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杂志介绍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廊坊师范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 国际刊号:1674-3210

  • 国内刊号:13-1390/C

  • 发行周期:季刊

  • 全年订价:¥140.00

  • 文化资本的更新与转化:知识分子与清末民初教育改革

    关键词: 文化资本  知识分子  现代教育  西学  

    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始于晚清,是以民族主义诉求为出发点并效仿西方模式而逐渐成型的。由于据有优势文化资本,本土的知识精英在这场教育变革中起到主导性作用,并带动整个知识阶层对自身固有文化资本进行积极转化。因此,倚重西方资源,具有明显"西化"色彩的现代教育虽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主导性象征资本从儒家传统向"西学"转移,但文化资本在...

  • 国学热下的冷思考

    关键词: 国学  传承  发展  

    自20世纪初叶"新学"与"国学"的争论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所说的"国学"的意涵并不相同,20世纪初叶的那场国学热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国学热在兴起原因、参与人群以及根本诉求上都不尽相同。因此,讨论国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必须辨明"国学"内涵、分析国学热兴起的原因与诉求,然后对症下药。

  • 从《宋诗三百首》等看许耀的塾学观

    关键词: 许耀  塾学  科举  

    许耀为清道咸年间的一名塾师,塾教经验丰富。所编《宋诗三百首》、《绛雪轩制艺》、《省园小试会艺》等三部塾学教材,集中体现了他的塾学观,即教材选文要简单而易于诵习,不录纤弱、臭腐、典重、奇丽之作,学生作文,须讲求理醇、局正、法密、词谐、神味。对此加以解读,可以丰富今人对封建塾学教育及科举制度的研究。

  • 网络媒体与公共空间建设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公共空间  现代社会  良性运转  

    公共空间,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一种主体间的间性空间。它主要包括体制内政治公共空间、体制外政治公共空间与文化公共空间三个领域。公共空间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公共空间的存在,公共空间内部以及公共空间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的顺畅沟通,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避免出现整体性的偏差。网络媒体对于公共空间建设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正面...

  • 电视剧本体艺术特性探析

    关键词: 电视  电视剧  艺术特性  

    电视作为目前的强大媒介工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电视为载体的电视剧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也在大众的争议中慢慢成长着。电视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大众化、家庭化、连续性、社会性。我国电视剧在经历了诞生、嬗变、更新、扩展几个阶段后正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电视剧市场则亟待规范。

  • 关于少数民族文艺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艺  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艺的政策、方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文心雕龙》气论探研

    关键词: 血气  志气  辞气  

    《文心雕龙》构筑了一个较为严密的气论体系。《文心雕龙》的气论可用"气以实志,志以定言"来概括,即气是志的内涵,言是志的外壳,气充实了志,志发而为言,三者相互关联。刘勰最终是在继承和发扬孟子、王充、曹丕等人关于气的阐释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气论体系的。

  • 追问·求证·超越——评何宗美的新著及学术方法

    关键词: 文人结社  明代文学  何宗美  

    《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是何宗美先生近期的一部颇具影响的学术巨著。全书共108万字,获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该书视野宏阔、构架精当、论证审慎、材料厚博,为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可多得的学术典范之作。

  • 德勒兹·文学·疾病

    关键词: 德勒兹  文学  疾病  生命  

    在德勒兹的著作中,哲学家的名字和文学家的名字总是如影随形,这不仅是德勒兹个人的写作风格,也是他致力于"批评与临床"计划的一种策略。"生命"作为德勒兹文学理论的内核,不仅具有医学意义,更具有哲学意义,即文学是关乎健康的事业。同时,德勒兹将疾病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一同考察,建构了文学症候学的批评方法。

  • 一个逐渐“成熟”的声音——论严歌苓小说叙事艺术的嬗变

    关键词: 严歌苓  嬗变  隔离效果  元小说  

    严歌苓小说中的叙事者常常在小说发展的过程中,对情节的发展进行主观化的阐释和干预,使小说呈现出奇妙的文学景观。纵观其自新时期到新移民的作品可以发现,这个"叙事者"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显形并慢慢成熟的,而这个成熟的过程正是严歌苓对中西方叙事思想不断选择、吸纳、发展的过程,是对叙事艺术的不断探索和实验的结果。

  • 阎连科作品的悲剧意识初探

    关键词: 阎连科作品  生存困境  悲剧意识  

    阎连科早期的作品更多看到的是农民身上的消极面,但在延续理性批判主题的同时,他也能站在现实人性的立场上对农民给予深切的同情,对现实乡村社会生存的苦难表现出无奈的认同,并对底层民众在绝境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进行礼赞,从而使其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阎连科作品的悲剧意识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 论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意识形态批评下的多义性

    关键词: 阶级意识  人性关怀  

    对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解读和阐释通常是从意识形态的层面进行挖掘,然而,摒弃简单的意识形态批评的束缚,从小说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内心的冲突入手,就可以挖掘出小说新的内涵和更深层的意义。与此同时,在背离意识形态批评的框架下来分析文本隐含的人性化与显性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张力,可以进一步拓展小说所蕴含的外延,从而使文本拥有...

