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杂志介绍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岭南师范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岭南师范学院

  • 国际刊号:1006-4702

  • 国内刊号:44-1722/G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240.00

  • 国内“康德研究”学术史中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康德  原著翻译  研究资料  配套意识  章节阐释  

    国内康德学之学术史,应当包括原著翻译、配套研究资料与学术论著三大类。翻译应该准确、可靠,让人充分“信得过”,必要时也应给读者一张“云水相接”的“导游图”;配套研究资料除了对原著章节阐释之权威论著之外,最有实用价值者是“逐字逐句”的注释串解,这是康德自己的要求,亦是康德研究者之共识。

  • 国内康德先验哲学研究倾向探析——先验哲学“独立于经验”之真谛

    关键词: 康德  先验哲学  来自经验  独立于经验  界限  

    理解康德先验哲学之关键,不是去追踪“先验”如何“来源于经验”,而是剖析“先验”如何“独立于经验”。这是康德自己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划出的大界限。前者,不是先验哲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才是其研究的真正对象(领域)。以此标尺去衡量当下国内的康德研究,多未进入“独立于经验”领域内之研究,而是从外围方面着力于如何“来自经验”的唯...

  • 试析康德“美的分析”四命题的独创性

    关键词: 康德  审美判断  利害性  共同感受力  自由美  依存美  

    康德认为“审美”既不涉及概念,也不涉及任何法规,而是主观的行为。“审美”不涉利害,“美感”和“一般快感”以及“完善”不同之处,在于“美感”绝不涉及主体的欲望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康德进而提出“审美”不经概念而具普遍性,“美”是在人类具有“共同感受力”的基础上“普遍可传达”的一种感受。同时,“审美”应该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并具有...

  • 当代文论建设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总结经验  自我认同  文学  审美  

    近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似乎又有些沉寂了——好久不再有“热点”问题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理论的边界”、“审美意识形态”等话题虽然依然有人在谈论,但已经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但毫无疑问,文学研究还在进行,而且还不断深化、细化着,这门学科或学问并没有、也不会消亡。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

  • 学术体制与学者素质

    关键词: 学者  素质  体制  学术  文化建设  边界问题  基础理论学  文艺学  

    由于与意识形态之间,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密切关联,在我国,文艺学曾长期被视为特别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但近年来,其边界问题、自性问题、合法性问题,已不断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了。人们的质疑大致有两个理由:一是学科称谓与界定混乱,二是随着电视、网络等文化门类的发展,传统的文艺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已过于狭窄,学者们已难以有所作为,其研...

  • 文艺学“自性”与“泛化”之我见

    关键词: 文艺学  创新能力  思维方式  本质主义  文学  文化  学术  

    近年来,文艺学学科反思成为焦点话题。陶东风教授2001年发表《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认为,国内文艺学教学与研究存在以宏大叙事为特征、非历史的本质主义为思维方式的问题,严重束缚了学科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并导致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和文化脱节。此文引起较大反响。在我的学术视野里,大约见到以下几种意见:其一,传统意义上的文...

  • 学科泛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

    关键词: 文学  国际学术会议  视野  泛化问题  香港大学  

    7年前(即2001年),我在一家刊物就文学理论泛化问题组织过一个笔谈圆,效果还好。它引起了一些媒体和网站关注,也被一些学者(尤其是留过洋的)垂青,并被贴进博客。该刊是月刊,6月份出版,但该笔谈的写作是2000年底。它可能是国内首次就此问题的讨论,所以被香港大学一些教授注目,甚至写信推荐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评奖。笔者十分感谢其...

  • 从“疾病”的隐喻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多重现代性

    关键词: 隐喻  现代文学  现代性  

    “疾病”在中国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当中富有浓厚的隐喻意义。从现代性的研究范式来看,作家们笔下的“疾病”所负载的道德批评和价值判断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微妙的差别体现了作家们独特的美学追求,而更为深刻的,它体现了“现代性”这一概念本身的丰富和驳杂。“疾病”及其隐喻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寻访中国文学现代性多副“面孔”的便捷途径。

  • 中国文论现代性的起点及预示之难题

    关键词: 中国文论  现代性  通变  王国维  梁启超  

    中国文论现代性的起点不是学界确认的一个,而是二个:一是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艺术审美自由起点;二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学为社会政治现代性服务的起点。由于中国文论现代性的开端缺乏原创性,存在被迫、被动性与摹仿性,因此,自开端就预示着会产生三大难题,这就是:中国文论现代性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是一种没有以“通”为前提的“变”,以及缺乏一个...

