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是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科技类。
杂志介绍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是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科技类。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国际刊号:1674-7062
国内刊号:14-1354/G3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145.00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关键词: 心智表征 物理主义 自然主义 生成语言学 模块论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语言学界掀起一场革命,终结了结构主义对语言长达三十多年的理论主导地位。他所采纳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有重大影响,他还是最早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先驱。他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物理主义阵营中的一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生成语言学研究,作为行为主义语言学的批判...
关键词: 理解 事实性 科学表征 德性知识论
“理解”与“知识”的关系逐渐成为知识论研究的热点。如果理解也是一种知识,则其同样需满足事实性条件。然而,非真的、具有虚构性成分的模型也能提供理解。基于此,埃尔金对理解的事实性条件提出反驳。而对反驳的回应有赖于证明“理解”与知识一样要满足事实性条件,能够提供理解的模型必须忠实地表征对象。事实性条件并不是要求模型符合个别...
关键词: 相信 断言 心理状态
“摩尔悖论”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涉及信念和自我等一系列心理概念。本文从“摩尔悖论”的缘起以及它所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维特根斯坦对“相信”这一心理概念的语法考察,把“摩尔悖论”的问题归结为如下两点,即,弗雷格对于命题和断言的一种较为简单的看法,以及我们关于信念根深蒂固的名称——对象的物理主义模式。...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有限论 形式主义 建构主义 可判定性
学界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观有前期、中期和后期之分。在1928年之前,数学的强证实观点是维特根斯坦的早期观点;从1929年至1933年是维特根斯坦中期思想时期,1934年至1944年基本上是其后期思想时期。目前,学界关于维特根斯坦中期数学哲学观的阐发尚较鲜见。那么,作为其前期与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转变的纽带,维特根斯坦的中期数学哲学...
关键词: 前反思自我觉知 时间意识 自然化的现象学 拥有感 自我参照系
时间意识的双重意向性决定了前反思自我觉知在现象学研究上的重要地位。在现象学心理学中,前反思自我觉知以诸多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形态存在。它在生活世界中具有奠基性,并作为意识的自身给予性构成了任何意识经验所具有的基本的自我感,帮助现象学摆脱意识研究的无穷倒退陷阱。伴随虚拟现实技术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前反思自我觉...
关键词: 概念优先 外延定义 集合 等价类 内涵逻辑
西方arithmetic的本义和实质是数论(number theory),因为arithmetic奠基于数的内涵与本质。在把握数概念和把握为数学奠基的逻辑时,内涵主义与外延主义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理性方式。胡塞尔从内涵把握的立场认为,弗雷格的外延主义数论和逻辑不能把握内涵意义本身,也不能为数学和科学奠基。
关键词: 意识的功能定义 意识神经相关物 相关性
根据我们日常体验的意识种类,意识的功能定义以信息加工为假设将意识界定为全局可用性和自我监控。基于这种功能定义,意识的神经相关物探索与其说是寻找与意识状态相关的神经结构,不如说是在破解神经网络为了解决问题而自我组织的特定方式。同时基于意识是一种超模块化的功能结构,意识神经相关物的探索在方法论上需要整合局部表征和分布式表...
关键词: 魏斯曼 维也纳学派 维特根斯坦 语言层次 高斯 开放质地
文章为魏斯曼哲学思想做了重要性辩护并阐明其“语言层次”观念。首先,他在维也纳学派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被大部分逻辑实证主义学者忽视:魏斯曼的被误解是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左右两翼矛盾的结果。他对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30年代“过渡期”思想的理解和阐释在维特根斯坦阐释者中也被忽视;其次,魏斯曼的语言新图景提出的背景是...
关键词: 知识 证言 传递 产生 递减 递增
在当代西方哲学知识论中,证言(testimony)被认为是知识的一个重要源泉,对此我并不怀疑。但我试图通过分析知识传递的问题以揭示证言的限度。首先,在对“传递vs产生论题”分析后,认为听者能从不可靠的说者证言中产生知识,由此指出证言的一个限度——不稳定性。其次,通过对“递减vs递增论题”的分析,认为递减与递增两种理论在根本上并不...
