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考试研究杂志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创刊于1993,发行周期为半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关键词: 数学压轴题 国家级实验区 命题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 2004年 新课程理念 中考试题 题型设置 基本理念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新课标 教育部 题量 学生
2004年全国已有17个国家级实验区首次按照新课标进行了中考,这些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试题,无论是在题型设置、题量控制还是在层次要求上都出现了较大变化,努力遵循了教育部“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切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考压轴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 多解 2004年 广东省 abc
2004年广东省中考的压轴题是: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O是斜边AC的中点,P是斜边AC上的一个动点.D为BC上的一点,且PB=PD,DE⊥AC,垂足为点E.
关键词: 根式方程 重要知识点 初中代数 有理方程 无理方程 基本思路 举例
根式方程是初中代数中一个重要知识点,解这类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无理方程转化为有理方程,本文举例介绍解根式方程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 数学思考 探索过程 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理念 中考命题 贯彻落实 动手实践 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 数学活动 活动过程 课改 学生 教师 猜想
今年我市中考命题的一个亮点,就是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关键词: 添加辅助线 梯形问题 平行四边形 已知条件 合理运用 问题转化 常用方法 三角形 解答
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在解决梯形问题时,常常要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三角形加平行四边形来解决.这就需要合理运用已知条件,抓住梯形特点,恰当添加辅助线,为正确解答梯形问题奠定基础.梯形添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五种.
关键词: 三角形 中点 利用 添加辅助线 几何证明 已知条件 常用方法 快速解答 解题 习题
在几何证明中,利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来帮助解题是常用的手段之一.三角形中点(线)是几何证明中常用的已知条件.因此,掌握利用三角形中点(线),添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对正确快速解答这一类型习题有很大帮助,会给解题带来一些启示,少走很多弯路.
关键词: 综合运用 判别式 数学竞赛试题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 中考 数例
根与系数的关系与判别式是一元二次方程中联系紧密且极为重要的两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这两个重要内容的试题不仅在中考中频频出现.而且在各地的数学竞赛试题中也屡见不鲜,笔者举出数例来说明.
关键词: 提高能力 数学学习 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 素质教育 数学能力 学习过程 学生能力 应用知识 考试题目 知识处理 实际问题 升学
学习数学,不仅要学好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数学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提高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用知识,应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升学考试题目,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工作.
关键词: 近似值 生活实际 运算结果 出错原因 物理 学科
物理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其运算结果要求准确的同时也要体现“现实性”,不能光停留在抽象的结果上.处理近似值问题尤其如此.如果不明白近似值取法的基本要求,势必出现一些与实际相悖的错误.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近似值的取法,必须知道近似值取法的要领.从分析错误取法开始,探讨出错原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电学问题 初中物理 电路图
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电路及电路图遍及电学的各个章节.对众多的电路图进行合理的简化,可以巧解电学问题.
关键词: 电路
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而又普遍感觉困难的内容.如何才能突破这道难关呢?笔者长期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光学题 平面镜 遮光板 题目 虚像
题目 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AB在平面镜中成虚像A′B′.若在A′B′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遮光板CD。则人眼通过平面镜能否观察到像A′B′?
关键词: 连接方式 变化趋势 判断 等效电路图 电流表 电压表 灯泡 绝缘体 并联 电阻 模型 导线 抽象
例1 图1中的灯泡L1和L2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析与解 相对于灯泡而言,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可以把电流表抽象为一根导线模型,因此可用导线去替换图1中的电流表,得到等效图2.相对于灯泡而言,电压表的电阻较大,可以把电压表抽象为绝缘体模型,因此可将电压表从图2中擦去,得到等效电路图,如图3.从图3即可知道灯泡L1和L2的连接方式并联.
关键词: 典型例题 并联电路 解析 开关 短路 电源
例1 如图1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能够产生的现象是( )解析 当开关S断开时,L1与L2并联,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两灯都发光;若闭合开关S时,L1、L2同时被短路,立即熄灭,这时有较大的电流通过导线、开关S和电源,而通过L1、L2的电流几乎为零,因此,电源会被烧坏,这是严重的短路故障.所以应选(D).
关键词: 回声 应用能力 探究题 思维 学生
在《声现象》一章中,有关回声的问题,常常出现在各种探究题中,考查学生的思维及应用能力.这类题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
关键词: 选择题 多种解法 例题 全过程 题型 解答 选项
选择题作为一种题型,不要求解答的全过程,只要快速准确地选出正确的选项就行了.所以,解选择题时有多种方法。下面以一道选择题为例,看选择题的一些常见解法.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 学习方法 科学研究 学生生活 课程内容 基本理念 多样化 物理 动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科学研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敢于创造的能力.下面举几个具体问题说明.
关键词: 类比 赛题 弹性碰撞 小球 水平面 夹角 oa 时间 题目
题目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侧立着两光滑长板AO、BO,夹角α=1°.从AO板上与O相距OP=10m的P点,以初速v0=5m/s、与板面夹角θ=60°方向射出一个不计重力的小球。如图1所示。设小球与OB及OA板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极短.试求:(1)经过多少次碰撞后。小球又回到P处与OA板相碰?(2)在这个过程中。小球共经历多少时间?
关键词: 一题多解 拓宽 起跑 题目 线
题目 甲、乙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但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若两人的速度不变,现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m,乙仍在原起点起跑,则( )
关键词: 光学问题 识解 学知 用光 相关知识 变通能力 题目 求解 考试 学习 学生
在平常的学习和各类考试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题目,如果直接用相关知识求解,往往会感到非常复杂甚至寸步难行,如果用看似无关的其他知识求解则会感到易如反掌.这类题目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下面介绍两个利用光学知识解决的非光学问题.
