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晚清政府 外交事务 形象 舆论 义和团运动
摘要:从20世纪初开始舆论界对清政府冠以“媚外”之名,用于指斥其在外交事务中的妥协退让。这一概念所催生的政府新形象一方面有其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又与事实存在出入。舆论界认为晚清政府以义和团运动为分水岭完成了从排外到媚外的急剧转变,但官员的转变在时间和心理上均非一蹴而就。从排外到媚外,某种意义上只是敌我权势天平急剧倾斜下官员的御夷之术在形式上的调适。晚清后期出现的交际与交涉的分野,推动了中外日常交往中的情义相通,但交际与媚外界限的模糊,为政府的媚外形象提供了生动素材。由于民间与政府在外交问题上结构性的对立冲突,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不断被民间诟病,最终坐实了晚清政府的媚外形象。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杂志要求:
<一>正文应层次分明,在层次标码后,应拟定标题。尽量减少层次,不得多于3 层,采用1,1.1,1.1.1 方式。层次的数字序号顶格写,序号后要空一个汉字。
<二>注释形式为页下脚注,以①②……格式标注,每页重新编号。
<三>来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试验设计合理,数据可靠。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四>关键词3-5个,中间用分号隔开。
<五>资助课题的基金项目及编号(编号写在网括号内),通讯作者姓名、办公电话号码及Email地址,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办公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