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遗产 冯骥才 抢救 知识分子 城市文化
摘要:我今年75岁了,人的年龄就像大自然的四季一样,往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下一个季节。文化遗产抢救不是冯骥才—个人做的,是我们一代人做的。我们在90年代抢救天津地方的城市文化;进入新世纪初,我们这一批学者发誓要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的一切民间文化进行地毯式的、盘清家底的普查。我希望找到80年代对文学的激情,我希望找到世纪初我们对文化的那种心中的圣火,找出知识分子的那种纯粹感,找出我们内心的纯洁。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我说:“人最有力量的是背上的脊梁,知识分子是脊梁中间那块骨头。”
留学生杂志要求:
{1}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历、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相关信息务必准确。
{2}本刊拒绝一稿多投,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本刊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网站及自媒体等)上发表。
{3}文章题目应准确表达文章内容、简短明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尽量不用副标题,缩略语和标点符号。
{4}参考文献:说明引文的出处,采用文末尾注。
{5}摘要:一律采用结构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