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杂志是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管,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理论探讨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理论类。
杂志介绍
理论探讨杂志是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管,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理论探讨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理论类。
主管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国际刊号:1000-8594
国内刊号:23-1013/D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08.00
关键词: 改革发展成果 共享 合作共赢 信任 妥协
合作共赢是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核心理念,合作是手段,共赢是目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合作共赢既有助于满足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又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信任水平,是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合作共赢确实在促进社会和谐有序与持续推进改革发展两个方面体现出重要价值。在改革发展成果共事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共赢需要以共同...
关键词: 民生改善 农村社会治理 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物质生活有较大改善。然而,在民生建设方面,农民得到的改革红利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民生问题仍然突出,且有不断加剧趋势。农村民生发展困境的根源在于农民权利资本的贫困,受制于基层政府民生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亦与农民利益诉求与基层政府协商机制缺失有关。改善农村民生的关键在于农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亟须...
关键词: 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治理法治化 社区合作治理机制 社区党建
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多样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在复合治理形态上的“一核多元”社区合作治理模式,应成为社区治理法治化转型的目标模式。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应以善治为目标,以法治为基础,对“一核多元”社区合作治理模式进行系统性建构...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国家制度能力 执政能力
国家能力的集中体现就是一个国家的制度能力,中国叠加转型的社会发展际遇与现代化发展诉求迫切要求国家制度能力的提升。国家制度能力基于制度类型主要指制度构建能力、制度实施能力、制度更新能力、制度导向与选择能力等。国家制度能力提高既是现代国家成长的需要,又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选择。制约国家制度能力提升包括利益结构、政府治理结...
关键词: 和平与发展 新全球化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全球化语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宏阔的全球视野进行一系列的战略思考,提出一系列中国式的新倡议、新主张、新理念、新战略,包括新世界观、新文明观、新义利观、新安全观、新应对观等。其中,新世界观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新文明观是处理不同文明关系的新视角,新义利观...
关键词: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产党 人民群众
现代性问题是21世纪的一个时代问题,全球现代化过程中,各国都遭遇现代性危机,这主要包括:主体理性被过分夸大,传统普遍性的知识和价值体系被瓦解,人被工具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助于中国避免现代性危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对先进思想的包容、对普遍性原则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真正自由的维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克服现代性危机主要是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 内在关联
全面小康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方位提升。协调发展是全面小康的实现途径,全面小康又是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协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利益的观念,确保人民参与发展过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改革创新,而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有社会主义法治保障和党的坚强领导。
关键词: 苏俄非常时期 列宁 旧专家
苏俄非常时期,针对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中严重缺乏知识和技术人才的困难,列宁提出启用旧社会专家的思想。列宁提出启用旧军事专家以加强红军建设;启用旧的科技专家以加强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道路的价值观 西方道路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国内外学术界,人们对中国道路有着复杂的理解,可是很少有人从价值观视域中解剖“中国道路”的成功原因。然而,弗兰克正是这为数不多的研究者之一。他认为,“中国道路”的成功固然源于诸多原因,但价值观原因却是不能不提的重要内容。中国道路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取决于中国人的价值观,不但蕴含合理和积极的价值理念,包括儒家文化的...
关键词: 波普尔 民主 统治 控制
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实践到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奠定现代主流民主观的基础,但卡尔·波普尔作为犹太人的特殊经历和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使他敏锐地发现这一民主观隐含的问题和陷阱。渡普尔从民主的统治权观念在理论与道德上的困境、实践上的恶果和逻辑上的悖论等方面展开对民主统治权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并在重新...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新现代性 哲学阐释原则 马克思的社会建设逻辑
中国道路应该坚持现代性哲学的“发展”的社会逻辑,还是选择后现代性哲学的“进步”的社会逻辑,抑或确立实践性哲学的“建设”的社会逻辑,是哲学家们必须澄清的重大理论问题。现代性论者认为,中国新现代性不应该脱离现代文明的大道,应该秉承以“同一性”为原则、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理性自由”实现的“社会发展逻辑”;后现代性论者认为,...
关键词: 恩格斯主导说 马克思主导说 费尔巴哈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
若放弃传统上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当作一个逻辑自洽的统一文本的编排思路,而将它当作由多个异质性文稿组成的手稿集,大、小束手稿完全属于不同哲学观的差异就会呈现出来。大束手稿的哲学观并非历史唯物主义,很多关键命题都受到马克思的批评;小束手稿是依据马克思的观点,由恩格斯诉诸文字的文献,其哲学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表述...
关键词: 拉斯基 多元主义 马克思主义
英国工党20世纪前半叶的领导人哈罗德·拉斯基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工人阶级运动的开展做出重要贡献。他的思想历程分为多元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阶段和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张力阶段。作为拉斯基思想成熟阶段的代表作品,《(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的里程碑》肯定《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和世界工人运动指南的重要...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土地制度改革 人口流动
中国现有的城市格局并不构成对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制约。现有城市占地规模巨大,其单位面积的GDP产出能力远逊于发达国家。严重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发展格局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如果把城乡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约束目标来调整我国城市化政策,未来我国城市发展格局将会有显著改变。
关键词: 生存和发展 生产形式 经济基础 保障制度 社会生产力 分配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物化”,劳动产品被作为商品进行生产,人不是表现为在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物变得对人独立而支配着人的生活。资本主义拜物教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发生背离的本质原因。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离不开现实的经济基础,并需要发挥好分配制度的...
