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网络与诗歌的联姻,诗歌借助网络而生存与发展,从而呈现出丰富的情状和活跃的态势,这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新诗创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与此同时,对网络诗歌现象的关注以及对网
船山诗论中的“读者各以其情自得说”是其诗歌理论中最具现代色彩的理论部分.其中对读者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对“自得”之情的动态考量以及“入”、“出”自由的辩证分析,不仅使中国传统诗学在明清时期就已具备了现...
作者:吴小丽 期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01期
以词闻名的姜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独到的造诣。目前学界大多将他的诗歌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即“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阶段,在姜夔的学诗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对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产生深刻影...
作者:张大为 期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01期
作为“诗性美学家”的宗白华,以其东方式的心性与文化视野融汇西方的哲学与诗歌精神,形成了以东方式的哲学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为皈依的独树一帜的诗歌理论,后者以“宇宙-生命-诗歌”一体的方式构成了诗歌生产机制...
作者:刘复生 期刊:《文学界》 2007年第10X期
<正>李少君是中国近年来最为活跃的诗歌批评家之一。尽管他在更广泛的文学领域,甚至思想文化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实,李少君并非近年来才转入诗歌批判,早在1980年代在武汉大学读大学期间,他
作者:王丽 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05期
周作人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之一,在新诗理论和创作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作人为新诗划定了界限,认为诗歌的专职在抒情,要求诗人应真诚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注重诗歌的散文化,指出了新诗深受中外诗歌的影响,为新...
作者:刘铁 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07期
继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提出诗歌的“三美”之后,诗歌的音乐性受到许多诗人学者的关注。3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动,诗歌理论与批评也众口不一。左翼现实主义诗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论和新月派等自由知...
一个人要走多远才能见到丰收?当我们回望,凄凉的大景里有多少事物呈现温暖?一直以为诗歌是寻找词汇与心灵的距离。但当我们遇见文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走在词汇与心灵的中间,才是诗歌的衡定尺度。用心灵行走...
一莎士比亚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中说:"我们都是莎士比亚的孩子。"细细思量,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莎士比亚的影响力,谁又可以否认呢?哈罗...
<正> 这天,梅林正式调到市诗歌协会上班。这是一个半官半民的机构,属事业编制,在工作职能定位上,具有联络、服务、管理的功能。财政上只拨付人头经费而没有活动经费。一切活动的经
【访问前记】洛夫,原名莫洛夫,又名莫运端,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孤身赴台。1973年以海军中校军衔退役。加拿大漂木艺术家协会会长。1954年与张默、痖弦携手创办《创世纪》诗刊,成为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标志...
<正>第一本新中国诗刊几十年新诗歌传承主编:梁平常务副主编:龚学敏《星星·诗歌原创版》(上旬刊)是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最早,最具权威性、经典性和包容性的国家中文类核心期刊,创刊于1957年1月1日,是新中国的第一...
近年,费正清、高罗佩、顾彬、孔飞力、魏斐德、史景迁、王斯福、崔瑞德等汉学家的著作已寻常可见,宇文所安异军突起,尤其是他散播的唐诗流韵深入人心,包括2012年由三联书店推出的《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晚唐:...
《中华诗词》杂志2009年1期,发表了余零先生《论中国诗歌出路》一文,看完之后.我对其有几点不同看法。
诗歌批评与理论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我们却看到这样一个令人失望的现象,大量的诗歌批评与理论研究成果对新诗的创作与发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许多诗人甚至包括批评家和诗歌理论研究的学...
<正>自上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个人化写作始,中国新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尤其21世纪以降,凭着现代传媒的特殊便捷,新诗写作进入了全面自由的状态。随着社会文化水准的提高,诗歌再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如...
1967年阴历十月出生于山西省新绛县。1974至1985年先后就读于侯马市上院小学,曲沃县东杨小学,侯马市路西小学、东方红小学、二中、一中,临汾教育干部学院高考班。有诗歌《献给海迪姐姐》,小说等习作。1985年至1989年...
<正>上篇:八九十年代的青春书写(一)"大海"意象与青春体验当大海成为古今中外诗人们笔下最富诗意的歌唱母题时,这一意象便具有了永恒性。时至新时期的中国诗坛,大海或被讴歌,或被升华,或被解构,或被当作广博胸...
<正>新时期以来的30年,是我国诗坛发生剧烈变化的30年,也是不同的诗歌主张各行其是的30年。期间,发生过多场论争,比如关于"朦胧诗"的论争、后新诗潮的论争、"民间立场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争,以及关于"梨...
新诗史上的"七月",是19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团体,它是以诗歌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阿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