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栋《仪礼》训释特色浅析

邓声国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吉安343009

关键词:惠栋 诠释特色 诠释阙失 

摘要:有清乾嘉时期,江苏元和学者惠栋长于儒家经典史的诠释,他延继了清初顾炎武的治学传统,并公开打出"汉学"的旗帜,倡导了汉学研究之风。体现在《仪礼》研究上,他传世的《仪礼古义》一书虽仅于经文有可考者录释之,且仅存1卷,但却彰显了汉学考据派学者的独特诠释风格,如强调从文字形体与声韵入手,揭示古今异文之间的语义关系;大量运用金石文献佐证训诂分析,并长于广泛征引各类传世经籍之异文及古注破读材料,加以疏证礼经郑《注》的训释语。但其礼经训释尊古崇汉的治学取向,有时由于过分拘泥于郑玄的注文,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在因声求义方面,由于其缺乏系统全面的古音声韵之考证,在对礼经的文字校勘当中,与治学"以形索义"的结合度不高,难免有一些技术上的失误,致使某些校勘结论颇有拘泥不足之处,不足取信。尽管如此,惠栋的礼经诠释实践仍然对乾嘉时期的《仪礼》诠释与研究,起到了类似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杂志要求:

{1}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号。

{2}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被采用,将及时通知作者。若3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

{3}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个位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4}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观点,概括陈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150 字左右。

{5}作者限于主要参与论文的写作、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的责任者。作者的排列顺序由供稿者确定。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关注 7人评论|1人关注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