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课程教材教法杂志

杂志介绍

课程教材教法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 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

    关键词: 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  语文民主教育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

  • 指向课程数据库的学校课程监测指标的构建

    关键词: 课程数据库  课程监测  课程指标  课程理论  

    学校课程监测中指标的确定同时涉及课程价值和课程运作两种理论。课程的价值理论描述了不同的课程理论所倡导的“好的课程内容和实施”的价值方向。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作用下,课程指标所反映的课程运作系统的“核心特征”和“健康状况”是有巨大差异的。我国的课程与教学表现出两大类差异性价值取向,由此产生差异性的课程指标,大规模的课程数据...

  • 数字化时代的课程发展悖论的审视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课程变革  发展悖论  

    数字化时代,为课程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动力。然而,数字化时代课程的发展又面临诸多悖论,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上课程信息获取的广度和速度的实现与学生思维能力弱化、课程权力上形式上的权力分散与新的课程权力集中、数字课程语言的丰富与传统课程语言不断消解、课程教学上教学技术的人性诉求与技术对教学的异化、课程环境上虚拟空间...

  • 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与路径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基本精神  路径  

    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体现在以变求常、以静制动、以众敌寡,以纲统目、以人使物、以适求安;而其路径则表现为明了教学之性、待生之道、从业之责,在此基础上确保改革施行中教材编制之基础性与要素性、教师主导之能力性与责任性、改革本身之渐进性与调适性。

  • 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因材施教  思维类型  

    当代“因材施教”的发展呈现出具有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和复杂化特征的多元取向态势,而每一种取向背后都隐藏着典型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考察,分属不同思维范式的“因材施教”,其间既有着不同的价值意蕴又有着现实的内在关联,因而亟须在教学生成和人的文化生成的意义上,通过辩证批判和整体观照...

  • 生成性教学:教学当中会出现一种新的方法论吗?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预设  

    脱生于后现代主义的“生成性教学”,表面上批判的是教学中的程序化、机械化现象,实际上是要批判崇尚科学、强调理性的现代教学。但“生成性教学”在理论上还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其逻辑前提也显得过于理想化;在实践中“生成性教学”也频频搁浅,其原因不在于“技术主义倾向”,而在于很多教师并未掌握最基本的生成技术、技巧。从追求有效教学的...

  • 教学文化建设中的观念冲突与制度反思

    关键词: 教学文化  观念冲突  制度  

    随着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观念冲突成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观念之间的冲突,‘二是观念与制度的冲突。引起教学文化建设中观念冲突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很多一般性的问题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有些针对性的问题则可以从制度的角度予以反思,加强教学制度对教学观念的规范和引导,以发挥制...

  • 论“一语双文”的语文内容结构观

    关键词: 一语双文  语文内容  内容结构  

    把语文内容分为语言、文章、文学,构建“一语双文”的语文内容结构观。在这个架构中,言语形态、言语作品、语文学科、言语文化、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史、语文美学、语文学家等概念有新的内容。

  • 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用字科学化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用字  科学化  

    为了规避小学语文教科书用字的随意性,促进其科学化,需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明确儿童常用字与社会常用字的关系;研究汉字的难易和构字(词)能力,确定教科书的字序、字频、字间;明确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区分不同学段教科书材料的功能,采用不同的编写程序和方式;将教科书用字的科学性纳入小学语文教科书评价体系。要注意科学化与灵活性的...

  • 语文教学中“教”的学理审视

    关键词: 教与学  教的价值  学理审视  

    没有高质量的“教”,就没有高质量的“学”。从学理的角度审视,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讲话、谈话、演说,并不一定都具有“教”的价值。从“教”与“学”的根本关系来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不是代替、阻碍学生“学”;“教”意味着使学生有方向、有条理、有方法、有习惯、有滋味地“学”。

  •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表征的实践意蕴

    关键词: 教学表征  小学数学教师  实践  

    教学表征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为呈现学科特定的教学内容,针对所教学生的特质,采用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表达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选取好的教学表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表征、提供学生创造利用表征的机会,不仅能使学生建构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也能获得运用数学和沟通数学的能力。合理设计和呈现学科教学表征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

  • 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的系统设计与有效实施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诊断式教学  设计  实施  

    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是以医生诊视病人判断其病症的方式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即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及时了解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正和解救,帮助学生达成英语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基本理念是师生互动参与、问题解决、批判反思和综合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事先对英语写作教学的...

  • “六项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教学原则  学科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坚持生活化原则、综合性原则、主体参与性原则、动态开放性原则、认知与道德发展相统一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原则。

  • 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科学假说之辨析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探究式  假说  

    假设有日常假设、工作假设和科学假设之分,科学假设才称得上是假说。科学假设与日常假设、工作假设具有本质区别,就是科学假说具有创新性,只有科学假说才有教育价值。“诱导假说”的方法很多,经验归纳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类比方法、探索性的演绎法也是常用的有效的诱导方法,而直觉和科学信念也是诱导假说的源泉。

  •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教师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  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过程大致分三个时期:(1)1978年至1993年,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制度;(2)1993年至2009年,建立了面向广大学历合格的非师范生和社会人员申请者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3)2009年至今,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推动和引导教师教育改革。这为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视角...

  • 教师共同体的要素及其情境分析

    关键词: 教师群体  教师共同体  情境  实践  

    在近30年的文献中,“教师共同体”被作为一个“泛化”的概念而提出。这种“泛化”对于理解教师共同体的真正内涵造成了困扰。维斯西蒙关于共同体的五要素对于区分教师共同体和一般教师群体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若要进一步确认教师共同体的内涵,还需将其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来理解,特别是基于项目的聚合、基于改革的驱动和基于实践的成长这...

  • 2014英国国家数学课程述评

    关键词: 国家数学课程  学习纲要  

    2014年7月,英国教育部新版《英国国家课程》(数学)。这是21世纪英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构建了关键学段KS1-KS4的数学学习纲要,旨在为全体青少年提供世界一流的数学教育。其特点是:分化学段,小学依年级、中学按学段编排内容,突出课程弹性;删除成绩目标的水平描述,优化学习纲要;合理运用ICT,计算器实行严格准入制;跨学...

  • 2014年数学教材研究与发展国际会议综述

    关键词: 数学教材  教材研究  教材比较  教材开发  电子教材  

    “2014年数学教材研究与发展国际会议”主要包括教材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比较或历史、电子教材与技术、教材使用与教材开发等主题。通过对会议研究报告作纪要式的梳理,展示了国际数学教材研究的热点、成果与观点,并给出了关于数学教材研究的若干启示与展望。

  • 个体教育经验的实质与文本表达——评《50年教学和研究之经验》

    关键词: 教学与科研  教育经验  个体经验  文本  宏大叙述  教育研究  技术理性  

    关于教学与科研的个体经验,常被群体经验的宏大叙述与数据实证所淹没,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居于强势地位的群体往往构成对个体的裹挟与遮盖,其引领的主流教育研究要么以追求“无限的”解释力为旨趣,要么过分依赖技术理性以求“数字化生存”,使得本来鲜活的教育实践在精致编码的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抽干和掏空”。即使如此,仍有一些学者...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