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形式,也是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口语交际被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最开始出现在新的语文课标实验稿上,经过学校多年的教学实践,口语交际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
作者:魏莉静; 栾永 期刊: 2009年第19期
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会起到非常明显的帮助。语文课程是最富人文底蕴的一门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肩负着各种重任。教师想要更有效的实践各项教学目标,并且切实实现对于学生基...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难写的问题给小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小学生难以写出好作文,这就是目前小学生与写作文之间产生了恶性循环。现在反观我国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改革发展历程,基本上都是将视角聚集在...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其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语文...
作者:陈学忍 期刊:《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第A10期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叶澜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农村学生特点,摸索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公民素质。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农村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
<正>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作者:孙荣芳 期刊:《吉林教育》 2010年第12Z期
<正>"做中学"是一种理念,虽源于科学课程改革,但对于语文教学也有着宝贵的探索意义。笔者有机会参与了我校的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做中学"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三年来的探索,感觉到"做中学"理念对于语文教...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在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却是一个短板,农村小学教师少,学校图书资源有限,学生缺乏很好的阅读环境。农...
一、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属性,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往往更为丰富生动,效果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者:吴志华 期刊:《吉林教育》 2012年第10S期
<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
<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内在情感体验的激励和唤醒,引领学生融入文本的内心情感世界,去和作者、文本进行鲜活生动的心与心的对话交流,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对文本进行独特的解读...
<正>课改十余年,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言论汗牛充栋。对此,杜威早有论断,他说:"儿童已经具有旺盛的活动力,教育上的问题在于怎样抓住儿童的活动并予以指导。通过指导,通过有组织的使用,它们必将达到有价值的结果...
<正>所谓教学中的预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特定内容、教学的预定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预先设想和整体设计。教学中的生成一种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学资源,把学生的学...
<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能够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是最适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小学思想德育教育的"场地"。语文教学是对祖国语言进行教育的活动,有传承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
作者:何文胜 期刊:《语文建设》 2013年第04Z期
<正>一、绪论研究动机:2004年课程发展处公布小学语文课程指引(简称课程指引),2006年六家出版社出版相应的教科书,2010年大部分出版社都修订了这些教科书。教科书是教材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是落实课程指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