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大学科研人员研制出可操作长链DNA双螺旋结构的微型装置,并开发出研究遗传物质的新方法。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研究人员日前发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出现异常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的原因之一。该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套新技术,能够精确地检测出癌症基因组的异常。研究人员运用新技术对239例神经母...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网络版于2011年7月3日刊登了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称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3500~6000m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资源,可开采量约是...
作者:万江心 江北 期刊:《现代企业文化》 2011年第25期
日本超级畅销书《常胜之法》日文版一经上市便掀起了购买狂潮,先后加印74次,共发行了240万册。该书作者大川隆法,1956年7月7日生于日本四国德岛,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幸福科学集团创始人兼总裁,日本著名的思想...
近日,日本东京大学一科研团队发现一种新材料,可用于制作数据存储能力超过DVD数千倍的低成本光盘。这种材料平常是可导电的黑色金属状态,但受到光的照射后会转变成棕色的半导体。这种新材料是氧化钛的一种新的晶...
据2009年8月5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泰晤士报》网站8月4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发表文章,介绍他们利用干细胞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将干细胞培养成为“牙齿胚芽”——很像种子...
宋步云先生(1910—1992),山东潍坊人。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我国杰出的美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徐悲鸿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宋步云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专修...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小组最新发现了导致乳腺癌、肺癌、皮肤癌以及白血病等癌变的遗传因子。研究结果显示,一种被称作RAC的遗传因子一部分发生变异后,一旦制造出异常的蛋白质,细胞就会发生癌变。如果抑制这些发生变...
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新近开发了一种能使白天能将污物分解和杀灭细菌的光触媒,在夜间也同样有效的光触媒技术。具有贮存能量作用的“氢氧化镍”同氧化钨和白金微粉混合配制而成的光触媒,并将氢氧化镍附着于...
作者: 期刊:《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2年第06期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新领域创成科研所与三菱汽车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能在易滑路面平稳行驶的电动汽车技术。
田岛俊雄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中国经济。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与笔者在同一个办公室,且办公桌对面而坐,经常一起讨论问题,进行合作研究,一起去东北、四川...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只有食品保鲜膜1/5的厚度、重量上比羽毛还轻的柔性电路,这为医生提供了未来将传感器植入人体内的可能。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作者:伊藤亚圣 刘启强 期刊:《广东科技》 2013年第05期
日本的产业集群也曾经历过高速增长期和转型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模式值得广东专业镇学习借鉴。本期专刊中我们特邀了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特任助教、长期关注广东专业镇发展的伊藤亚圣先生...
作者: 期刊:《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3年第04期
据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和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最新宣布,他们研发出世界最薄、最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随意弯曲,厚度仅为2μm。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通过培育加工狗的部分耳软骨,成功再造了狗气管软骨。这一技术有望使再生医疗获得新发展。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冈部彻等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套从钕磁铁中有效回收稀土的方法,称采用该方法回收稀土不会产生有害废液。钕磁铁中所含的钕、镝等稀土成分合计达30%,但因回收成本偏高,大部分都随废料一同被丢弃。钕...
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2014年7月16日宣布.他们与日本触媒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下一代充电电池的新技术,有望使充电电池的充电能量达到锂离子电池的约7倍。今后.这种电池如果能够达到实用化,将成为大容量和低...
一九六三年生于北京,道号闲云子。一九八二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一九八六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造型艺术系。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七年于德国慕尼黑哲学院、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现任北京华光书画院副院长...
日本东京大学长谷川哲也研究小组全球首次成功合成TaON,与TiO2一样,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以前也发现了TaON具有高导电性和光催化活性,但只限于含大量Mg、Sc的微细粉末,
日本东京大学声称已开发出基于羟基环戊二烯基(hydroxycyclopentadienyl)铱络合物的新催化剂,可从生物质生产芳烃。据称该催化剂第一个实现了只选择性裂解sp2杂化的C—O键,而不破坏木质素衍生油的芳环。实验室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