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祥玉; 杨改清 期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5年第03期
本文通过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要以岗位要求为依据,构建专业职业能力目标体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构筑实践教学运...
作者:王全在 期刊:《餐饮世界》 2006年第05S期
烹饪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必然要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烹饪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
作者:白兆秀 期刊:《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06期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专业职业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依据会计专业的特点,要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必须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使用人单位找到他们...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学生的个性、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了深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渗...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十一五”规划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使京郊经济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我院的实验教学现状与需求,我们在原纺织材料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建纺织材料实验中心。该实验中心采取整合教学资源...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对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没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国家提出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就是以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就业需求.才能有利...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正确评价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得与失,摊进特色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建设,我们通过报纸、新闻、互联网及走访用人单位及跟踪我校往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等方式开展市场调研,通过对计算机专业...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选择培养模式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可从素质目标、数量目标和规格目标三方面考虑,其中素质目标是所有高师院校都要追寻的共性目标,而数量目标和规格目标,则需要结合学校规模实力以及一定时...
引言 2007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年”,对于每一个新升格为本科的公安高校来说,都不能不面临着学校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等重大问题的重新定位,这是公安本科高校在新的起点上制定可...
作者:刘晓才; 沈培明 期刊: 2007年第09期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本文分析了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所对应的岗位特点,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从层次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职业型几大类。学术界关于各类型高校的发展目标、管理体制、学科定位等探讨较多,而对如何根据各高校的层次定位培养相应的人才问题...
随着社会对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的需求的加强,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改革的手段越来越受...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以...
作者:张定群; 赵艳娜 期刊:《实验室科学》 2006年第01期
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高职高专学校目前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拳文结合南阳理工学院在此方面所进行的探索,阐述了该校一些新思路和做法,为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提供...
作者:马昌礼 期刊: 2007年第03期
<正>有人讲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位领导考察某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谈到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数量时,校长是眉飞色舞:导师数量是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5年增长5倍。为了了解其教学质量情况,领导微服走访下面...
本文通过调研.在分析专业办学摸式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专业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探讨了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分类型及摸块给出了具体的课程设置
一、高校学生实习的重要性 目前,在人才市场上,许多高校的毕业生频频被用人单位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上岗还需培训。但如果在学生在校学习期...
作者:刘加贵 期刊: 2007年第07期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即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相关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