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教杂志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江苏高教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杂志介绍
江苏高教杂志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江苏高教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国际刊号:1003-8418
国内刊号:32-1048/G4
发行周期:月刊
全年订价:¥408.00
关键词: 大学校长 艺术 艺术教育 呈人之美 成人之美
在21世纪这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如何有所作为、不断作为、有大作为?文章认为,其关键在于充分认清艺术就是"呈人之美",真正明白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自觉践行校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关键词: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数据库 权威 学术质量 高品位
多年来,《江苏高教》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始终追求刊物的高质量、高品位,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益扩大:自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开始评选以来,刊物历次均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1年,《江苏高教》再获佳绩:继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
关键词: 教授治校 人力资本产权 大学评议会 三权分立
作为高等教育基本传统的教授治校,其不仅是尊重学术权力、实现民主管理的基本途径,更是人力资本剩余控制权的重要体现。实现教授治校,并非形而上学地让教授步入领导岗位,其实质在于确立学者在大学中的立法者地位,通过评议会方式确立政策的合法性,从而与中国高校党委会的决策职能及校长行政工作形成管理上的三权分立,最终达到高校管理的善治境界,...
关键词: 学术圈 学术利益圈 学术不端 学术腐败
学术利益圈,由学术圈异化而来,它败坏了学术道德,玷污了学术尊严;践踏了职业道德,阻碍了学术发展;助长了学术不端,加剧了学术腐败;损害了国家形象,伤透了民众的心。因此,要从三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彻底打破学术利益圈。
关键词: 大学 学术职业 学术 政治 市场
大学学术职业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过程受到了学术、政治与市场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术因素是大学学术职业发展的根基。大学的多元性决定了大学学术职业的多样性。受世界一流大学学术职业标准的暗示,大学学术职业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学术职业需要转变观念,从理想与现实两种维度,调适学术、政治与市场多种力量,提升大学学术职业发展...
关键词: 学科规训 自生自发秩序 误读 重释
我国研究者在运用学科规训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误读:片面地将学科规训等同于学科制度或学科建制;以静态的方式对学科规训进行把握;将整体学科群的学科规训简单移植于各个不同的学科,从而致使学科规训理论沦落成为被"规训"的理论。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学科规训理论的重新释读,进一步明晰学科的多元内涵:学科兼具学术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关键词: 认识论 政治论 合法性危机 布鲁贝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成熟的管理机制,使大学"社会服务"活动的合法性遭受诸多质疑。布鲁贝克从认识论和政治论角度对此作了充分反思,主要涉及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受教育的多样性与公平性、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道德等问题,其创造性的梳理和阐释,对反思当前大学"社会服务"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价...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城市精神 关系
城市精神指是一种城市生活所必需的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大学精神至少包括大学自治、教授治学以及引领社会三大要义。城市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关系分为相较于乡村的城市总体性精神与大学精神和基于城市分层的城市精神与大学精神两大层面。城市的理性精神、服务精神以及务实精神从正反两方面形塑着大学精神;分层视角中的城市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关联分...
关键词: 科举学 学科 专学 诉求 蕴义
1992年刘海峰先生提出创建科举学,从而引发了关于科举学是学科还是专学的争论,可谓见仁见智。在严格意义上,科举学当前是专学而非学科,但这不否认科举学将来成为学科的可能性。学科与专学的区别不在于两者的学术水平有高低之分而在于两者的发展取向和资源获取渠道不同。科举学的学科和专学争论隐藏着利益诉求,但是在逐利同时不能忘却"学"的本...
关键词: 苏格拉底 教育 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教育的原始功能,古典教育开始同经济功能背离,更多地关注道德功能,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突出了教育的人文功能,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也促成了教育向经济功能的复归和现代教育的诞生。
关键词: 大学分层 功能主义 冲突理论 资源
从中世纪大学出现到现代大学诞生之前,大学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明显。然而,现在已经出现少数世界顶尖大学、一流大学,并以此类推出现自上而下的大学层次等级,这就是大学分层现象,形成这一现象是一个历史过程,更是一个社会过程。准确解读大学分层,尤其是通过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理论这两大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工具来探析大学系统内部等级地位的形成、变...
关键词: 身份层化 价值回归
大学类型的不同导致定位的不一,身份的区隔,层级的差异,高等教育从"分类"走向了"分层"。高等教育的身份层化,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无序发展,强化了高校组织的越轨行为,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不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为此,高校必须弱化层级观念,积极发挥教育者身份功能;政府应健全管理机制,鼓励多元发展;社会需更新人才观念,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以便充...