关键词: 假设 解题 计算问题 事半功倍 题目
在有关速度的计算问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数据较少,看起来似乎无法入手的题目.对于这些题目,如能合理的假设一些参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注意的问题 辅导资料
在各类辅导资料中几乎都有如下的类似例题或习题:小明同学在竖直的墙壁上安一挂钟(钟面上无数字,只有刻度).
关键词: 物理竞赛题 错解 传送带 初速度 题目 时针
题目1 如图1所示,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上有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滑上传送带.若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离开传送带后落在地上P点,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时,则物块将落在( )
关键词: 估算 竞赛试卷 归类分析 得分率 中考 试题 解答 同学
近几年各地中考、竞赛试卷中常出现一类“估算”试题,不少同学在解答时感到无从下手,导致得分率低.下面就近几年试卷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作一归类分析,或许会给你提供解此类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几何光学题 解法 平面镜成像 反射定律 直线传播 几何知识 正确答案 学习 同学 初二 难题 影子 画图 例题
初二的同学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以后,知道影子的形成和平面镜成像就是它们的重要应用.有关这方面的难题必须有一定的几何知识帮助理解,并通过画图和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就是几何光学.请看下面三道例题的解法.
关键词: 追及问题 解法 参照物 速度 题目 难度 学生 初中 物理 数学 路程
追及类问题无论在数学还是在物理中出现对初中的学生而言都是一类颇有难度的问题.对此类题目进行研究就会发现,若选择前面被追及的对象为参照物的话,追及者相对与被追及者的速度为两者的速度之差,追及路程为追及者出发时与被追及者之间的距离,故所用时间为:
关键词: 考点例析 性质 物质 化学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点 生活实际 中考题 古诗词 广告词 同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同学们刚接触到的化学基本概念,也是中考的基本知识点.在中考题中主要以新的情景如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古诗词、广告词等形式出现,使化学更贴近生活实际.
关键词: 燃烧 试题 解析 玻璃管 木炭 耐高温 活塞 氧气 装置
例1 将几小块木炭放在耐高温的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连接好装置.打开玻璃活塞,使氧气进入玻璃管,木炭不燃烧.关闭玻璃活塞,不进入氧气,加热玻璃管内的木炭,木炭同样不燃烧;此时打开玻璃活塞,使氧气进入玻璃管,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
关键词: 缓慢氧化 考题解析 燃烧 工农业生产 科学研究 日常生活 中考题
燃烧和缓慢氧化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重要问题,旨在了解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原理,使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得到充分的利用,对其不利的一面加以防止和避免.这些观点在近年的中考题中得到了较多的体现.
关键词: 2003年 化学变化 日常生活 中考题 辽宁省
例1 (2003年辽宁省中考题)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关键词: 实验现象 试题 解析 火焰 燃烧 发光 电灯 火星 固体 气体
(1)“火焰”和“发光”是不同的.可以说电灯“发光”,但不能说电灯“产生火焰”,这说明“光”是微粒在高温下产生的振动波.火焰则是气体燃烧时产生的向上的火苗.固体直接燃烧时产生的是光或火星,如铁丝燃烧时火星四溅.固体变成液体后又变成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是蓝紫色火焰.
关键词: 探究型试题 氧气 解析 18世纪 物质燃烧 研究成果 化学家
例1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因受到当时“燃素理论”的错误影响(即该理论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解析 中考题 探究型 可燃物 燃烧 实验 玻璃棒 着火点 木条
解析 由实验1知,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这表明只有可燃物才能燃烧.由实验2知,盖上杯子的蜡烛熄灭了,这表明可燃物燃烧须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由实验3知,小木条燃烧,小煤块不燃烧,这表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关键词: 蜡烛燃烧 问答题 解析 探究性试题 初中化学 实验现象 石蜡 化合物 氢元素 可燃物 新教材 引导
用来制蜡烛的石蜡是一类含碳、氢元素的固体化合物,是一种可燃物.因石蜡熔点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气化后的石蜡在燃烧,燃烧时要用棉芯引导液体,所以会产生一些非常特殊的实验现象.现将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性试题及分析整理如下.
关键词: 化学实验题 中考 解析 课外活动小组 注射器 氧气含量 玻璃管 加热 铜丝 空气 题目
题目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20mL空气(如下图所示).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地缓慢地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时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
关键词: 高锰酸钾 氧气 标准
例 由实验测知,加热3.5g高锰酸钾晶体到220℃,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0.354g氧气,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mL(标准状况下),超出308-248=60(mL).
关键词: 实验 同一 体积分数 2004年 中考题 潍坊市 氧气
例 (2004年潍坊市中考题)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所测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中不可取的是( )
关键词: 氧气含量 空气 测定 实验题 2003年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主要成分 活泼
例1 (2003年吉林)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盛放的红磷为什么必须过量?(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推论出氮气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3)此实验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理由是__.
关键词: 中考题 常德市 解析 实验装置图 二氧化锰 混合物 氯酸钾 实验室 题目
题目 下图是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关键词: 图象题 集锦 o2 实验室制法 初中化学 第三节 第一章 化学式 关系式 初中生 第四章 教材 阅读 学习
本文讨论的问题确属初中化学第一章“空气氧”第三节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内容。但文中涉及了不少后续教材中的知识,如化学式的写法、根据反应关系式的计算等,这肯定会给刚刚学习化学的初中生朋友在阅读和理解上带来一定的困难.请小读者们不要为此而犯急,待学完第四章内容后再回过头来重新看一遍,就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