  •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诗意特征探微

    关键词: 古代文论  诗意特征  迂回论  隐秀论  示意性  

    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生成方式决定了话语言说方式,诗意的不可言说性也就是意义的不可言说性,但意义的不可言说必须要用语言来表达,于是立象与示意、隐藏与显秀、迂回与进入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独特规则。在近百年西方文论话语霸占中国文学理论市场和中国文论失语的处境下,研究古代文论话语的诗意特征对我们建立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

  • “十七年文学”研究的三个误区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  民族国家  意识形态  

    “十七年”是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已有不少论著先后问世。虽然其中不乏新见,但也存在仍然重复1980年代历史语境中产生的研究思路。只有真正摆脱把个人与集体、政治与文学、政治与人情人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加强文本细读与话语分析,十七年文学研究才能够真正深入。《上海的早晨》继承中国传统的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历史传统,以...

  • 背倚传统:《上海的早晨》中资本家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 历史传统  人物形象  早晨  上海  资本  大众化  中国传统  社会生活  

    十七年小说在大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五四”以来,大众化一直是新文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只有在十七年期间,才产生了大量的在普通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十七年期间,作家们追求大众化的途径大体相同而又各具特色,具体到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可以说,继承中国传统的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历史传统,以传统叙事模式讲述现代社...

  • 论《金沙洲》的版本修改及意义阐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阐释  修改  版本  沙洲  地理区域  审美特性  文化内涵  

    任何一个作家首先是区域型作家,他们受到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的熏陶和浸染,吸收了地域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审美特性,并把这种内在积淀与外在世界、个体经验和多元文化进行碰撞,从而走向更广阔、更坚实的文学精神存在。所以,对于地域文学的思考其实是为了寻找地理文化与人的精神关系和文学意义的起承转合,透过地域文学不仅能够反映地域...

  • “受其影响,又摆脱影响”——施蛰存与弗洛伊德理论

    关键词: 施蛰存  弗洛伊德  潜意识  性变态心理  比较  

    施蛰存从弗洛伊德那里获得潜意识和变态性心理的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等外部形态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以及无意识、潜意识之中。几乎每篇小说都写了主人公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和变态性心理,只是或浓或淡,或急或缓,浓者急者,便像精神病患者,行为怪诞荒谬,如魔鬼缠身;淡者缓者,也是性...

  • 夹缝中的存在——施蛰存在30年代文学地图上的位置

    关键词: 施蛰存  乡村  都市  

    在1930年代的文坛上,施蛰存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不像京派那样在自然生命中寻找生存的价值,也不像海派那样沉迷于物质世界,同时也拒绝革命文学对未来的展望。他在乡村与都市文化的时间差中确定自己的文化定位。

  • 试论何其芳《预言》里的“颜色意象”

    关键词: 何其芳  颜色意象  文化蕴含  

    何其芳在其诗集《预言》里将颜色意象运用得十分出色和耐人寻味。象征“生命的觉醒”和“达到最旺盛的境界”的绿色出现18次;象征着人性中最深层的两种冲动“行动和欲望,开放和压抑”的红色出现15次;体现“光明和生命的颜色”和“青春力量”的黄色出现20次,既是“纯洁的颜色”和“充满希望和潜力的形象”,又表示“空虚”和“抑制的状态”的白色,...

  • 游戏中的叙述者——论废名小说中叙述者的游戏叙述策略

    关键词: 废名  花园路句子  叙述仪式  游戏策略  

    废名的叙述中,对文体界限的突破,对叙述规范的逾越,对别扭的叙述话语的刻意选择,及其文中扑朔迷离的“花园路”句子,破绽百出的语法,随心所欲的叙述风格,都充分显示了其游戏精神。隆重的叙述仪式与并不隆重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给了读者反省的空间:在超越了情节与离奇不经的生活之后,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让我们困惑.同时,废名的叙述者出于...

  • 生命写作:内涵、意义及其他——从司马迁《史记》谈起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生命写作  

    从个体生命活动角度探讨写作问题,在中国写作学研究中尚属薄弱环节。论文以司马迁为案例,揭示了生命写作的内涵、特点和价值。文章认为,大凡远离功利而将个体生命投入写作活动者,即生命写作。还认为,遭遇痛苦,能使生命活动激发一种非凡意义并使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勇于探索,能使写作成为鞭挞罪恶并维护人类尊严的有效工具;持之以恒,则能使写作成为...

  • 元杂剧中的智力游戏习俗

    关键词: 元杂剧  智力游戏  围棋  行酒令  拆白道字  顶真续麻  

    智力游戏是指那些通过智力上的竞赛、较量来获得愉悦、快乐的游戏方式,它是人类智能活动高度发展的产物。元杂剧中所能看到的智力游戏主要有下围棋、行酒令、拆白道字、顶真续麻等等。这些智力游戏或是为了怡情养性,或是在于彰显才情,或是从中寻求快乐,这些娱乐遣兴的有益情趣无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民俗事象。透过它可以窥视到元代人社会生...