关键词: 大学 组织模式 大学管理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学组织研究经历了经验性总结,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研究,到解释学和现象学研究,再到整合式研究等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官僚模式、政治模式、模糊模式、学院模式和文化模式等作为组织经典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组织进行了剖析,为大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 高校 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生态 建构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树立整体性的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教育生态,保持核心价值体系应然与实然教育的张力。通过提炼高校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具体化;通过关注高校师生的现实境况,让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师生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从而增强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化。
关键词: 名牌大学 一城双峰 形成机制
一座城市通常有两所名牌大学双峰并峙,这是很有趣的"两校互竞现象"。但它是不是一个必然现象有待论证。该文从制度安排和内在逻辑层面揭示了"一城双峰"的形成机制,证实这是一个必然现象。
关键词: 参与权 法治 法哲学
文章立足高等教育法治化的背景,依据权利的法哲学理论,从大学生参与权的应有性、法定性和现实性三种逻辑递进形态,探讨我国大学生参与权的理论诉求、现实状况和路径优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结构性失衡 民间组织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性失衡的突出表现,论述了教育民间组织在弥补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性失衡中的作用以及教育民间组织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人文精神
大学人文精神的重建是中国大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重建大学人文精神可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造就大学崇学尊师、独立自主的气质,诚实守信、克己自律的操守,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放兼容、融合共生的胸怀,居安思危、心怀天下的品格。
关键词: 高校 债务化解 财政投入
始于1999年的高校全面扩招,使得高校大规模举债建设,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也正因为此,高校债务繁重,承担了相当的债务风险。政府应建立科学的高校债务化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严控新增贷款规模。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高校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机制,逐步化解高校债务。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 教师教育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的重大决策,如何使这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切实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过程管理,完善政策制度,形成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生成性思维 人的存在 本质主义 高校教学
在生成视域中,高校教学是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特殊的实践活动,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实践存在。然而,在律规性教学中,人的存在偏离了本真状态,而异化的根源则在于统摄教学的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要超越律规性教学中"人"的生存困境,"生成性教学"是必由之路。而要实现生成性教学,其关键是哲学思维方式要从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其基础是高校...
关键词: 学生 学习过程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
从学生的视角来反映高等教育质量,既具合理性也有必要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评估与保障,对改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式及完善质量保障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生学习过程质量保障应遵循基本原则:一是强调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必须与坚持高校的学业标准和学业要求相结合,二是突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学生视角应当...
关键词: 评教 影响因素 差异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师生一致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最重要因素。由此提出的相应对策主要是:着力提升教学能力,注重师德水平的提高,重视个人行为的优化,实施对学生的个别化和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 高校教学 班级组织文化 正功能
班级是一种开放型组织,其组织文化对班级成员可以产生正功能;班级组织文化通过影响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的效率产生影响;建设和维系班级的人本文化模式,有助于发挥组织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正功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 评价系统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英语语言学习和英语国家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我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仍存在理念不明确、范围较窄、形式单一等问题。对此,文章在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趣味性的提升、教学互动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跨学科 交往 学术创新
跨学科交往是学术创新的动力源泉。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有其学科限度,更容易在学科或专业领域交叉、覆盖地带寻找到空间。学科带头人或信息守门员的"好位置"及领域内的"弱关系"能促进创新思想的交流及人员的交往。高校教师需在高度个人主义与学术共同体集体活动间寻求平衡,方可激发出自身的学术创造力。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柔性管理
目前在高校教师中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它对教师个人、学校、学生乃至社会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构建教师全面参与的管理机制与个性化的激励机制,构建自主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机制与柔性的岗位流动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需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管理环境与文化氛围,有效地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需要层次理论 柔性管理
人才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在高层次人才质和量都快速提升的新形势下,根据他们的需求特点,采取柔性管理的方法,对激发他们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理契约 职业生涯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
心理契约是教师和学校之间对双方责任和义务进行规定的内隐性契约,已成为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流失率等的重要因素。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心理契约总在动态变化之中。文章针对高校教师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心理契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促进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高校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国际视野 师资队伍建设
文章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国际视野师资队伍的内涵,并提出了更新办学理念、拓展融资渠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重视教育资源国际共享等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国际视野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文章借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认为克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要从优化岗位结构、强化专业程度、立体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发展分流等方面积极构建制度化社会资本,要从增强社会互动、寻求社会支持、建立防御机制等方面积极构建非制度化社会资本。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科学发展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解除双语教学困境的必然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构建学习型团队,协作发展;统筹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关键词: 高校 招生制度 国际比较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探讨了国内外三种不同类型涵盖的七种高校招生制度,并在分析它们各自特色、优势和弊端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思路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就业指导 组织 重构
作为现代大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组织面临组织模式行政化、组织结构分散化、组织过程断层化等挑战。以回归主体、回归社会为宗旨的价值取向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组织重构的主旋律。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程化、咨询化和专业化是高校就业指导组织变革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岗位 胜任力 多路径生涯辅导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日趋明显,文章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广为运用的胜任力理论,提出调查各专业就业去向所对应的初级岗位在各类型企业的胜任力模型,以此为依据和标准,全面、科学、系统地构建高校多路径生涯辅导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高校 机制创新
大学生"村官"工程已成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积极参与大学生"村官"工程既是高校履行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努力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校内培育机制、科学选聘机制、岗位助推机制、良性流动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辅导
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业需求,最终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课题。文章从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辅导双向互动的角度,探讨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高校应采取的职业生涯辅导对策,希望为学生、学校、社会就业指导机构等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以便更好地推动高校就业工作。
关键词: 日本 高校 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话题。中日两国高等教育经历过相似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多相似问题。文章在分析日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启示,对推动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创新 人才引领
文章依据我国高校在人才创新的有效做法,结合高校实际,从奠定人才强校战略地位的高度,提出树立人才引领观念,建立创新人才机制,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等相关对策,以探索人才创新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国防教育 民族精神 价值统一 培育路径
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这一核心价值上达成了高度的融合与统一。在国防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培养因子,大力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已成为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A楼,邮编:2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