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

杂志介绍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创刊于1983,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 卓越教师的意图改写及反思——教师教育体系、教师资格制度的价值、功能与关联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卓越教师  教师资格制度  

    卓越教师计划的意义在于教师教育的改革,而不是重新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基础教育对教师优质资源的渴求,催生了卓越教师计划的诞生,但这不意味着职前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合格教师转向优秀教师。合格教师的主要标准是掌握教师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卓越教师的标准则是艺术、个性和特色。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教育的必要补充,作为合格教师及任职标...

  • 海德格尔诗性哲学视域下当代教育人性化的困境及其出路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诗化哲学  教育人性化  

    在工具理性倡盛的今天,人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人之本性,落入被技术设定与构架的境地。教育领域也概莫能外。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安居在大地上"以其隽永的笔调把人生与诗结合起来,展示出生命的灵动、优雅与活力,深合海德格尔诗化哲学之意。海氏借此为题,大力发挥,阐释其"诗之思"形而上意蕴,彰显人之"本真"存在的法度。教育作为培...

  • 在教育学名词热潮背后——论教育学概念的创新

    关键词: 教育学名词热潮  教育学概念丛林  教育学概念创新  隐喻  进化  

    今天的教育学领域涌现出一股声势浩大的名词和概念创新热潮。泛滥丛生、虚空主观和原创缺失是当前的主要质疑之声。回应这些质疑,必须首先回答如何看待教育学名词和概念创新这一根本问题。就历史与事实而言,作为对教育思维的意义汇聚方式之一,教育学概念具有创新的历史必然性。教育学名词与概念创新热潮是当代教育学理论加速创新的一个必然反映,...

  • 领域理论与学校德育文化的改造

    关键词: 领域理论  学校德育  行为规范教育  

    领域理论把社会规则划分为道德领域规范、习俗领域规范以及个人领域规范三类。据此,文章对中小学行为规范进行了重新归类和分析,讨论了不同性质的规范的学习方式与对违规的处置方式。研究认为,道德规范的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正思维,习俗规范的学习要提高师生的辨别能力,面对个人规范,教师要把握对学生行为的介入程度。

  • 优良品格如何形成?——亚里士多德与杜威道德哲学比较的视角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杜威  尼各马可伦理学  优良品格  道德自我  

    亚里士多德与杜威在优良品格何以可成的道德哲学观上存在着结构上的契合。二者都重视经验与习惯,强调理智、情感和欲求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把儿童品格的培养根植于社会道德生活实践和具体的人际互动中,而非刻板地屈从于道德规则。这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偏执于道德理论灌输,缺乏道德实践之流弊,颇具启发意义。

  • 教学理论解释力及其提升

    关键词: 教学理论  解释力  理论品质  

    教学理论的学理性、科学性、实践性及基于此的学科地位,根本上取决于理论解释力。然而,由于本体解释的"时间忽略",要素解释的"关系割裂",场景解释的"情境抽离",属性解释的"泛教育化",实践解释的"理论误解"以及方法解释的"单调划一"等原因,削弱了教学理论解释力。提升教学理论解释力的基本策略在于:基于理论本体解释,夯实理论解释的...

  • 教学与发展研究的回顾及教学改进的三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 教学与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改进  化成教学  转化与促成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结果的颁布,促使我们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的重新回顾与反思。三十多年前中国教育界对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等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讨论,即教学如何走在发展前面、如何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以及如何根据相关的原则尽力施教,依然值得延续下去;近二十多年来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果留给我们的深思以及为明天而教信念的提...

  • 后阅读时代的课程载体及功能整合

    关键词: 后阅读时代  阅读范型  课程载体  功能整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的阅读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人类社会步入了后阅读时代,信息技术繁殖的后阅读时代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由网络为载体的后现代阅读引发的"无纸化"幽灵对传统纸质课程载体造成了极大冲击,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由此,应对纸质课程载体和网络课程载体的...

  • 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观及当代价值

    关键词: 陶行知  乡村师范教育观  城乡均衡  当代价值  

    乡村师范教育观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涵包括乡村师资培养和教师辅助保障两部分,共同为当时培养合格乡村教师,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协调城乡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整体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教育是提高民众文化素质,阻止...

  • 基于案例的幼儿园园长信息化领导力探析

    关键词: 幼儿园园长  信息化领导力  动因  成长动力  阻碍因素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6个幼儿园园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幼儿园园长信息化领导力产生的动因、可持续成长的动力以及发展的阻碍因素。园长信息化领导力产生的动因:建立在园长个人见识基础之上的隐性知识抑或园所当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持续成长的动力:园长具有自觉践行中的自主学习心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 乡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湖南省为例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资源  均衡配置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乡村教师的发展尤为关键。目前,地区差异、政策差异与待遇差异导致了乡村教师的数量、质量与结构配置不均衡。为此,提出将乡村教师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升其待遇等对策建议。

  • 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师教育  实践能力  

    通过对部分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微格教学训练、校内实习试讲、校外实习等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培养经费、组织管理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而使很多实践教学环节没有落到实处。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微格教学训练的需求、...

  • 论我国高考改革的十大困境——基于复杂性理论视角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复杂性  科目设置  教育公平  

    本文从复杂系统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视角,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揭示我国高考改革的十大困境:"方针偏离"、"性别歧视"、"城乡不公"、"错科竞争"、"钟摆效应"、"效度难保"、"信度衰减"、"难度悖论"、"趋中效应"、"形同虚设"。本文主张,不宜再用孤立的、线性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当前高考存在的问题。应厘清影响高考改革的内外...

  • 学前教育功能的新视阈:滋养社会资本——基于浙江省安吉县农村幼儿园的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功能  社会资本功能  社区治理  

    论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据,自编《幼儿园影响农村社会资本问卷》(α=0.953),对浙北安吉县12个村的村民抽样调查(n=2065),研究农村幼儿园对村域社会资本的影响。发现:农村幼儿园对当地社会资本总体上有一定增殖作用,对村域规范认同遵守和村域归属感有较强增值作用,对村域信任和村域社会关系有一定影响力但较弱,对村民参与村域事务影响力最小...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问题青少年人格重塑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问题青少年  人格  

    人格是特定文化熏陶下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由于部分家庭的专制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失范、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以及青少年错误的认知等,导致一些正常青少年形成问题青少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问题青少年人格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问题青少年人格的路径包括:培育问题青少年形成公正和...

  • 生活·艺术·教育: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的文本挖掘

    关键词: 陶行知  艺术教育  生活教育  文本挖掘  

    艺术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构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陶行知论述的文本挖掘,发现他将杜威教育思想与中国本土现实有机联结在艺术教育中。陶行知认为艺术教育就是为了民众艺术的生活,摒弃了以培养士大夫阶级的休闲文化趣味为目的的立场;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纠偏了以学科技能为唯一内容的艺术课程取向;提出以朋友之道教艺...

  • 基于CiteSpace的个性化学习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citespace  可视化  知识图谱  

    在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和"自主探究"教学观念的引导下,个性化学习已经并将持续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正成为当今在线学习发展的新趋势。为探究我国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历史与研究前沿,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视化网络分析工具Cite SpaceⅡ绘制了国内个性化学习科学自...

  • 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后果及教育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欺负  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欺负是欺负行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青少年的网络欺负行为受到个体(性别、年龄、心理特征、网络使用特点)和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网络环境)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及日常行为产生诸多消极影响,需要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对网络欺负进行干预,多管齐下、共同努力,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田家炳楼,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