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近两个世纪以来,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西文化交...
北京中法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酝酿成立的一所私立大学,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北京市档案馆所藏档案和文献资料,对北京中法大学的历史沿革作了系统扼...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举足轻重,其历史地位堪与汉、唐的长安媲美。本书以研究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三朝来京的西方传教士和遣使来华的"北京经验"为主,着重探讨西人来京的路线、途...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而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丝绸之路上的钱币一直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兴衰不离不...
作者:欧阳倩倩; 王大鹏 期刊:《留学》 2019年第03期
中日之间有两千年的文化交流史。一直以来,无论中日关系是友好还是停滞,文化交流一直在进行。甚至有时会引领中日合作走出低迷。
当地时间11月23日下午,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一行,到访天主教格里高利大学社会科学系,拟共同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曹雪芹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罗马传教士郎世宁1715年受罗马教廷派遣来华传教,长期服务...
<正>我国印刷术发明后,就逐渐向国外传播:首先是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之后又通过伊朗、埃及传及欧洲,这西传的经过颇为曲折,而且时间长达800年之久。我国在公元7世纪已经发明了印刷术,而欧洲正式开始采用是...
享誉海峡两岸的宋士芳先生自1997年偕夫人赵惠兰(月琴师)赴台,应聘于台北国立国光剧团,并在台湾电台、大专院校、专业京剧剧团、民间”票社”等,进行京胡及月琴讲座、演出伴奏,说戏,吊嗓,教唱备行当备艺术流...
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字固庵,号选堂。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29岁以《楚辞地理考》一书名动天下。先后执教于无锡国专、华南大学等校。1949年移居香港后,先后执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这一战略将贯穿国家和地方工作的一条主线,
郎世宁,享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宫廷洋画家。他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卓越贡献的艺术大师。郎世宁原名Giuseppe Castiglione,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
作者:穆巴拉克·伊米提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 2018年第02期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和逐渐推行,“丝绸之路”这一铭记着中西商业、文化交流历史,见证着中西人民深厚友谊,承载着中西各方和平美好愿望的“交流之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
作者:李明阳; 邵世臻 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8年第02期
2017年5月16—17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1500年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名专家学者,就公元1500年以来的...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1827—1916)在华生活逾60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一生汉学著述颇多,A Cycle of Cathay,OF,China,South and North: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渴望从民族和国家的藩篱之中挣脱出来,去寻求一种更丰富、更包容的世界性视野。如何跨越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这道“玻璃门”,更成为一个人类命运的重要母题。纵观东西文化交流史,完成这种跨越的...
吕思勉是中国二十世纪的史学四大家之一,一生交游虽不如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人之广泛,但亦不可忽视。近年《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编》(以下简称《长编》)的出版为我们梳理出他的“朋友圈”,其友人中绝大多数是国...
闽南方言区是华夏民族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区,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陆续进入南洋群岛和闽南内地与台湾,为推行西方宗教文化而学汉语、习方言,创造闽南方言罗马字(又称白话字),客观上成为我国语文现代化的先声...
中日现代文化交流史上,鲁迅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论对日本了解之深,与日本文化人交流之广,在日本知识界影响之大、声誉之隆,现代中国没人能够超过鲁迅;也正是在日本,受“弱国子民”的屈辱和愚昧麻木状态的双重刺...
东瀛初识 初识先生之面,在1999年夏初。当时,我刚到日本留学不久,住中日友好会馆后乐寮。武汉大学哲学系(今改院)徐水生老师治中国哲学史、中日文化交流史,在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亦同寮居住,学问、为人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