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以细腻的心理分析,强烈的道德感和宗教意识,以及对社会风貌入木三分的描绘而著称。尤其是深刻细腻的心理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面貌,发展了属于现代小说特征的心理分析,被誉...
文学与自然科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门学科,但是它们并非没有联系。进入近代社会,敏感的文学家很乐意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而自然科学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具有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它的进步也直接或间接...
一、“伟大的艺术为自有的一切” 人工智能微炊小冰于2017年5月正式出版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就其作品本身,其批评者远多于赞扬者,因为客观上人类社...
作者:李慧勤; 王艳燕 期刊:《绥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02期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作家自觉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小说创作,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使意识流小...
王安石的经学被称道为"荆公新学",是宋代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他一生不断探索的成果.虽然王安石早期即与佛学有接触,晚期也与僧徒有交往,但他晚期思想仍以儒学为主.王安石晚期的诗歌,艺术成就高,思想健康,风格多...
此轶事为我亲闻。我1952年于高校毕业,分到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那时马烽与他的夫人亦在所学习。此事是听马烽和其犬人段杏绵所言。1938年马烽到了延安,在延安"鲁艺"所属部队干部艺术训练班学习。他学的是美术专业。...
作者:蔡世连; 陈代 期刊:《济宁学院学报》 2005年第05期
对孔范今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创辟性建构的原创性理论-"悖论结构"学说和新文学史重构中提出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核心史学理念-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及他在新学术视野中积极倡导的极具前瞻性的学术理论-"祛魅"与...
作者:郑万鹏 期刊:《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01期
张爱玲将批判的眼光转向民间,批判传统文化在现代洋场与西方文化所孕育的怪胎;她在殖民地语境下为"个人性"张目,与在同样语境下的郁达夫、戴望舒等大相径庭.
作者:于京一 期刊:《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05期
一直以来,北村是以一个异数的形象存在于当代文坛,他顽固地企图用理想主义甚至宗教的信念来抗拒现实世界的黑暗,挽救人类于虚无和堕落之中,他对文本、生活、精神和信仰的苦心经营可能只是纸上的存在,缺乏现实的根基....
作者:孙淑娟 期刊:《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05期
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然而,对于陶诗中弥漫的生命意识,却少有人关注.因此从对时空的关注、对感性生命的释放以及对理性生命的追求三个方面来阐述陶诗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王爱玲; 徐凤玲 期刊:《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04期
纳兰性德是我国清代词坛上的一位名家,他的文学主张和词作的艺术感染力曾在当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尽管他对清代词坛的振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却很少被后人所留意.对纳词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希望...
这部书浸透了一位学者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园地中几十年辛勤耕耘的汗水,凝结了他在传统文化的宝藏中不断探索、钻研的心血,反映了其在事业上追求的执着和思考的容智与深刻.刘书成教授,这位在我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
1982年夏天,身在纽约的北京大学讲师乐黛云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选择。那时候,她被公派到哈佛大学进修一年的时限已到,而她进修的比较文学才刚刚开了个头。她多么想继续留在那儿,将她未竟的学业继续下去,可是……
作者:燕华 期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02期
长期以来,加拿大文学一直处于文坛中的边缘地带,这和该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优势地位极不相符。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加拿大文学一改之前的颓势,呈现出了迅速崛起的良性态势。一大批优秀...
作者:殷召荣 期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01期
梁启超是一位感情丰富热烈的人,他的文学研究著作,也打上了这种印记.他往往能够在'知人论世'的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体会作者之'意'而深层次地求得作者之'情',而且他是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超乎强烈的感情去观照、碰撞...
作者:朱金发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02期
作者:陈恩维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01期
囿于对模拟的偏见,笼统的否定司马相如模拟之赋作的价值,这往往会抹杀司马相如对汉赋定型的贡献.司马相如赋作正是通过对屈原与宋玉作品的模拟,逐渐脱略了散文的特征,形成了赋的主客问答体式,以铺陈为体现赋之文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