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理论月刊杂志

杂志介绍

理论月刊杂志是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理论月刊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政法类。

  • 张居正与湖北地方社会

    关键词: 张居正  湖北  地方社会  

    张居正作为湖北出生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对湖北有着天然的乡谊情结。执政、乡居期间,张居正对湖北地方政务、公共事务等十分关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张居正与湖北地方政要、地方士人等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并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关心、爱护和保护,而张居正的改革事业也离不开湖北官僚阶层的参与和支持。张居正对乡邦各方面...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新探——基于《共产党宣言》早期传播特点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产党宣言  传播方式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而且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由此,本文从《宣言》在早期各个国家大体传播历程的视角出发,总结《宣言》广泛、有效、持久传播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宣言》的传播方式在新世纪推动...

  •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载体  创新  

    积极探索载体创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创新要始终坚持价值性与便捷性原则,根据"通俗易懂"和"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切实推进语言的创制、管理制度的创建、文化活动的创设和大众传媒的创造运用。

  • 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范畴  狭义实践观  广义实践观  

    狭义实践观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生产活动,除此之外人的其他活动都不能纳入实践界域,它对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存在着误解和误读,只看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精神劳动批判,而忽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劳动的充分肯定;把《提纲》中的"感性的人的活动"等值于物质生产活动;用经济学中的物质生产概念代替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错误地理解了在马克思之后的...

  • 《资本论》科学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 资本论  科学发展思想  当代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资本论》虽然没有对科学发展观作过系统全面的论述,但其中不乏科学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不仅为后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资本论》中科学发展的思想仍存...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指向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主要有三个批判对象:本性上反自然、反生态的资本主义;缺乏明晰生态维度、需要重新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生态失衡问题的苏东式社会主义。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辩证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苏东式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

  • 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关键词: 农民教育  当代价值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仅从理论上论证教育农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在实践中探索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思想、文化、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教育,保障了我国各项事业的伟大胜利,同时对于我国目前的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民培育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等目标的实现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大创新理论的整体性研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创新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大创新理论,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三大创新理论,它们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得到发展和丰富的,它们各成体系,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有利于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对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思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治文化  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进行社会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与时俱进的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十七大提出要准确把握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自觉遵循文化艺术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全面提高建设...

  • 话语权之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话语权  和谐观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同质性和差异性社会  个体  

    由福柯雕琢成型的话语权理论本属语言学范畴。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将其进行哲学和社会学的解析,分析该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独特作用,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质性社会和差异性社会等诸方面进行追溯,分析话语权理论对全球化理论的贡献。

  • 论中华文化的和谐意蕴

    关键词: 中华文化  精神资源  和谐意蕴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就是"以人为本、天下为公、上善若水、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而这正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 孝悌、仁政与社会和谐——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解析与评价

    关键词: 孝悌  德治  仁政  教化  

    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困苦的时局,先秦儒家以源自血缘亲情的孝悌为基础,提出了以德治和仁政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想,试图以此来重构政治社会秩序,建立一个上下尊卑有序、人伦道德昌明的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靠国君的道德良心,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和鲜明的理想主义特征,因而是难以落实的。

  • 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获得的路径分析——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例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合法性  陕甘宁边区  民主制度  

    政治合法性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核心问题。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通过实行当时最民主的政治制度,为自己赢得了政治合法性,从而为自己的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如何维持政治合法性?如何克服合法性危机?这要求我们党必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另一方面也要借鉴我们曾经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来促进...

  • “国民素质”与“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对国民素质理论两个基本范畴的新界定

    关键词: 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均衡发展  特征  比较  创新  

    "国民素质"与"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概念都反映着国民素质内在的本质特征,两者对于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具有同一目的性,但国民素质的内涵具有基础性,结构具有层次性特征,而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内涵具有协调发展要求性,结构体系更能体现出和谐性特征。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是国民素质的内在要求,国民素质是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统一于国民...

  • 论文化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关键词: 文化哲学  伦理理念  理性理想  

    文化研究为什么需要哲学?因为只有哲学才能为文化的理性理想辩护,才能守护文化的精神内涵;哲学为什么要为文化的衰落负责?因为19世纪后期以来哲学不再有能力构建一个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容忍了文化之伦理动能的丧失。但由于文化具有伦理品格,伦理动能的丧失,表明文化理性理想的丧失,因而现实的文化不再有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来引领和守护...

  • 论理查德·罗蒂的科学理性观

    关键词: 强理性  弱理性  科学合理性  非理性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亲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

  • 《吕氏春秋》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天文历法  独特编排  内容解读  

    作为战国时期杂家之集大成者,《吕氏春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少有人作专题系统的研究,而是较多地停留在对有关词语的解说上。所以,本文试就该书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关系作些探讨。《吕氏春秋》不是天文历法专著,但是,我们从书中,又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天文历法的存在。从它的编排到它...

