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 文化自信 内涵与本质 如何构建 敬畏意识
摘要:“文化自信”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亮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在“文化自信”理论指引下,从对“文化”的内涵入手,具体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本质,指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所谓“文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文德教化”。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对本民族人文精神传统和道义力量的信仰与践行。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道德自信。同时,本文论述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一是贡献了“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智、信、忠、廉、和、敬’为常用大德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二是贡献了“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在此认识基础上,作者从超越民族悲情意识、大力支持儒学与国学的复兴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构建文化自信的政策举措,并批评和澄清了围绕文化自信论述的若干错误认识与模糊观念。
孔学堂杂志要求:
{1}论文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职称、学历、工作单位名称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邮政编码,需注明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联系方式。
{2}本刊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如有违反,将被记入黑名单。
{3}标题的层次:一般不超过3级,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⑴”。
{4}参考文献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要在文中标出序号的位置(右上角标)。
{5}摘要包括的信息量应与论文基本相符,使读者即使不阅读全文,通过摘要也能基本了解论文的观点和研究的基本结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