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国君 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05期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语言以"辞藻的繁富"著称,闻一多以"字句锻炼的精工"著称,而朱湘则以"善于融化旧诗词"和"音节的调谐"闻名."新月"诗人通过语言的"辞趣"追求和"融化旧诗词"等方式,对新诗语言美进行了探索与实验.这种...
作者:肖辉; 黄晓东 期刊:《扬子江评论》 2016年第03期
在文学史上有些作家对于某种文体不是一出手就很成熟,就像胡适之于新诗。但胡适对新诗的发展来说仍然算得上是关键性诗人,因为没有他的"尝试"可能就没有新诗这种文体的出现。但胡适又仅仅是新诗的"尝试者",要给...
作者:翟海霞 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09期
"清"是历代诗论家论诗所持的重要标准.王维、孟浩然是盛唐清淡诗派的主要代表,两人的山水诗都以"清""清淡"著称.王孟山水诗的"清"的表现形式也有许多异同,笔者试从诗人气质、诗歌语言、风格、意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比...
一在相当长时间里,新诗研究相较于其他文类研究,似乎处在某种更为"自足"的状态。这种"自足"主要体现为,新诗研究从所谓外部研究转向了内部即关于新诗本体、形式的研究,这确实一度让新诗研究获得了很大进展,在诗...
2017年正逢中国新诗百年,百年来中国社会遭遇的动荡与变革加速厂新诗的发轫和成长。“从百年这一时间节点回溯,经过曲折和深省,新诗生态终于成为一个审美维度日趋多元、内在层次更为丰富的独立存在。”中国当代新...
作者:殷丽萍 期刊: 2016年第12Z期
余光中的诗歌艺术融入西方文化的灵性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形成'具有古典背景'的现代诗歌特色,他的《等你,在雨中》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诗歌语言选择了意义丰富有中国古典文化色彩的词、注重语词序列的巧妙组合、营...
作者:徐庆宏 期刊:《语文建设》 2016年第11X期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的语言文体风格的转变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从世纪初新诗运动开始,以打破传统诗歌规律、提倡自由诗风为主旨的文体风格,为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的发展确立了方向。随后,'垮掉派'、'黑山...
作者:周紫薇 期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04期
张枣是“后朦胧”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在诗歌写作中体现出了对诗歌语言的强烈关注,为新诗开辟出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其诗歌语言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出了“元诗歌”的概念,强调语言本体的重要性,并...
作者:李丽英 期刊:《语文建设》 2015年第12Z期
罗伯特·华兹华斯创作的《水仙》这部作品,凭借其朴实、清新的文风与优雅动人的意境获得了全世界阅读者的广泛好评。在解析这部作品语言特色的探索中,绝大多数人均将"语言"看作是独立的探索对象来予以解析与说明,这不...
2006年12月23日,宁波出版社出版的《超越文丛》诗歌研讨会在联谊宾馆召开。来自北京、安徽、浙江的60余位诗人以及诗歌评论家黄亚洲、吴思敬、林莽、王明韵、柯平、沈泽宜、张德强等,对这套制作精美、艺术水准颇高的...
臧棣的这组诗将物象与“丛书”关联,显示出这是一个人书桌前或凭窗的冥想,这也与诗人的身份非常切合。我想这几乎是一个写作者最熟悉不过的场景,而诗意由此弥漫开来。“丛书”是一种形态的确定,如“白鹭丛书”之“它...
作者:牛正寰 期刊: 2006年第05期
<正>在浙江诗坛上,女诗人荣荣的诗歌写作是一种独特的存在。荣荣生于1964年,写诗始于十八九岁的大学时代,上世纪80年代,荣荣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当时的浙师大是一座校园诗人云集,人文思潮涌动的大学。诗人荣荣...
作者:郭珂 期刊:《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03期
诗语是文学潜能的集中释放。由语音组成的诗行音响结构同逻辑意义融合,使词语成为被一定情绪音调渲染的声音合成物,不但促成了诗行语言艺术的音响化和音乐美,同时也使自身变成了一定信息的载体。这便使诗行结构成...
诗歌语言,最讲究精炼、生动、有趣。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字,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然而,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歌中,偏偏有这样的例子,一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
一 个性张扬:诗人与读者的隔膜 在新世纪伊始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里,诗歌创作中的一些新的美学原则,新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及新的诗歌力量的悄然崛起,为进入新世纪的诗歌发展掺入了新的时代因素,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袁宪军 期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02期
关于诗歌语言的论述。是华兹华斯诗歌理论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华兹华斯的《水仙》一诗所用语言的具体分析,证明他是如何在诗歌里使用纯朴的、自然的、“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的。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华兹华斯...
作者:雷斌 期刊:《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01期
"朦胧诗"后的现代诗歌写作,开始立足于语言本体,语言是这一时期诗人和诗作自始至终集中关注的核心问题.现代诗人对语言的重新认识和反思,在诗意追求中显示了一种深刻的语言焦虑.不理解这个时期现代诗歌诗意表达的语...
作者:李森 期刊:《文学界》 2007年第10X期
<正>最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阅读到了王明韵的诗集《不死之书》,明韵兄的诗过去我读得不多,没有较全面的了解,而对他艰难地在办《诗歌月刊》却印象颇深。安徽是个出英雄亦出文人的地方,出个王明韵这
作者:李雪松; 孙亮 期刊:《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7年第06期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优秀文化的积淀,经常咂摸古诗语言,可以培养自己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鉴别诗歌主旨内涵的敏锐感知力,能将古诗语言的原汁精华内化为自己丰厚的人文素养。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日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