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夏天的一个黄昏,在三晋国际酒店的某一层,诗人赵泽亭临窗远眺。在他的下方,城市主干道迎泽大街的改造建设已经进入尾声,新铺的路面上车流如织。远处城市的上空是一个少见的晴朗天气,向晚的阳光使得几乎所有...
作者:景松营 欧阳文权 期刊:《资源导刊》 2008年第07期
嵩山起舞迎宾客,颍水欢歌颂诗心。6月12~15日,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登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主办,中国合动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地诗心·嵩山杯全国乡土诗歌大赛”颁奖典礼暨“乡土诗歌的21世纪”文化笔会,在...
1990年代中期,因种种原因.我陷入一种困惑和迷茫.无法安下心来,也就无法悠闲地埋头一向喜欢的诗歌。我只好暂时中断诗歌创作,开始转向对思想和社会问题的了解和探讨。但同时我还是很关注诗歌,仍然每天读一些古...
作者:徐秋梅 吴继金 期刊:《钟山风雨》 2008年第05期
1958年,中国掀起了以"超英赶美"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内容的""运动。与工农业生产"放卫星"一样,文艺创作也不甘落后,在"生产,文化紧紧跟,壁画打头阵,歌唱作先锋"的口号下,要求"人人作诗,人人作画"。一时间,从领袖...
康有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似乎比不上他在维新变法和传播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功绩。他一生写下了二干余首诗词,自称“其数多于李杜,比古人亦为大集矣。”他有意识地以诗反映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真实...
同光体是清末民初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本文对同光体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予以概括描述与探讨。同光体的诗学取向,体现了末代传统诗人宽泛而慎重的选择。同光体诗人的诗歌创作,其学古方向、诗学路径、诗歌风格各有...
李白一生与仙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立身行事及诗歌创作深受其影响。无论是在蜀中还是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漫游途中,他都乐于游名山探仙道,并结识了不少有名望的道士,如司马承祯、吴筠、元丹丘、胡紫阳等。李白...
沈浩波对图书出版行业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他的营销模式,而是他把图书这个产品,做成了大众文化消费品,把出版这个行业,做成了创意消费的文化产业。
戴复古在南宋时期名闻朝野,受到许多文人学士的赞赏,其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创作真实的反映了南宋的社会面貌,具有很高的史诗价值,因此戴复古被推为南宋江湖诗人的翘楚。
作者: 期刊:《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08年第05期
刘德兴,1962年生,毕业于河北师大中文系,现为河北师大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中小学教育与管理杂志社社长。刘德兴在美学、哲学研究、诗歌创作、书法、摄影方面均有建树。
丘逢甲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以诗歌反映时代风云。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组织义军进行抵抗,并在台湾建立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内渡之后,丘逢甲定居于祖籍广东镇平县,以主要的精力兴办新式...
诗人于坚曾说:“在这个年代,放弃诗歌不仅仅是放弃一种智慧,更是放弃一种穷途末路。”我深以为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欲的不断膨胀,作为“存在之舌”的诗人,面对日趋喧嚣的现实世界,将如何展示一...
通感现象在欧洲很早就被发现,并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在中国由钱钟书1962年提出后才在学界引起注意。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并没有提出通感一词,但通感在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中却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与中国古代...
诗人北川2004年至2005年发表的一系列组诗,与先前出版的《村土与飞翔》、《固体的姿态》、《风尘中的麦芒》等诗文集中的意象系列,虽有开拓创新,总体格调则一致。创新之处是主体形象更加鲜明,标志着北川诗歌创作...
"不原谅历史"——"八十年代"的诗歌记忆张学昕:面对你,我很自然地想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的状况,想起影响中国诗坛的"三个崛起"。那个时候我正在大学里读书。当时,还不清楚或者说尚未意识到那是一股非常强大的文学...
中国诗学在嘉道前后,出现了一波颇具声势的“宋诗运动”,一直延续到同治、光绪年间,诗歌创作出现了一段辉煌的小高潮。处于嘉道期间的何绍基,就是这波宋诗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是大清帝国的城墙刚被...
李笠,诗人。翻译家。一九六一年生于上海。一九七九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典语系。一九八八年秋移居瑞典。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二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瑞典现代文学。一九八九年出版用瑞典文写的诗集《水中的目光》....
作者:李建华 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05期
陆游在晚年田家诗的创作中着眼于现实生活,主张写真实的事件和景物,表达真实的情感;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对前人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此种注重实践、转益多师的艺术个性最终使陆游的田家诗创作独铸伟词,自成一格。
如果将龙江诗人伯辰的创作比作某一类体操动作,我宁愿相信他会将手稳稳地停留在吊环上。他谨慎而舒展,将力量均匀地贯注至指尖,平衡着美。他是从容自如的操盘手。在稳妥地掌握中有那么一点寂寥。或者说,他更愿意别人...
唐王昌龄认为诗歌创作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诗格》)。这里,物指自然景物;情指人的情感;意指意识、意念、意趣;境指作品的境界;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