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红黏土 模型试验 干湿循环 裂隙 图像处理
摘要:为研究干湿循环下红黏土边坡裂隙的演变规律,采用室内边坡模型模拟日照-降雨干湿循环方式,并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获得的裂隙光栅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提取了红黏土边坡裂隙率、裂隙条数、裂隙总长度、土块个数等定量化指标,分析了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裂隙指标的演变规律与干湿循环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导致红黏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梯度引起的土体上下部基质吸力的差异性,致使土体收缩不均匀,而土体的胀缩性、渗透性和脱湿速率的空间分布则是决定含水率梯度的关键因素;裂隙的宽度、深度和裂隙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大然后趋于稳定;裂隙总条数、土块个数和裂隙总长度在第1次干湿循环后达到最大值,第2次干湿循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之后裂隙总数量趋于稳定,但裂隙总长度和土块个数在后期干湿循环中仍有小幅增大。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杂志要求:
{1}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2}坚持首发原则,请遵守相关学术规范,请勿一稿多投,凡投稿3个月未收到相关通知,可另投他刊。
{3}期刊要求稿件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严禁学术腐败,严格学术不端检测。一旦发现稿件存在抄袭、剽窃、造假、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问题,将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处理。
{4}文章标题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级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数中文序号用顿号,阿拉伯数字用下 标圆点分开。
{5}正文标题序号一般按照从大到小四级标题写作,即:“一、”“(一)”“1.”“(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