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创新,它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回应这一要求,调整与改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而紧迫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必须遵循的法则.林业的发展也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晋城"是一个系统工程,绿化要...
张德江同志视察茂名时提出"把茂名建设成为粤西经济强市",给茂名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前,茂名不仅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而且已完全具备掀起新一轮发展潮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只要继续深入实...
作者:刘宏业 期刊:《当代教育论坛》 2005年第10X期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从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到同志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的发展已由"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有发展的速度问题,更重要的是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讲求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对经济结构实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转...
1 以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造纸工业 中国是一个纸张生产大国,又是一个纸张的消费大国。而且总消费量继续超过总生产量。中国造纸的发展空间很大。专家们认为,发展中国造纸工业要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也就是科...
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来看,西部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西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西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加速西部经济的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非公有制企业队伍的壮大对国有企业在西...
可持续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揭示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本质.
对一个城市而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日照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之一,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是知名的深水大港,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早在1998年,...
作者:冯留建; 管婧 期刊:《云南社会科学》 2017年第04期
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等问题的观念总结和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从保护植...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科技经济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经济文化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前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就现在全世界的环境问题来说,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
作者:苏小芳 期刊: 2016年第07期
2016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计划(2005年~2014年)实行过后的第二年,在设计界乃至各行各业,"可持续"都已成为国际共识。可持续产品设计领域虽不再是设计活动及学术研究的处女地,但关其概念和内涵至今却有也没有...
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标志着发展观的范式变革.如果说以征服自然为表征的“人类绝对中心论”,是发展观传统范式的核心观念之一,那么,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如果对“人类绝对中...
作者:李丽 期刊:《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07X期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体现在会计工作中,以人为本是实现会计工作和谐的保证。作为一...
作者:朱和平; 柯胜海 期刊:《武陵学刊》 2007年第03期
现代社会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资源的不可再生和环境的恶化成为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观赋予包装设计以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它不仅要求包装设计与环境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包装设计成为人类文明...
<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昭示我们,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体现在会计工作中,以人为本是实现会计工作和谐的保证。作为一...
产生的背景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各国、各地区、各行业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制定了相应的行业准则以约束并促进组织的环境行为。与此...
作者:朱易安 期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04期
城市发展的话题,最初和最多的关注是城市国际竞争力。主流观点认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凭借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高效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资源的能力。从全球看,国际间的城市竞争,更多地表现在都市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