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建筑学报杂志

杂志介绍

建筑学报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建筑学报杂志创刊于195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建筑类。

  • 建筑理论与中国建筑的学术发展道路——新版译著《建筑理论》上、下册序

    关键词: 建筑理论  国家发展  基本原理  基本范畴  派生范畴  

    从几座有争议的大型公共建筑引发的中国工程院“大型公共建筑讨论会”的召开,论述了当前中国建筑创作领域出现的个别“畸形建筑”与建筑理论的缺失之间的关系,重提了“回归基本原理”的主张,并围绕由王贵祥教授新译《建筑理论》上、下册中有关建筑学的基本范畴与派生范畴的关系,对中国建筑理论与世界建筑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提出正确的建...

  • 我国环境一行为研究的发展及其动态

    关键词: 环境心理  行为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国际会议  研究组织  环境行为  

    2006年秋,第7届环境一行为研究国际会议(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至此环境心理、环境行为研究在我国的引入与展开巳近20年的历史,在我国成立的环境行为研究组织(EBRA)刚好成立10周年。

  • 城市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 城市生活  质量  现代都市  行为研究  建筑  环境  美丽  

    最近一个时期,经常可以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美丽的国家”这样的字眼,但我本人对这种倾向抱有质疑。自古以来所提倡的建筑目标之一的“实用、坚固、美观”,如今应该作何解释?或者说,在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上具有什么含义呢?作为从事环境行为研究的学者,基于对现代都市生活和构筑环境的观察,我想有必要对当今的建筑目标重新思考。

  • 衡量世界大都市的生活质量——底特律经验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环境行为  政策制定  城市规划  

    介绍一个关于生活质量(Qualicy Of Life)的研究项目。文章在列出这一项目的主要研究问题之后列出了若干指导这类研究的概念模型,并着重介绍该项目在美国底特律大都市区开展情况,讨论了在底特律以及世界若干参与这一项目的城市正在进行的研究活动。最后总结了生活质量研究对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和设计所带来的益处。

  • 环境-行为与社会研究领域内正在出现的新方法

    关键词: 环境行为学  实验性的  半实验性的  调研性的  人种学  基于文字的研究  解释性的研究  

    简要地归纳了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内的研究的性质与步骤,尤其着重阐述了与社会、与文化相关的研究。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区分和描述,其中包括方法论与具体的研究方法:基本研究与实用性的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与描述性的(和其它形式的)研究。文中还阐述了一些其它的概念,包括怎样定义研究课题,怎样制定研究计划,怎样理解研究的反复性...

  • 亚洲城市主义——公共街道中住区生活的动态性之解读

    关键词: 亚洲城市主义  街道社会生态  社会即景  动态性  一席之地  

    针对亚洲文脉下的高密度城市环境,提出“亚洲城市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和设计模式,并提出“一席之地”的概念作为环境设计中的焦点。研究关注的是“街道社会生态”,特别是在某一时刻街道上循环的事物、活动和空间结构的一幕最小的互相依赖图景,称作“社会即景”,倡导为高密度城市环境作契合文化内涵的设计。

  • 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的南京古都景观研究

    关键词: 南京地理格局  景观变迁  历史遗址  古都风貌规划  

    目前我国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往往是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而缺少相应的从地理研究角度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而历史时期自然地理格局对于南京古都景现形成有至关重要作用。探查地理系统中的历史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山水脉络,这对研究城市持续发展与特色继承有重要作用。现代南京城市发展支离破碎地分解了历史上的连绵山峦整体,河流水系网络已经断断续...

  • 重估三类绿地空间——让城市园林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市民生活  线性空间  边界空间  非设计空间  网络  

    在分析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价值现和生态现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阐明“线性空间”“边界空间”“非设计空间”这三类绿地空间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建议城市绿地网络通过这三类绿地空间与市民日常生活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

  • 棕地生态恢复与再生:上海世博园核心景观定位与设计方案

    关键词: 产业用地  棕地  生态恢复  世博公园  上海世博会  

    通过2010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业棕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的利用途径,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方案综合解决滨江洪涝、生态重建、人流疏散、遗产利用、文化展示等问题,使世博成为一块滨江的绿地、世博绿地和城市...

  • 来自新城市“人民公园”的体验——苏州工业园区沙湖生态公园

    关键词: 人民公园  基本需求  简单  自然  复杂  体验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园特有名称的“人民公园”,随时间推移和社会经济变革,人们对其认知和需求已逐渐发生转变。通过对现代“人民公园”——沙湖生态公园这一实际案例介绍.揭示公园的设计本质,是将诸多简单的需求组织进公园,而形成复杂的体系,使这种体验逐渐在回归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最简单、最自然状态的生活状态。

  • 苏州博物馆新馆

    关键词: 苏州城  博物馆  建筑环境  传统园林  贝聿铭  设计  

    2006年金秋10月,古朴的苏州城内,由贝聿铭大师亲自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新落成的建筑安然地嵌入传统园林建筑环境中,完美实现了设计之初设定的“中而新,苏而新”的目标,从而结束了4年来对它的种种争议和猜测。

  • 理性、象征、形式生成——郑州高新技术孵化器一、二期工程设计构思

    关键词: 理性  象征  形式生成  

    重视功能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象征手法精心推敲建筑形式的生成是郑州高新技术孵化器一、二期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本文具体阐述在方案构思中,如何处理这些方面的问题,从而赋予设计以科学性和时代性。

  • 温故知新——关于“中关村金融中心”创作及题外话

    关键词: 中关村西区  详细规划  金融中心  

    对中关村金融中心修建性详规和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和比较,从中能看到该项目中外建筑师在创作中各自的特色,差异和差距。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楼

