间性和交互性、个性化和构想性、合成性和综合性是虚拟思维的特征所在。虚拟思维实现了思维的时代创新,使人类视野获得根本性拓展,亦使得人类拥有两个世...

  • 论映象

    关键词: 物质  反映  映象  

    映象是一物作用于它物或反映它物时,在它物身上留下的自己的虚空性存在。映象的基本特征有虚无性、反相(向)性、异化性、非独立性、相符性。映象来源于物质,决定于物质,映象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但是映象不是可有可无的,映象有着重大的意义:映象是影响的根据,是事物发生转变的方式方法,是精神的质料。映象对物质还具有反作用,具有保留人...

  •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  逻辑路径  

    马克思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共性化理论的个性化理论,可以称为"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述的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理论,是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系统提出"实践"观,标志...

  • 实践分析及其历史境域——对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反思

    关键词: 分析  物质  经济学维度  

    从实践观点出发考察现实世界,在马克思这里始终没有离开历史境域的深度反思。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实践观点直接进入了历史的物质内涵。这是其超越形而上学抽象思维的前提。分析物质现实并不是将历史还原为物质实体,而是对其经济结构进行批判性追问和解剖。实践分析的独特范式,是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立场的必然逻辑。

  •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谕

    关键词: 和谐思想  儒家  道家  启谕  

    "和谐思想"古已有之,并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对此均有重要阐述,他们在内涵上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但在追求个人身心和谐的方式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差异。古代和谐思想对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及意义。

  • 艾克哈特“神原”与老子“道”之比较研究

    关键词: 艾克哈特  老子  神原  神  道  无  有  

    作为神学家的艾克哈特的中心思想当然是神人密契问题,老子也绝不是要建构纯粹的形而上学系统,其目的是达到道家式的天人合一状态。艾克哈特思想中的"神原"与老子的"道"的概念体现了神秘主义思想关于人的超越性问题思考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本根"是神的存在的纯粹潜能状态,"神原"是神的本源,二者都"非存有",但不是虚无。"道"(无)是...

  • 谓词逻辑视野下的“being”意义问题

    关键词: being  存在  本体论  弗雷格  谓词  

    Being一词兼有多种含义,但作为本体论研究对象的being指的就是存在。英美分析哲学对"存在"意义问题进行过大量的、值得深入挖掘的探讨。弗雷格对谓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哲学家们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存在"不是一阶属性,而是二阶属性或谓词。由他的谓词理论所引发的对"存在"、"实存"等词语性质的探讨,成为后来分析哲学切入本体论...

  • 也评上海总商会“佳电”风波——兼与朱英先生商榷

    关键词: 清国  帮派斗争  间接归还  

    "佳电"是上海总商会领导人在五四时期为解决青岛问题致北京政府的意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否定。近来有学者对此作了重新探讨,提出"佳电"是收回青岛的独特策略与方案,"佳电"风波是一场帮派斗争的全新观点。但是,笔者在对当时报纸报道和相关史料的发掘与梳理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佳电"是由日本人起草的误国方案,上海商界对"佳...

  • 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与最初影响

    关键词: 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传入  时间  影响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是列宁东方革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理论的创新,是东方落后民族与被压迫国家革命的纲领,是马克思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何时接受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传统的看法是1922年初远东劳动代表大会,中共代表团将其主要精神带回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 冲突与制衡:秦汉民间力量与乡里政权的关系

    关键词: 秦汉  民间力量  乡里政权  

    秦汉时期乡里社会始终存在着强宗豪族、游侠、民间结社、宗教组织等民间势力,不断侵蚀和消解乡里政权权力,与国家政权处于相互冲突与制衡的争斗中,导致国家权力并不能完全控制乡里社会,反而促使乡里社会处于民间权力的掌控与自治状态。

  • 缱绻与决绝:五四新文学家的“新诗”与“旧诗”

    关键词: 五四  新文学家  新诗  旧诗  

    五四时期的"新诗"与"旧诗"不是一个纯文学的分界,而是一个道德性的判别。在"文/白"、"死/活"、"善/恶"的五四式的论辩框架中,新诗与旧诗发生了功能性分离:新诗被抬进了面向公众启蒙的文化广场,旧诗则退隐为表达私人情趣的精神自留地,现代知识者自觉的启蒙责任感与传统的文人情趣构成了一种对峙的和谐。而正是在五四新文学家对于新诗...