  • 《通制条格》中的动态助词“将”

    关键词: 助词  动向  

    以《通制条格》为考察对象,探讨助词"将"字的语法意义和功能,以及与"了"的兴替关系,发现助词"将"字在《通制条格》中主要表动态,在公文的常用语组合中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一些"动+将+趋"结构中已经出现了"动+了+趋"的兴替,助词"将"字在元代的发展没有停滞。

  •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言不尽意”的原因

    关键词: 语言  诗歌语言  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产生的原因很多。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符号,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与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言不尽意"的重要原因。此外,普通语言的提示性和限定性及诗歌语义的模糊性和含蓄性也是"言不尽意"产生的根源。

  • 论中国史学史知识体系的更新——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的体验

    关键词: 知识体系  中国史学史  主导线索  个案研究  

    中国史学史是系统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更新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学术研究和大学教学的要务。中国史学史的知识体系,首先应当明确其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随之要探讨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主导线索,即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互动、互补又互有排抑的矛盾,而史学求真与撰史致用的矛盾就交织于其间。在上述主导线索的关照下,应当准确地划分中国史学的发...

  • 展颜消宿怨——二战后英德和解缘由探析

    关键词: 和解  英德关系  两极格局  英国精英阶层  欧洲联合  

    二战后,面对积年宿怨,英国却以惊人的宽大态度推动着对德和解政策。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超级大国对峙局面形成,英国对德政策是体系作用下的结果;第二,在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角度上,英德拥有广泛而深层次的共同利益;第三,英国的精英阶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和解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 战争与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君权的强化——以战争对财政的影响为视角

    关键词: 战争  都铎君权  财政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瓦解,传统的军事组织丧失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当时英国发生了一场军事革命,战争形式的变化增加了军费开支。都铎王朝的君主在战争压力下,一方面要求议会批准征税,结果在增加君主财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议会的控制;另一方面则通过没收修道院财产,在政治上摆脱了教会的束缚。都铎王朝的君主...

  • 评冯金忠先生的《燕赵佛教》

    关键词: 区域文化  特色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冯金忠先生的《燕赵佛教》一书,利用史籍和出土墓志等文献资料,采用了细致、明确的分析论证方法,从佛学的发展及佛教建筑方面对燕赵佛教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剖析论述,在细微之处揭示出了燕赵佛教与全国佛教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及政治体制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

  • 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评价  史料  时代环境  整体性思维  

    历史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慎重态度,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地考察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历史人物研究,要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充分地占有史料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联系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待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范畴...

  • 基于民间创新的微型企业创新的产生与扩散轨迹

    关键词: 微型企业  创业  创新  扩散  

    微型企业多是"穷人"的企业,大量存在的微型企业为扩大就业和处境困难的家庭提供了主要经济保障。微型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为了生存而创新,这构成了全民创新的重要基础力量。杨焕志的创新案例启示我们:微型企业的创新是创业过程中的自然选择,竞争是其创新的主动力,客户在其中扮演着创新发起者和扩散者的角色。但是,微型企业的创新多为被动创新,...

  • 民间创新的社会效应评价

    关键词: 民间创新  和谐社会  地方经济  创新型国家  

    民间创新是指那些未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群众的创新,其创新过程未受到政府资助。民间创新既有技术创新,也有制度、管理和组织创新。本研究中的民间创新特指农民创新。基于对天津财经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民间创新数据库中近2000个农民创新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民间创新对于农村发展的意义。研究发现:民间创新有助于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有...

  •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从实践基础、文化融合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替代性价值,又包含了二者相互契合的基本属性,是党着眼于实践发展而进行的文化上的主动融合。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为前提,以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本途径,坚持...

  • 论“形式”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规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形式  实体  

    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关于"形式"的论述占有很大篇幅。亚里士多德把"形式"等同于"其所是的是",又认为"形式"是"这类"。探讨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对"形式"的不同规定及其相互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公民社会中个人自由的重塑——卢梭自由思想内在逻辑一致性分析

    关键词: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  公民自由  法律  

    卢梭政治思想中的自由悖论问题是200年来西方政治思想家争论的焦点。卢梭的政治思想与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具有很大的区别。卢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中并非没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欲望和本性享受着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自由,而不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受侵犯也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只有在人类签订社会契约,摆脱自然状态,进...

  • 对“闪婚”的伦理审思

    关键词: 闪婚  婚姻伦理  责任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婚姻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诸如"闪婚"等现象的"失语"折射出人们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伦理困惑。因此,通过对"闪婚"现象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和伦理审视,努力寻求一条构建新时期婚姻伦理体系的路径,相当关键,也相当迫切。

  • 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与高等教育结构变迁

    关键词: 工业化  精英教育  职业教育  终身学习  

    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形式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与调整。工业化初期的教育趋向两极——初等教育与精英教育;工业化中期的大众化教育,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工业化后期,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终身性学习,更加突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认清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和需求,才能调整好高等教育结构,使教育事业适应和促...

  • 依托课本资源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例

    关键词: 课本资源  研究性学习  

    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基础英语》教材中课文的丰富资源,把研究性学习理论融入到教与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研究性学习的群体构建、课题选择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 高校德育教学的话语困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

    关键词: 德育  教学  话语困境  

    学校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道德教育话语权出现式微。因此,必须深入剖析高校德育课特别是类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德育课教学缘何遭遇话语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邮编: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