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安徽博物院的《匡庐图》是唐寅传世山水精品之作。该图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陆续有学者对其做过相关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在唐寅登庐山时间、作品创作时间及作品流传等问题上或语焉不详,或缺乏信据,或互有抵...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中年署名李生翁,晚年复姓徐,仍号生翁。建国后曾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世纪末,徐生翁从一个久不为人知的一方名家,突然走进当代书坛,成为大家...
20世纪的中国美术是整个中国美术史上又一个创作高峰,这一时期所涌现的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和具有创造性的绘画作品不胜其数。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大历史背景密不可分。20世纪50年代全国性的“国画”大讨论,
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钱松喦(1899—1985)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个案。他的特殊性在于其在时代影响下的由旧变新,由新而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这个时代中社会主流所期望的那种顺应潮流而又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一...
作为20世纪杰出的书法家,沈尹默和白蕉有不少值得研究、比较甚至引起争议的地方。这种情况当年已有,并随着当今信息的发达纷乱而愈演愈烈。关于沈、白二人的艺术和交往,陈振濂、蒋炳昌、孟会祥、李海珉等人的文章...
黄永玉与李可染及家人结下比深厚还深厚、比友谊还友谊的感情,是从1953年,黄永玉被中央美术学院请来教课,住进大雅宝胡同甲二号院开始的。黄永玉先生于2003出版了他的著作《比我老的老头》,里面纪录了许多20世纪比他...
张大千先生之所以成为画史上对传统用功最深的画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他受了董其昌"集大成"思想的影响。虽然大千本人以及一般人,都一再强调石涛、八大对他的影响,好像张大千走的路线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这一派,但事实...
听音乐是否是一种清洁心灵的方式呢?让柔和的交响乐在耳边轻轻地流来流去,异国的溪流声在我的房间里叮咚作响,19世纪的人的柔和、纯净的心在20世纪末的阳光里仍旧晶莹闪亮,那种美好得令人屏住呼吸的体验很好.那天听...
20世纪60年代,一名中国年轻人到美国求学。为了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他在纽约大学医疗中心清洗试管。年轻人去报到的第一天,主管乔治向他传授了工作秘笈:“只需下班前一小时把试管简单清洗就行,洗多了也不会多拿钱...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掀起中国西域探险热潮,先后有俄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探险队来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察探险。这些探险队或多或少地都从克孜尔石窟劫掠盗割和窃取过壁画、雕塑、木板画等珍贵文物,其中德...
北京画院美术馆近日举办的沙飞摄影作品展,是该院“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第一次以摄影为主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出色的纪实摄影师之一,沙飞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他个人的复杂命运也和那些黑白影像交缠在...
20世纪60年代,逯耀东刚到台湾大学教书,某天晚饭时,听得有人敲门,开门见一面目清秀的陌生人站在门口,自称是小偷,有事请教。于是请进屋,奉茶,又炒了一盘鸡蛋,留他晚饭。边吃边聊,来人说他曾来拜访过,不过...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科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但是对于相对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被证实了,那么德国人会说我是一个德国人,而法国人...
中国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历史,而欧美国家种植大立的历史不太长。20世纪初,美国仍将大豆视为饲料作物,但一位中国女性的到来,帮助美国人重新认识了大豆的价值,她的名字叫金韵梅。
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和舆观调查网曾发起过一项名为“美国人最想回到20世纪哪个十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调查者欢迎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有18%的人表示愿意回到那个二战后消费主义、保守主义、冷战思维盛行的经...
陶铸 20世纪50年代末,陶铸曾指示中山大学为陈寅恪配备一台好收音机,当时学校未照办,陶铸极为生气,说“学校不送我送”。中山大学党委问为何要对“中右”分子优待时,陶铸怒道:“陈先生,七十四岁,腿断了,眼...
钱钟书质疑的文章 20世纪50年代,凡是能参与翻译《选集》的人在公众眼里都是很“牛”的。钱钟书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当钱先生的朋友们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却惶恐地表示这件事不好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是这么说...
作者:理查德·戴维斯 期刊:《中外文摘》 2017年第16期
英剧《唐顿庄园》讲述了20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人间百态。剧中有位孤傲的贵族女子从未听过“周末”这个词,因为她每天都有足够的闲暇时光。相比之下,穷人则总是埋头苦干。
一 2003年4月1日。这天理应是普通的一天,顶多又是一个普通的愚人节。从20世纪末至2l世纪初,短短几年间,张国荣做了不少事。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不在专辑、电影、电视、报纸、杂志里出现的他,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
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人文经典是一件颇为自由的事情。每个人有着自己不同的“裁量权”,但是,如果从阅读史的角度来说,则自由背后有理性。讨论阅读史上一些经典阅读案例或许对深入理解我们的知识史形成有所裨益。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