  • 含蓄蕴藉之美的发现:现代诗人的唐宋诗词观

    关键词: 象征派  新月派  现代派  唐宋诗词观  

    与初期白话诗派相反,象征派与新月派既有深厚的中国古典诗歌修养,又对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诗学有着较深的研究。他们之所以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诗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中国传统诗歌的阅读与修养所形成的审美心理结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象征诗派,倾向于象征诗风,但却同时受到浪漫主义诗歌的浸染;而此期的新月...

  • 胡风与冯雪峰冲突之滥觞——《胡风家书》疏证数则

    关键词: 胡风  冯雪峰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前后,胡风与冯雪峰曾发生冲突,尽管其由来貌似蕞尔小事,如后者曾批评前者于"七七"事变后携眷返乡及为鹿地亘口译拿报酬等,但引起的后果却不容小觑。此际胡风与冯雪峰之间的欲密还疏的关系,从某种角度而言,可视为其后胡风与政党关系的缩影。胡风与冯雪峰冲突之滥觞,可从近年出版的《胡风家书》中窥得一二。

  • 《北斗》:走向革命的摇篮——丁玲左翼文艺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 丁玲  左翼文艺思想  

    红色的1930年代,丁玲的文化身份由稿酬制度下的自由主义作家转变为左翼革命阵营中的一员,完成了其革命意识的转变。这转变的原因是多维的。1930年代担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是丁玲转变的重要原因。从这一位置,丁玲开始走向革命,不再仅仅是革命的旁观者,而是在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劳动者生活,广泛地接触人民群众。这一切促进了丁...

  • 屈原诗学及其哲学理性

    关键词: 屈原诗学  本体论  功能论  

    屈原第一个把"气"的概念引入诗中,形成了他以"天地之美气"为形上本体、以"缭转"之"悲气"为诗歌之气的诗学本体论,蕴含着"生生之德"的生命精神。屈原提出了"作颂自救"、"赋诗自明(证)"的诗学命题,使他脱离了儒家"诗言志"的传统,走上了以诗歌创作确证自我生命价值的诗学新路。这一创作思想可以概括为:我创作,故我在。具有悲剧...

  • 论当代文学阐释的有效性

    关键词: 当代文学  阐释  有效性  

    文学的成就得到承认或取得应有的地位,至少与两个方面的问题有关:一是文学文本自身的表达能力或自解力;二是文学文本之外对文学阐释的有效性。文学文本的表达能力当然是文学自身的问题,而对文学阐释的有效性则基本上是文本外部的问题。事实上,在现实语境中一直存在着解读文学的种种壁垒,严重制约着对当代文学阐释的有效性,导致文学在现实生活中...

  • 郭象美学的本体论

    关键词: 郭象  本体  

    作为魏晋玄学发展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郭象吸取了诸家的思想资源,开辟出了一条关于人性的精神本源的思路。由于论证的艰难性,郭象不得不借助牢笼中的语言来摆脱语言的牢笼,通过对造物生成论、自生论的不断否定,向我们展开了人性的生存之根"独化"。"独化"在最高旨趣上达到人的天性,人在精神上走向无限。

  • 中西音乐剧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剧振兴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音乐剧  观照  振兴  

    音乐剧自产生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深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其登陆中国以来,已在中国的演艺市场上扮演着夺目的角色。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和中西方音乐剧的比较,论述中西方音乐剧的差距和音乐剧在中国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的日益活跃和频繁,音乐剧创作和演出人员的不断成长壮大,...

  • 本期封面人物——陈思和

    关键词: 陈思和  封面人物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哲学社会科学  复旦大学  特聘教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1954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番禹。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

  • 中国戏曲脸谱的文化解读(七)

    关键词: 文化解读  戏曲脸谱  中国  赵匡胤  高平  

    六分脸 谱例:高行舟 高行舟是京剧《高平关》(一名《借人头》)中人物,故事述五代末高行舟与二子皆为猛将,镇守高平关,柴荣将赵匡胤举家百口下狱胁迫赵前往取高之人头。高、赵素有世谊,赵哭诉情由,并许封高子厚爵,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