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货币政策调控 企业作用 20世纪80年代 计划经济时期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摘要: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开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90年代市场经济转轨,到各项改革取得瞩目成就并继续推进的今天,中央银行频频动用货币政策工具,以期达到刺激紧缩,抑制过热,熨平经济波动,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之目的。然而,综观80年代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紧缩政策和扩张政策周期都普遍较短,实际执行效果不尽人意。从改革初期开始,扩张政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在一种亢奋氛围中惯性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被迫于1988年以直接控制手段执行严厉的紧缩政策,导致1989年经济出现大幅滑坡。1990年重新启动经济,1992年出现调整后的高速增长,1993年又引发严重通货膨胀,1995年开始治理通货膨胀,1996年底成功实现“软着陆”。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从1998年开始,采取名曰“稳健”实则“积极”的货币政策以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经过连续8次降息,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和物价上升压力剧增。为抑制经济过热,2004年10月,又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经济运行始终处于一种大起大落、动荡不安的周期交替之中,历次货币政策都没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经典货币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