  • 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

    关键词: 厄普代克  女性小说  女性运动  

    厄普代克之所以创作女性小说,是为了平息女性主义批评家对自己的不满。在女性小说中,他探讨了“女性与权力”、“女性与家庭”以及“女性与艺术”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反思性和独特性。但整体而言,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上很难成为标志性之作,毕竟,女性小说不是厄普代克最擅长的题材。

  • “人生而不平等”的极致演绎——《千万别弃我而去》的物种身份问题探究

    关键词: 石黑一雄  物种  身份  人性  克隆人  

    在克隆技术日趋成熟的时代,克隆人是一个敏感而饱受争议的话题。假设克隆人真的得以存在,人类社会的身份划分将会延伸到人与克隆人之间。石黑一雄在《千万别弃我而去》中构建了一个存在着克隆人的反乌托邦,展示了一幅令人忧思的黑色画卷。其中人类将克隆人视为“非人类”,无视他们的情感,对他们从身体上进行利用与剥夺。克隆人是否具有人性,是否...

  • “构建优质师范院校”笔谈——大学战略管理与优质师范院校的构建

    关键词: 师范院校  管理单位  优质  大学  师范教育  主要负责人  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  

    2008年8月27至28日,我校举办了暑期干部学习班及学校第三届发展战略研讨会。学校党政领导及各二级学院(部)、各管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构建鲜明办学特色的优质师范院校”为主题进行了积极而充分的研讨。本期特辟专栏,以“构建优质师范院校”专题笔谈的形式摘发研讨会的部分发言,以期将“优质师范教育”的理念推向更加广阔的时空。我们相信,...

  • 关于建设优质师范院校的思考

    关键词: 师范院校  优质  教学质量  教育  种条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教学质量要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它不是由某一因素决定的,实际上反映的是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优秀的教学质量无疑是优质师范院校的核心要素。建设优质师范院校,就必须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如何建设优质师范院校的问题。

  • 推进教育创新,建设优质师范院校

    关键词: 教育创新  师范院校  优质  水平评估  教学工作  发展战略  教育发展  学校  

    在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目标,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我校适时提出了建设优质师范院校的发展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认为必须把学校置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分析发展形势,把握发展机遇,正视学校困难,推进教育创新,才能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 过程视野中的教育改革

    关键词: 过程思想  二元论  联系  教育  

    过程思想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思想改革,即思维方式的真正变革。在分析并批评了塑造西方高等教育组织的模型——学术性学科模型——的两个前提性假设(即二元论和外部联系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领域的种种表现及其后果的基础上,文章以生物进化论对基因的正确理解、对环境问题的应对策略的讨论为例,提出一种以事件为核心的、建设性的、整合性...

  • 芬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和分析

    关键词: 芬兰  教育  ict  基础设施  教师培训  

    芬兰的信息化教育高度发达,具有独特的信息技术教育形式和良好的发展现状。和欧盟的平均水平相比,芬兰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主要表现在生机比较高,网络连接服务发达且地区发展差异小。在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设施利用率高,注重将信息技术作为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来提高专业技能...

  • 关于加强我国人大监督的思考

    关键词: 人大监督范围  党派监督  财政监督  弹劾权  

    人大监督范围的广与狭,直接关系到人大监督效能的发挥问题。我国人大的监督范围过于狭窄,无论就其监督对象还是其监督内容都存在着盲点或盲区,这也是腐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应扩大监督对象范围,加强人大对党派团体、国家银行的监督。在人大监督权限方面,应重点强化人大的财政监督权,管好国家的“钱袋子”。同时,应增...

  • 论我国民众参与裁判制度之模式选择

    关键词: 陪审团制  参审制  人民陪审员制  司法民主  

    陪审团制与参审制是民众参与裁判制度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质上属于参审制。陪审团制与参审制在实践司法民主价值理念方面难分优劣,但陪审团制容易造成诉讼效率的低下,而且参审制较之陪审团制在诉讼制度的配套、事实与法律区分的难易程度方面也更契合我国国情,故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完善应坚持参审制的方向。

  • 香港与内地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比较

    关键词: 香港  内地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公务员  回避制度  财产申报制度  资产处理  离职规定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预防腐败产生的有效机制,阐述防止利益冲突的原则及其措施,比较香港与内地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产生及其内容规定。具体比较香港与内地的回避制度、利益申报制度、资产处理制度和公务员离职后的规定,分析香港与内地防止利益冲突措施的优劣,提出内地在利益申报、资产处理和公务员离职后的行为规定等方面应该借鉴香港成熟经验,以...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兴起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 合作医疗  制度变迁  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变迁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是对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替代,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制度变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去分析就可以发现,合作医疗在中国几度兴废后,处在社会经济急剧转型的今天,国家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去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合作医疗重新实现制度均衡的...

  • 政策演进中的统购统销制度特征分析

    关键词: 集体化  统购统销  强制性  保障性  

    统购统销是集体化时期国家在粮食工作领域实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设计。在实践过程中,统购统销具有对农村的强制性和对城镇的保障性两个方面特征。这一特征也使得统购统销成为一种偏向性制度设计,使其成为1959-1961年农村饥荒的重要制度诱因。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寸金路29号,邮编:52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