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桥梁工程 剪力连接件 推出试验 有限元分析 长期性能
摘要:采用推出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采用不同剪力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试件的界面长期滑移和应变发展过程;参考Eurocode 4中推出试验标准试件,设计了2组试件用于长期推出试验;分别采用栓钉和PBL作为剪力连接件,采用螺杆施加长期荷载,测试了长期加载过程中的界面滑移、混凝土应变和钢梁应变;同步加载测试了150 mm×150 mm×300 mm的混凝土试块的长期变形,并以此变形计算混凝土徐变系数;对比了徐变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混凝土徐变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滑移和混凝土应变在加载初期增长较快,加载120 d后达到稳定状态;栓钉试件和PBL试件的最大界面滑移分别为0.162和0.068 mm,最大值均位于界面底部;栓钉试件和PBL试件的混凝土最大应变分别为7.30×10-5和1.34×10-4,最大值均位于混凝土板底部;钢梁应变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重分布,栓钉试件和PBL试件的钢梁最大应变分别为3.7×10-5和6.5×10-5,最大值均位于钢梁顶部;混凝土徐变是影响钢-混凝土组合试件长期性能的主要因素,不同混凝土徐变模型计算所得混凝土徐变系数与测试值的偏差为60%~140%,说明混凝土徐变模型对有限元结果影响显著;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混凝土徐变系数测试结果的拟合误差为2.4%,CEB-FIP90模型计算所得混凝土徐变系数在加载后期与测试值的误差为3.71%,建议无法实测时可采用CEB-FIP90模型计算混凝土徐变系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杂志要求:
{1}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做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对应处以插入脚注形式标注。
{2}论文引文的出处或参阅的各种书刊资料,其文献项目和要素须集中列在论文的文末。一律用[1]、[2]……标注。
{3}参考文献指所引用的论文或著作。参考文献统一置于文末,采用“[1]、[2]、[3]……”符号排序。
{4}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以省略)、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5}引言概述有关理论依据、研究思路、试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明确说明研究的具体目的、新颖性或特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