  • 略论明清之际火器的使用及其启示

    关键词: 明清之际  火器  启示  

    明清之际,火器的运用在战争的胜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明军在与后金最初交战中凭借优势火器的使用,取得了数场胜利。而皇太极在认识到新型火器装备的优势后,遂积极铸造新式火炮,并创建了八旗汉军,在火器的使用上后来居上,超过了明军,为清军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新式的武器装备必须与战略决策、军事制度、士兵素质等...

  • 从武汉湖泗话、黄陂话的阴去看汉语的去声

    关键词: 湖泗话  黄陂话  阴去  历史音韵  

    湖北武汉湖泗话和黄陂话的阴去在音值方面有一些特殊性:湖泗话阴去字读为两个音段,黄陂话阴去调尾很高,且韵尾有紧喉现象。从历史音韵的角度看,这种方言现象可能是上古到中古声调演变的产物。

  • 纠纷、司法与文化:民国湖北婚约纠纷现象考察

    关键词: 司法  文化  民国湖北  婚约纠纷  

    本文以民国湖北婚约纠纷现象为考察中心,首先指出了近代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发生的变化,其次考察了男女双方在婚约纠纷中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最后认为司法机构在审理婚约纠纷时做到了"司法表达"与"司法实践"的一致性。

  • 试论《容斋随笔》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 洪迈  容斋随笔  传统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有着深远影响。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能比较自觉和熟练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观察历史、社会与事物,评议史事、时政与人物,因而得出了许多符合辩证法的深刻有力的结论,提高了笔记的思想价值与学术价值。

  • 利己? 利他?——作为纯粹利己与纯粹利他交集的己他两利主义

    关键词: 心理利己主义  伦理利己主义  纯粹利他主义  己他两利主义  

    本文对利己主义的两种形态作了详细的考察。分别列举出利己主义者对自己观点的论证以及非利己主义者对其论证的反驳,试图展示出纯粹的利己主义虽很具吸引力,但却不能作为道德理论被人们接受,与此同时,纯粹的利他主义仍有待进一步的证明。于是,我们可以选择这两者的交集——己他两利主义。

  • 互惠利他理论社会应用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分析

    关键词: 互惠利他理论  可行性  局限性  

    生物学的互惠利他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非近亲个体之间的合作与利他行为。该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是有其可行性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动物的利他行为具有相似之处;互惠利他理论体现了利己和利他的对立统一性;互惠利他理论协调了各种利益冲突,为人类的合作,社会的和谐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该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类的...

  • 地区性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分析与对接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

    关键词: 人才  差异性  高校  大学生  

    文章分析了苏北地区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存在的不同差异,指出其根本原因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创新两大方面的对接建议。

  • 节能环保住宅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关键词: 节能环保住宅  评价指标  评估体系  

    节能环保住宅已经渐渐成为建筑住宅发展的新方向,构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节能环保住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节能环保住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节能环保住宅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节能环保住宅相关评价标准与政策法规,提出了构建我国节能环保住宅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

  • 基于电子商务发展下的消费者权益探析

    关键词: 电子商务交易  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自我维权  

    随着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热点,电子商务交易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其中各种侵权行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严峻的挑战。在尊重电子商务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及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 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组织模式分析

    关键词: 科技服务  公共平台  组织模式  

    近年来,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涌现,它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制度安排,日益受到关注。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是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元主体构成的合作组织,如何激励所有这些平台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就成为关键,而组织的有效运作依赖于组织模式的有效选择。基于此,本文以广东佛山市为例,对四种类型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组织模式进行了...

  • 中心城市近郊区城市化理论分析

    关键词: 中心城市近郊区  城市化  理论分析  

    中心城市近郊区是城市化的特殊地域,中心城市近郊区城市化是特殊地域的城市化。本文以中心城市近郊区城市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涵和特殊性基础之上,认为这一地域向城市社会的迈进是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理论上可以分解归纳为土地利用城市化、农民补偿安置、集体资产处置、管理体制转换、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社会结构转型及人的城市化七大要...

  • 试论物之交付请求权的民事间接强制执行

    关键词: 物之交付  间接强制执行  正当性  限制  立法完善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普遍强调交易的效率,强制执行法也日益强调对债务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因此,针对债务人物之交付义务的间接强制执行方法应当得到严格的限制,只有对于债权人具有强烈人身属性和人格象征意义的人格物才能采取间接强制执行的方法,而除人格物之外的一般的物,则应当被视为仅仅包含着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物,应当允许债务人以等量的货...

