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倩; 颜方明 期刊:《外语与翻译》 2019年第02期
庞德著名的意象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铁站》)在中国已有近三十个译本,但这些译本或多或少存在语义和审美瑕疵。本文拟从原诗意象的语义与审美信息分析出发,提出诗歌翻译意象再创造过程的审美层次...
众所周知,中国新诗的发生直接源于外国诗歌与翻译诗歌的影响。作为中国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里就收入了两首英诗译作《老洛伯》和《关不住了》,其“再版自序”甚至声称。后者是他“‘新诗’成立的纪元”...
2018年第4期的《江南诗》在《首推诗人》栏目中重点推出“肖水诗选”,并刊登青年诗人和诗评家王子瓜关于肖水诗歌很有分量的评论文章《孤独与风景》,非常值得关注。在出生于1980年代的青年诗人中,肖水是一位非常活跃...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的翻译与他的创作一样,为新的翻译规范指明了方向。他译诗的主题从爱国尚武到宗教、哲学和爱情的扩展,独语、爱情诗、哲理诗和悲剧观念的引进,以及表现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不仅反映...
作者:WislawaSzymborska; Jessica 期刊:《新东方英语》 2004年第05M期
本文以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的实例讨论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者认为翻译实践既是翻译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翻译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的翻译理论是前人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并能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在高度重视翻译...
作者:罗晓佳 期刊:《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03期
苏珊·巴斯奈特的诗歌翻译“种子移植理论”指出诗歌翻译“移植种子”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确认种子”过程,是全面透彻理解原诗的过程;第二阶段“移植种子”过程,是在目的语文化语言框架中翻译原诗的过程。借...
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赏析王维《渭川田家》的三种英译文,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做出思考,认为译者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原诗的命脉...
现代译学研究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重写行为,翻译选材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译者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追求。仔细检视当代香港双语作家兼译家黎翠珍的汉语新诗英译可以发现,相对于她对其他文类作品的翻译,其数量虽然...
作者:王军 期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04期
在对传统茶文化进行认知与理解时,需要我们站在经典认知的角度来形成层次化研究。当然,目前整个茶文化发展与传播时,不仅是对具体文化元素的语言传递,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文化沟通前提下进行的本质交流与表达。本文拟从...
作者:高宏; 王则发 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S1期
本文运用《中国画论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通过对《江雪》一诗的两种英译的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画论知识、美学基础在诗歌翻译时意境的理解和传达方面的指导作用。
为推动文学诗歌翻译创作,培养发现优秀诗歌翻译人才,继去年成功举办"最翁之译"诗歌翻译竞赛后,上海翻译家协会建立了"诗歌翻译竞赛"这一全新的活动平台。今年恰逢伟大的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诞辰220周年,又正值中...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国内学术门户对外开放以后较早引进的西方翻译理论之一,其对于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适用于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从读者反映论、意义与文体的辩证统一、注重语言...
作者:刘聪 期刊: 2018年第01期
20世纪20年代末,李金发开始了大量、丰富的译诗活动。它们在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上,不仅是其早期诗风的延续,也反映出诗歌观念和语言的进一步成长,同时也是30年代中国新诗翻译的组成部分。以往有关李金发的研究多...
波斯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欧玛尔·海亚姆(Omar Khayyám,1048-1122)的四行诗集——《鲁拜集》由英国诗人爱德华·菲兹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1809—1883)编译成英文后得到了广泛关注,被视为英国文学经典。...
作者:罗巧 期刊: 2018年第07期
作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穆旦在20世纪50年代转向了诗歌翻译。本文主要探讨穆旦到著名诗人翻译家查良铮的转变,深入考察其转向诗歌翻译对他本人的影响和其转变之后的翻译成就,并研究其诗歌翻译所体...
作者:姜雪; 韩竹林 期刊:《戏剧之家》 2018年第21期
诗歌是文学中最璀璨的明珠,诗歌翻译是传递域外优秀文化的桥梁。功能对等理论主张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词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以格兰·菲利普斯著,韩竹林译的《岩石之歌》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理论...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首先依据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确定诗歌的翻译策略,再以此为角度对艾辛多夫《月夜》的四个汉译版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此为诗歌翻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