关键词: 媒介 技术风险 认知
技术风险认知是当代工程技术的一大难题,其面临两个悖论:一方面工程师希望人们对新技术的认知达到更高水平,但由于技术受益者的趋利性而产生的信息鸿沟阻碍人们的技术认知;另一方面人们对技术风险的接受既期望于工程师和专家,又对专家意见持怀疑态度。因此,要解决技术风险认知的问题就首先要解决风险信息的问题。尼尔·波兹曼用从媒介到技...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衡量标准 伦理取向
技术进步是一个有较多争议的概念。解析“技术”及“进步”的概念内涵,是明确技术进步概念的基础。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有技术知识的增加、技术人工物数量和种类的增长、技术系统效能的提升。技术进步在伦理取向上应该与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相一致。技术进步是基于人类理性需要和感性需要的实践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 调节 人 世界
数据挖掘技术所构成的数据自然界为人类存在提供了新的境遇,人类对时间和空间体验、及对自我存在方式、认同方式等在数据自然界中被赋予了新的特质;同时,数据挖掘技术在构成数据自然界的过程中推进了对世界所有之物或现象呈现的深度、广度与精细化等,并以一种更新的形式调节着人类视觉、听觉等,进而带来了人类对世界诠释的新维度;当数据挖...
关键词: 伦理 技术 伦理使用 技术伦理学
伦理与技术的关系如何是建构技术伦理学必须要回答的元问题。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技术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手段,在技术尚处于经验形态的时候,伦理与技术保持着原初和谐;在技术摇身一变为机器形态时,伦理与技术遭遇现实困境;要化解困境,必须提倡人类对技术的伦理使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努力建构一种中国话语的技术伦理学。
关键词: 道教建筑 空间构成 建筑布局 营造技术
山西道教建筑空间营造中,建筑构成元素及其内部装饰等构件构成了密切的空间逻辑关系。文章探讨了山西道教建筑的演变,围绕构成元素形成的建筑空间构成特征与依托建筑本体所进行的空间构建,重点以道教建筑各类元素之间的内在秩序为核心,分析了有代表特色道教建筑的组织逻辑、功能空间和营造特色、宗教信仰影响下的道教建筑空间构成技术的表达...
关键词: 连环图画 照相石印技术 图像印刷 阅读文化
清末民初上海连环图画兴起和照相石印业兴盛两个历史现象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了解技术、图像形式和阅读文化之间的难得案例。通过对连环图画及照相石印的关联分析,发现照相石印在图像叙事、出版的效率及时效性方面影响了连环图画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照相石印特殊的制版技术提供了图像创作和批量复制的新方式,开启了中国连环画之滥觞,并且无意中...
关键词: 魏尔斯特拉斯函数 连续 不可微 分形几何
在“分析严格化”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彻底搞清连续性和可微性之间的关系,魏尔斯特拉斯在黎曼等数学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无穷级数求和法构造了病态函数——魏尔斯特拉斯函数,这改进了数学的研究方式并推动了实数严密体系的建立。受此启示,皮亚诺、科赫和哈代等数学家相继构造、推广了一些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和曲线,芒德勃罗则将魏尔斯特...
关键词: 教材 知识 科学观 世界观
20世纪初期,清廷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政活动,其中新式学制的建立直接推动了科学教材的编写出版,教材的发行数量明显超过往昔。科学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科学的重视与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参与了由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科学的深度认识中,科学观念在实现其价值转向的同时,教材中关于新天地的诠...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生态文明 发展模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文明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同时也遭遇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开始了生态转向,人类社会也向着更高形态的生态文明迈进。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有着相同的问题指向与理论内涵,都应该从人与自...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医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进路
芭芭拉·艾伦瑞希是激进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路出发,对美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认为美国社会“健康危机”的根源在于不以公众健康,而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医疗领域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医学通过把女性描绘为病弱的,论证并强化了性别歧视的社会意识形态。女性治疗者在医学界地位的差异...
关键词: 智能手机 生活方式 移动化生存
随着智能手机以原子化的方式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化生存时代来临,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这些改变增强了人的“个体化”,使“人-智能手机-世界”也日趋“诠释学关系”化,加剧了人心灵的漂泊感和不安定感。
关键词: 牟宗三 坎陷 良知 科学
“内圣开出新外王”是牟宗三理论的核心,“良知坎陷论”则是其“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关键,但此说受到两个不同方向的质疑:一个是顺着良知坎陷的逻辑,质疑良知为何坎陷、能否坎陷以及如何坎陷;另一个是逆着良知坎陷的逻辑,质疑这是“良知的傲慢”,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这两个质疑都有一定道理,但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论”试图在儒学的理论...
关键词: 科技哲学 博士生 培养 论文产出
以六所典型高校2011-2015届科技哲学博士毕业生读博期间论文产出为数据源,从发文量、被引次数、刊文期刊、第一作者和独立作者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描绘出我国当前科技哲学博士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并对培养规模、高产作者和研究取向等问题展开讨论。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