  • 对行政裁决和谐主义功能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 行政裁决  和谐功能  制度借鉴  

    行政裁决是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纠纷解决方式。对解决一些特定民事纠纷,行政裁决具有独特的功能,直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行政裁决存在着诸多制度瓶颈,直接影响其和谐主义功能的发挥。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和日本的形式当事人诉讼制度对完善我国行政裁决制度、发挥行政裁决的应有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依法行政的基点:良法的宪政解读

    关键词: 依法行政  良法  宪法至上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运行的基本要求,行政主体所依之"法"则是依法行政的内核,依"良法"行政是现代行政法治的本质特征。对"良法"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宪政主义对"良法"在实质和程序两个层面都提出了要求,"良法"既要体现"真"、"善"、"美",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又要符合一般的法治程序原则;文中指出宪法是"良法"的...

  •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初探

    关键词: 社区矫正  价值分析  问题  

    在当今全球刑罚轻刑化的大趋势下,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性刑罚方式相对的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和价值理念基础,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顺应现代刑罚理念酝酿而生。目前,由于中国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尚属起步试点阶段,其实施和推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法律,社会与人文价值,但是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

  • 警务动员的理论及其实现途径探微

    关键词: 警务  警务动员  权能模型  

    警察机关只有跳出就警察论警务的圈子,发动起全社会力量,形成群众警务的大海,才能突破有限警力无限警务的困境。本文重新阐释了警务的概念,明确了警务动员的内涵,论证了警务动员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其实现的途径,拓展了警学研究的视野。

  • 凸现、转换和见证——方方新世纪创作的转型与当代小说的几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 方方  转型  话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方方的小说创作发生了一些变化,面临着转型。方方的女性主义小说对于中国女性写作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方方的近期市民题材小说取材于底层,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底层写作"有较大的差异,也折射了底层写作的不足。另外,方方最近的涉及到历史和城市的小说,也显示了其创作的转型。

  • 中西文化语境中的周作人文艺思想——黄开发《人在旅途》与卜立德《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之比较

    关键词: 周作人  文艺思想  人在旅途  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  

    《人在旅途》和《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是众多周作人研究成果中值得注意的两本专著。前者主要从社会历史角度入手,将周作人的文艺思想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周作人自身思想发展的坐标中来考察,认为周作人只是假借传统的思想形式,表述的是西方人本主义的精神实质;而后者从"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出发,采用西方现代语言学中词源学的研究手法,把...

  • 论蒋光慈小说的先锋性与通俗性

    关键词: 蒋光慈  普罗小说  先锋性  通俗性  

    蒋光慈创作的普罗小说不仅把握了题材与意识的尖端与前卫,其乌托邦式的狂热与激情也极具先锋色彩。然而"平视性"的交流语态、强烈的故事叙述欲望、与传统言情小说的多重暗合又分明的显现出通俗意味。正是1920年代后期的社会情势与文学转型及上海独特的文化市场造就了蒋光慈小说先锋与通俗并举的特点。

  • 殊途同归,非之何急——评柳宗元《非国语》对国语之非难

    关键词: 国语  天命  礼制  批判  

    柳宗元的《非国语》,针对《国语》中记载的那些关于卜筮、妖祥、天命、鬼神的内容,以及其他认为非儒家正统思想的材料,给予了猛烈而尖锐的批判。但这种批判是出于作者政治革新、辅时及物的目的,脱离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并不中肯;对《国语》文字上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对柳氏的这种疏漏做了系统的梳理,从而使我们在探讨柳氏思想进步性...

  • 从地点到空间:《无名的裘德》中的空间叙事

    关键词: 地点  空间  空间叙事  进化向善论  

    米克·巴尔关于空间具有"结构性"和"主题化"功能的论述为探讨《无名的裘德》中的空间叙事提供了依据。裘德在一个个地点之间辗转形成一条统领小说的"结构性"线索;作者以此为基础塑造的两个空间(以北"威塞克斯"为原型的现实空间和裘德建构的想象空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带来的是裘德的觉醒,这一过程具有"主题化"特征,它揭示了作者的"进化...

  • 论陆游序文中的文论思想

    关键词: 陆游  序  文论  政治功利主义  

    《渭南文集》是陆游的散文总集,其中第十四卷、十五卷中以"序"为篇名的有34篇,较有特色的是诗集序、文集序和词集序。这些序文中有些涉及到文论批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一定的文论思想,尽管算不上丰富多彩,亦没有惊人之论,但体现出一定的个性,且富于时代气息。陆游序文中的有关文论阐释不是抽象的理论思辨,而是密切结合对特定作家、作品的品评展...

  • 《2012》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 电影批评  意识形态  文本  

    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与其他电影批评方法不同之处,即在于其注重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潜在意识形态的研究。本文通过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从问题式的思维方式、症候式的文本阅读和意识形态询唤及主体建构等方面,对好莱坞大片《2012》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试图揭示其中所隐藏的美国的意识形态观念。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市东湖路165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5楼,邮编: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