关键词: 模块簇群 领袖型企业治理机制 运作逻辑 绩效衡量
根据模块簇群中领袖型企业的概念,判断出领袖型企业的运作机制在模块簇群中遵循着正式治理机理,在模块簇群之间则遵循着非正式治理机理。分析模块簇群中的正式治理机理后发现,其本质是规则机理,即模块簇群内各成员遵循着领袖型企业所认可的规则从而增强合作绩效。存在于模块簇群之间的非正式治理机理则是遵循着人性化的需求,将模块簇群之间...
关键词: 政府竞争 不完美监督 重工业化驱动 上游垄断 经济增长转型
以电力产业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垄断结构嵌入下的增长实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在政府竞争和不完美监督的共同约束下,上游垄断结构的嵌入扭曲电力终端价格结构,使得小工商业用户面临较高的电价,而大工业用户面临较低的电价,这造成重工业的过度发展和产出的快速扩张;但是由于资源能...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增收机制 异化效应 农业保险
在对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一般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增收机制的异化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银行体系和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发挥直接的促进作用,并通过经济增长所引发的就业机制、转移支付机制和溢出机制对农民增收发挥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人力资源管理 全面报酬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民工荒”“涨薪潮”现象并非是我国劳动力市场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所致,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有两个标准:一是农村过剩劳动力是否全部转移到工业领域,二是劳动力短缺是否是“持续性、永久性”短缺。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全部转移到工业中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只是...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经济政策建构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极化效应
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功能形态,旨在承担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任务,实现空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自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以来,截至2016年2月,国务院已批复设立17个国家级新区。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城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桥头堡和试验区,进而...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 党的纪律
党的建设理论体系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历经两次伟大工程而形成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是新的伟大工程的延续,探讨当前党内外关注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促进党建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制度体系
当前学界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何为党内民主,主要涉及党内民主的定义、内部结构、特征,以及对相关概念的辨析;二是为何发展党内民主,主要从党内民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两个角度展开;三是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大致可以概括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持基本原则、实现动力集成、采取可行举措、借鉴国外政党经验等路径。时下研...
关键词: 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政党 多党合作
在探索实行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过程中,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等四国曾经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多党合作的格局,并以民主政党参加国家权力机关、参加政府、参加统一战线组织、参加政党联席会议等形式呈现出来。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左”的和右的干扰,最终以失败告终。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政党关系和实行多...
关键词: 新形势 为官不为 治理机制
新形势下“为官不为”主要表现在能力不足不想为、动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三个方面。“为官不为”源于干部权力观错位、干事本领不够强、激励机制不充分、容错机制不完善、问责追责不严格。需从源头治理的角度、创新制度和机制的角度、多措并举实施系统工程的角度构建治理机制,既提高干部日常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又创新激发干部干事创...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基层党组织 功能发挥
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其功能发挥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是执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重视。但目前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发挥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其功能发挥的有效性不足。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为破解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困境提供全新思路。为此,各地基层党组织务必要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 邻避冲突 空间生产 空间正义 城市权利
邻避问题的价值判断是邻避研究的重要途径,空间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认为邻避设施建设就是一种具体的空间生产,邻避设施生产中的空间冲突反映了权力控制和城市权利之间的紧张。作为空间价值取向的空间正义,关注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过程和结果中的正义。我国邻避设施在空间生产认知、决策过程和结果补偿中存在价值偏离,应该在空间...
关键词: 政府治理现代化 能力政府 法治 问责制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政府治理追求的理想目标。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必须是能力政府,这意味着政府要拥有强大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承担起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事务的管理职责。能力政府的建设必须辅以法治和问责制,目的是制约政府公权力的膨胀,保障公民权力,维护公平正义。为此要厉行法治,抛却人...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应急救援 组织化建设
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中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救援效能的重要依托,为减少灾害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缺乏组织化的管理,在救援中出现了无序或低效,不仅造成了应急资源的重叠与浪费,也给抢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立足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化建设”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究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时组织化能力不足的深...
关键词: 乡村环境 合作治理 机制 路径
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正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乡村生活垃圾、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治理乡村环境,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合作治理体现了乡村环境治理的核心逻辑,突出了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和平等性的特征,是应对乡村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是维护乡村...
关键词: 农民工 文化权益 政府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于身份、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农民工既无法享受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又没有被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处在“两不管”的尴尬境地,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真空”地带。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治性 社会 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主体更为主要的是国家。国家作为一种历史的现象,尽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也必然具有社会相关性。故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关注源于国家、特别是国家政治性要素的内在规定性路径,同时也不可忽略国家本身之外的诸要素所演化而生的社会相关性路径。从内容上来看,内在规定性路径包括国家的权力结构...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价值观 困境 破解方略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选择了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略和目标。实现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化建设。但中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境遇,这种特殊要求决定了中国生态文化建设要符合中国生态实际,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近些年来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的缺憾,...
关键词: 社会矛盾 法治化解机制 诉求 公正
实现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化解方式从人治机制向法治机制转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要求。建构起社会矛盾的法治化解机制,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环节全面着手。一是要科学立法,在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二是要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三是要公正司法,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博士 山西大学 研究生导师 学科带头人 政治学理论 教学名师
董江爱教授1963年7月生,山西夏县人,法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政治学理论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宝钢教育奖”获得者,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131”人才。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延兴路49号,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