    关键词: 行为  无障碍  

    从“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出发,通过分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楼特殊使用受众的心理和生理行为需求,对无障碍设计进行深入地探讨,同时研究建筑设计中的应对措施,体现简洁的由行为而形成建筑的设计过程。

  • 北航新主楼

    关键词: 主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规划用地  建筑面积  海淀区  北京市  南区  园路  

    北航新主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区,东临学院路,北临飞云路(校园南路),西临长虹路(科技园路)。项目规划用地约100亩(64308m^2),总建筑面积达22.65万m^2。

  • 追求得体的建筑表达——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设计

    关键词: 自然环境  保留  得体  表达  井冈山干部学院  

    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设计为例,分析了基于工程场地及周边环境的建筑与环境综合设计,探讨建筑形态如何针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作出得体的表达。

  • 《考工记》模式与希波丹姆斯模式中的方格网之比较

    关键词: 希波丹姆斯模式  方格网街坊  街区  

    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国春秋末叶的《考工记》和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分别提出了一种方格网城市的规划模式,各自对东西方城市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两种模式都是用棋盘式方格路网,将城市用地切剖成秩序井然的众多小方格,形成规整的城市建筑肌理。但这两种方格网的街道网格性质、街区尺度、公共空间的位置,以及产生的城市空间形态等却有着不...

  • 中国古典园林的声景观营造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声景观  美学  

    从中国古典园林声环境的认知特征以及人文内涵入手,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界声音现象的感性存在为起点,以人性直观的诗意现照为依据所成就的,不同于西方现代物理声学理性视野的声景现营造特征。

  • 中国古典建筑的自我认同精神之美学赏析

    关键词: 中国古典建筑  自我认同  人伦关系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人的存在提供了一个自我认同的精神家园,中国古代人的自我认同精神,具有在人伦关系中得以确立和以德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两个主要特征,自我认同精神的两种特征,在中国古典建筑文化中有相应的表现方式,只有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欣赏中国古典建筑。

  • 评叶廷芳“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  文化反思  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建筑  圆明园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学者叶廷芳先生于2006年5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发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的演讲,9月7日经光明日报全文刊载并誉为“学贯中西”,12月新华文摘又在醒目标题下加以全文介绍。对于这样深受媒体重视的文章是否正确,我现就20世纪中国建筑与圆明园遗址两个主题,提出一些不同观点与作者商榷。

  • 合肥市西区城市副中心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合肥市  西区  人与自然  改革开放  城市建设  城市空间  建筑造型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情趣趋同、城市空间趋同、建筑造型趋同,城市出现了千 篇一律、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城市逐渐从自然中独立,割裂着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 合肥网讯软件有限公司

    关键词: 城市空间环境  有限  软件  合肥  公共活动空间  空间环境设计  物质要素  城市设计  

    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中由一定物质要素围合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对城市环境形态三维空间所做的意象性创作。

  • 泉山湖花园城规划

    关键词: 花园城  自然生态环境  规划  生态环境质量  地域景观  全过程  尊重  保护  

    1 尊重地域景观,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尊重地域景观,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是贯穿设计全过程的重要原则。

  • 大学聚落研究

    关键词: 大学聚落  理论层级  思维方式  策略方法  

    在聚落视角下提出大学聚落理念,从整体的人居环境以及宏观的城市层面下看待大学自身发展问题,并依据哲学金字塔思维方式,构建大学聚落层级理论体系,从区域、空间、实体三个层面构建大学聚落环境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 高校新区大学生食堂设计及用后评价——基于行为理论的建筑设计及使用研究

    关键词: 高校新区  行为理论  大学生食堂  用后评价  

    以高校新区的三座食堂为例,分析了其设计特点和共性,对其建成后的使用情况进行用后评价,以期对这一时期高校新区的建筑设计特点进行归纳和反思。

  • 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探寻

    关键词: 陵园  现象学  场所  场所空间  场所精神  

    运用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对具有安置亡灵、进行祭祀和缅怀等特殊功能的陵园建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从分析陵园建筑的场所特征入手,对陵园建筑的场所空间的构成和体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陵园建筑场所空间的建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营造进行阐释,从陵园建筑的场地、建筑细部和光等因素对...

  • 灵魂的涅槃——读意大利建筑师A·莫尼斯特罗里公墓

    关键词: 现代公墓  建筑设计  死与生  

    在现代化的城市背景下,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人们纪念死者的重要精神场所,公墓建筑在对生与死之间的阐释上应该有适应现代人眼光的新风格。意大利著名建筑师A·莫尼斯特罗里通过沃盖拉大公墓的第五次扩建工程,从对死亡的表达、生命的隐喻以及生死融合三个角度,重新诠释了死亡的本质与精神内涵。他的设计理念是对传统公墓形式的继承和...

  • 设计工具的革命

    关键词: 设计工具  农业社会  生产工具  大规模生产  生产技术  生产方式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每一次生产工具的改进必然对生产力带来更大的推动,例如青铜器代替石器,铁器取代青铜器,生产技术的改变甚至可以影响社会的变迁。工具的改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农业社会中生产工具基本几千年没什么变化,生产方式基本都是手工化,工业社会已经发展为机械化工厂化大规模生产;而到了信息社会,随着电子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 信息

    关键词: 中国建筑学会  信息  学术研讨会  滨水城市  建筑师  

    第3届中国滨水城市论坛在宁波召开;中国建筑学会召开2007新春联谊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应激参加台湾学术研讨会。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大楼,邮编:1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