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高中新课程后,上人教版必修一的现代诗歌单元时,我让学生鉴赏了郑愁予的《错误》,那是一首美丽忧伤的爱情诗。本来以为学生都可以很容易读出诗歌的主旨,结果却使我大感意外,全班五十多位学生仅有四位理解...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上繁花似锦、五彩纷呈。许多专家学者广采博取、融会贯通,逐步探索出了各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教改路子;一大批名师也各树一帜,教学方法日臻完善。尽管如此,中学语文教学总的...
推荐原因: 魏智渊,网名铁皮鼓,曾在小学、初中、高中教过多门学科,是教育在线、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著名教育网站的知名网友,在很多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他的博文记录着生活中、教学中发生的一个个片断,渗透着...
在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仍是主要形式,语文教学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大都是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落实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作者:李爱文 期刊:《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2008年第Z2期
(一)呆呆地坐在窗前,凝望那最后一片飘飞的落叶,我的心也随着它彼此起伏。(二)树叶开始坠落。优美的交响曲奏响在耳畔。爸爸柔和的音调伴着叽叽喳喳的鸟鸣与和煦的阳光交织在一起,天空中,阳光如此灿烂,温暖是飘飘洒...
作者:范可才 期刊:《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02期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工具。人们的信息沟通、知识传播和交际都离不开语言。而对于肩负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广大人民教师来说。掌握好语言这一工具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努力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而中学语文教学也历来强调口语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2期刊有刘宏业老师的《敌人的炮弹为什么总是炸不到老妇人——以〈蜡烛〉为例谈文学作品中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一文,在文中,刘老师对"敌人的炮弹为什么总是炸不到老妇人"这一问题...
对“五幅秋景图”的品赏解读一直是《故都的秋》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期里,围绕“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关于《故都的秋》的教学讨论中,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教...
由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与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6届,在广大中学师生中深受好评,影响日益扩大。为继续宣传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
接到张蕾老师的约稿电话,我开玩笑说:“我一定写!我要写出这么多年来,我和《中学语文教学》‘恋爱’‘结婚’‘生子’的全过程,哈哈!”虽是玩笑,但我通过这个比喻想表达的内容还是真实的——这里的所谓“恋爱”...
《中学语文教学》对我,恩重如山。 一 十三四年前,在最不知天高的年龄上,我在中学里混一碗饭;而真实的心理是“良禽择木而栖”,梦想着有机会脱离苦海。其实,学校对我挺够意思,大学毕业第二年就遣我“由幽谷迁...
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难愈之痛。正视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我们不得不痛心地承认以下现象绝非存在于个别学生与个别学校而是具有普遍性:字迹潦草。别字连篇:文理不通,思路混乱;无病呻吟,矫揉造...
对浮华文风。很多人深恶痛绝.许多语文教学刊物都曾开辟专题进行讨论,从各个方面揭示了浮华文风的形成原因。对此,《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期的“深度关注”又以专题形式,刊发了王俊鸣老师的《“三股文”的兴...
由民进中央教委、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和开明出版社联合发起的“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多年来为加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其研究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兹决定自2009年11...
作者:陈寿江 黄朝猛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 2010年第07期
如果要对陈继军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3期)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评价,评课者除了要有评课资格外,如能到现场感受陈老师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在这一课里实际学到了什么,然后再来说...
《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的编辑,让我看了选修课《语言文字应用》的几篇教学设计,拜读后颇有感受,就此初步探究一下语文课尤其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由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与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在广大中学师生中深受好评,影响日益扩大。
在上海,大家公认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中青年一代中,郑桂华的语文课,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作文课.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此前,我曾读过郑桂华关于《安塞腰鼓》的课堂教学实录,对她把握文本的智慧、教学构思的整体感,以...
作者:颜春峰 汪少华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第09期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杨宝生《“植杖”释义勘正》(《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7期,以下简称《勘正》)认为此“杖”不是“手杖”而是“犁杖”。这一“勘正”其实是以正为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