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仅以他卓越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彪炳史册,还以他横溢的诗才雄视古今。今天,我们吟咏诗词,既是对他老人家的缅怀追念,又是接受一次高格调诗词的洗礼。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的诗词境界!在...
我开始得知朱向前老师在解读诗词时并未在意,这是因为——恕我直言,我当初可能认为,毛诗早已"注家蜂起",此举不过拾人牙慧、老调重弹而已。当然,朱注毛诗取得如此广泛的反响也令我始料未及。
作者:曾清; 刘明东 期刊:《外语与翻译》 2017年第04期
通过梳理新世纪以来CNKI上收录的与诗词翻译研究密切相关的112篇论文发现:新世纪以来毛诗翻译研究的论文数量稳步提升,研究主题丰富多样,理论和方法趋向多元化,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团队逐渐形成.同时也存在着研究...
作者:吴又存 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年第23期
红色,是日出的颜色,代表着光明与温暖,象征着革命与胜利。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一种革命精神,是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
臧克家说过:"诗词是个说不尽的话题。""说不尽"就在于诗词集合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思想美、艺术美、人格美、风格美、语言美(以下简称"五美")的中国革命建设的壮丽史诗,也是人类诗歌宝库中的东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中国画也经历了革故鼎新的变革,逐步走向现代复兴。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诗人柳亚子在给主席的诗中写道:“推翻历史三...
1957年1月25日,((诗刊》创刊。创刊号上,发表了致《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一封信,同时发表了诗词十八首。这是诗词首次正式发表——虽然他的那首《沁园春·雪》在重庆谈判期间,曾被重庆(《新民报晚刊》于1945年11...
创作的诗词,一段时期内在中国的影响可谓登峰造极,空前绝后。那时国人凡发表讲话或执笔为文,几乎无有不引用者。但本人对他的诗词还是持谦虚态度的。1965年9月25日,把他新写的两首词送给邓颖超,附信就说:"……送上请...
<正>今年7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演讲时提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曲者郑律成,出生于韩国,20世纪40年代曾经在革命老区涉县战斗生活过一年半的时间。这段经历,使郑律成的思想...
作者:周雪婷; 何庆庆 期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06期
诗词意象丰富,形式精美,集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叙事具有具象性、写意性、灵动性、故事性、民族性等特点,许渊冲主要采用了保留意象、融合意象、舍弃意象、增加意象、转换意象等方法进行英译...
作者:于建玮 期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02期
诗词是同志政治信仰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归因于宏观层面诗言志的诗学传统、中观层面同志作为一代伟人的身份以及微观层面同志敏锐的诗化思维。在同志的诗词作品中,这种政治信仰主要体现为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自信、对革...
戴伟华先生《常识与谬误》(以下简称戴文,见《粤海风》2003年第6期)一文,使我受益匪浅。我读戴戴文的时间,稍晚了些。其实在戴文之前,南京和上海的两位朋友,已向我指出了这一“谬误”。我想等有机会时再予修改订正。...
作者:魏良帅 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06期
自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奈特提出副文本的概念以来,该理论对文学批评和翻译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诗词雄壮豪迈,气势磅礴,用词高度概括,诗词意象丰富,富含大量中国革命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古典诗词在新...
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在中学语文界影响较大。笔者也是这本书的热心读者。我读的是该书的修订版,读后受益不少。研读中,笔者也发现本书有一处微瑕:作者在分析诗词《采桑子·重阳》时有一处“硬伤”。这处“硬...
作者:杨景春 期刊:《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04期
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山花雪月的描写,借助大自然的丰富景观,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独特的自然观审视社会和历史,体现了诗人的英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认识,其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
作者:勾淑玲 期刊:《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04期
诗词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从某种角度看,它是思想的组成部分。在《思想概论》课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加强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诗词作为现当代诗词的典范,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奇妙精到.其审美意境具有开阔博大、深沉壮美、明朗优美的特点,其意境审美范式则表现为:以己驭物,情景交融;实践变革的审美介入;超前把握的审美感性.
作者:熊德米 期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05期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代代相传,诗人辈出,世代相袭.中国历代政治家几乎都能诗会文.当代伟人的诗词风格古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隽永,常为国人及国际友人传诵引用.诗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被译成多种外文,...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曾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千年古训。古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代伟人自幼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