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正确处理财政工作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2007年我们在研究林业棚户区问题中,自觉地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方法论应用于实践,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思路。
入口、垂直搜索、流量,这些都可以作为去哪儿网成功的关键词。在创始人庄辰超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寻怎样的方法论?
作者:齐冰 刘志民 期刊:《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05期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坚持如下方法论原则:要坚持思维与存在的...
作者:何咏梅 期刊:《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2012年第05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已成为翻译研究领域中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它以现代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学的发展为方法理论基础,广泛运用于研究翻译普遍性、翻译规范、译者文体等方面。目前语料库翻译研究...
近代以来即已开展的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使中国古代逻辑成为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但在这种比较研究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如中西逻辑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不同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本身的历史文化...
作者:徐清宇 周永军 期刊:《金陵法律评论》 2011年第01期
在司法活动中,社会政策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作为社会秩序整合的责任主体之一,司法机关参与创制社会政策,必须引入能动方法的模式,运用各种灵活的法律方法,以填补规范的漏洞与空白,进而维护法治秩序与社会规制的效果。
作者: 期刊:《21世纪商业评论》 2014年第20期
我在前面三篇谈及了《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简称《商评》)在纸媒和新媒体探索上的创新,简单地说,一个是阅读的重构、一个是“情绪推送”,一个是“世界3”。这些或者是介质的、或者是技术的、或者是模式的,有...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众多学科研究和运用的热点理论。社会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也是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韦伯的社会学建构主义理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研究者从方法论、社会活动、社会秩序、社会组...
作者:赵笑君 期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第06期
法理学对“法治”概念的研究,由于过分依赖法理分析,使得我们难以还原“法治”的本源。本文无意于直接判断各种法理学说的正误,而在于评判研究方法的曲直,因为正确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寻得真理的前提。本文立足于法...
此报告对每一家互动公司的分析均基于以下3个基本的评估标准。
作者:孙国强 期刊:《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1年第01期
从国际学术交流的视角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开设方法论课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课题研究、学位论文等方面总结出方法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课程定位与任课教师功能发挥两方面探讨了方法...
艾思奇不仅提出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且从哲学的角度全面地把握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他从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中国...
金融网点转型要做到“八个到位”,即网点定位到位、功能分区及氛围营造到位、人员配置到位、岗位联动到位、客户管理到位、片区开发到位、日常管理到位和绩效考核到位。通过有序推进这“八个到位”,可形成一套科学...
非常多的方法论、管理论在中国盛行,甚至已获得成功。 人力资源的“道、势、术”与老板的“闻、思、修”密不可分、不能分割,乃至后者动而前者移,后者革而前者幻,形成了大道归一的因果关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理想信念、精神面貌、积极性如何,直接体现着职工队伍的素质,关系着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谐与稳定。所以作为企业基层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高...
公共社会学蕴含了方法论和行动论两种意涵,即作为方法论的公共社会学和作为行动论的公共社会学。作为方法论的公共社会学向公共社会学家、公众和对话场所提出了"共同定义"、"社会学的想象力"和"二元建构"的方...
电子商务对于眼镜行业不是世界观问题,而是方法论问题,重要性大家都有认识,但是路该怎么走,行业还处于一片迷惘中。特别是供应商,一方面看见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却是老狼吃乌龟——找不到地方下嘴。本文...
作者:吴铭 梁海松(图) 期刊:《英才》 2011年第07期
在移动互联的新时代里,谷歌打造了互联网“开放”的世界,ARM则打造了一套自己的低功耗的架构。芯片巨头AMD又将如何在X86架构下进行变革,打造出全新的产业格局呢?
作者:袁凌新 期刊:《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02期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三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成熟得益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批判,是“人学”与“科学”的统一;政治经济学以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是“科学”与“人...
史华慈从反思人性出发,站在批判现代思维方式的立场上,重新思考了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方法论背后的哲学预设。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种政治史和思想史结合的动态研究路径,通过权力、民族主义和共产党迷思构成分析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