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鲁迅研究月刊杂志

杂志介绍

鲁迅研究月刊杂志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鲁迅研究月刊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 跨文化对话中形成的“东亚鲁迅”

    关键词: 跨文化对话  鲁迅  东亚  异质文化  近亲繁殖  交流  

    跨文化对话,就是异质文化之间的撞击与交流。这种撞击与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种文化始终没有与异质文化发生对话,只是进行同质繁衍,就会如近亲繁殖那样,停滞不前,倒退萎缩,以至于产生弱智的怪胎,发生畸形异变。

  • 论《中国小说史略》的版本演进及其修改的学术史意义

    关键词: 学术史意义  修改完善  版本  演进  修订本  北新书局  

    《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由初创到最终成书,经鲁迅多次增补修订,历时近二十年。从1920年陆续编印《史略》油印本,到1935年6月北新书局第十版再次修订本(是为鲁迅生前最后修订的版本),对《史略》的修改完善贯穿了鲁迅的后半生。本文以鲁迅对《史略》的修改为中心,在考察版本流变的基础上,力图对该书增补修订过程中体现出的...

  • 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关键词: 精神  章太炎  鲁迅  先生  文字学  常人  

    1 鲁迅曾师事章太炎,从受文字学,亲承音旨,受到太炎先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而在前辈大家中,鲁迅也惟有对章太炎最为服膺、认同最深。王冶秋曾回忆说:“鲁迅先生对于章先生是很尊崇的,每逢提起,总严肃地称他‘太炎先生’099(王冶秋:《民元前的鲁迅先生》)这样的交游和师承,使得鲁迅对章太炎有着远超出常人的了解和知契。

  • 知识谱系的架构与改造——现代文学史中的鲁迅形象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鲁迅形象  知识谱系  鲁迅研究  改造  架构  精神资源  文化意象  

    鲁迅是20世纪标志性的文化意象和民族精神资源。长篇累牍的鲁迅研究形成了丰富浩繁的意义之林,承载着建构现代学术框架和知识谱系的重担,成为20世纪文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重要内容。新旧世纪之交,鲁迅研究的新增长点和新突破日渐减少,也日显“疲惫”,几次激烈的论争,或是肆意谩骂或是坚决捍卫,终致寥寥的无奈状态。不断遭质疑的鲁迅及...

  • 欢迎订阅2007年《鲁迅研究月刊》

  • 历史叙事中的深度时空意识——《阿Q正传》的文化诗学解读

    关键词: 文化诗学  时空意识  历史叙事  解读  中国政治  文学经典  民族精神  

    作为文学经典的《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不仅发现了民族精神劣根性代表的阿Q的灵魂,而且还凭借小说相对广阔的时空框架,想象地构建了未庄这一人文地域空间,多侧面全方位地反映了积淀深厚的中国政治、经济、伦理、宗教、风俗、社会心理等文化特征,并通过辛亥革命这一历史转型标志的特殊时间,熔铸了他对中国如何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诗性思考。

  •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之三)——陈独秀与鲁迅接受布尔什维主义的比较

    关键词: 布尔什维主义  陈独秀  精神  鲁迅  马克思主义  战士  革命  与时俱进  

    1 像接受维新思想和从事启蒙运动一样,陈独秀与鲁迅接受苏俄式马克思主义即布尔什维主义的过程也在时间上有先后,行动上有区别,思想上有异同。两人的思想都经过曲折的发展变化,自我否定和更新,处在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中。陈独秀早在1920年2月题为《新教育之精神》的演讲中就使用了“与时俱进”一语,说明“天下无百年不变的法则”,时移事...

  • 丁玲《“开会”之于鲁迅》一文的遭遇

    关键词: 丁玲  纪念活动  青年作家  延安  传神  左翼  

    近日读了潘磊先生的《略论延安的鲁迅纪念活动》一文(《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2期),我感到很有收获。作者收辑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并且作了中肯的论述,特别令我感兴趣的是它介绍了丁玲《“开会”之于鲁迅》一文被改动的情况。丁玲在延安发表的这篇文章,记述了她和鲁迅在“左联”的交往。文字不多,却写得很传神,把他同左翼青年作家的关...

  • 新见周作人题跋一则略述

    关键词: 周作人  题跋  国家图书馆  

    近在国家图书馆偶见同作人藏书数种,其中清末钱振锽《诗话》有周氏亲笔趣跋,因抄录以公诸同好:

  • 《七十年前一封疑古玄同向苦茶庵主人的“磕头”信》之补注

    关键词: 主人  疑古  补注  茶  鲁迅研究  周作人  钱玄同  

    在《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上,登载了鲍耀明先生的《七十年前一封疑古玄同向苦茶庵主人的“磕头”信》(以下简称《信》),为让读者对该信有所了解,鲍先生引录了他与周作人的来往信函,并对钱玄同的信做了较详尽的注释。

  • 透视鲁迅与北新书局的版税风波

    关键词: 北新书局  鲁迅  版税  风波  出版业务  现代文学史  提起诉讼  著作  

    在现代文学史上,就著作人和出版方关系的密切程度来说,鲁迅和北新书局的组台无疑算是比较突出的。从1925年北新书局成立到1936年鲁迅去世,从北京时期到上海时期,鲁迅的著译主要由北新书局出版,北新书局的书籍出版业务也主要靠鲁迅的著译支撑。我们自然还记得,鲁迅生前唯一的一次为版税问题而闹到延请律师准备正式提起诉讼的地步,被告一方...

  • 《故乡》与乡土文学中还乡情怀的现代变迁

    关键词: 现代变迁  乡土文学  中学语文教材  情怀  还乡  中学语文教学  新中国成立  

    鲁迅先生的《故乡》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引起阅读和研究的强烈兴趣。早在1923年《呐喊》结集出版之前,《故乡》就被收入当时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并产生极大反响,据估计,在民国时期,《故乡》的读者就达“数百万”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几经变化,但《故乡》一直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学语文的必选篇目。不仅如此,它还飞跃国界,在日本、...

  • 鲁迅在德语区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非英语国家  历史与现状  鲁迅作品  语区  文化差异  共同市场  意识形态  

    鲁迅研究已经有八九十年的历史。鲁迅研究自身也成了学界的研究对象。王富仁曾经在《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对国内学术界鲁迅研究的历程作过详尽而系统的分析。但对鲁迅作品在国外尤其是在非英语国家的传播及研究在国内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总结与概述。鲁迅作品在国外的传播和研究在不同的国家面对不同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构成各个国家接受鲁...

  • 黄源四十年前复我的一封遗札

    关键词: 黄源  鲁迅研究  大学时代  赵景深  作品  先生  许杰  

    早在我读大学时代,就热爱鲁迅和他的作品,除了熟悉他的生平和阅读作品外,还热中于搜集、整理有关鲁迅研究与评介的专集。经过一二年的积累,编成了一份较为完备的《鲁迅研究书目》.由此我与赵景深、许杰、王士菁、萧岱和魏绍昌诸位前辈有了交往。尤其王士菁先生几十年来对我关怀备至,令人尊敬。后来,赵景深先生曾将编目.

  • “屡败屡战”发微

    绍兴师爷天下闻名,闻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绍兴师爷具有过人的机智和狡猾.而机智和狡猾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他们惯用一种独特的“师爷笔法”。

  • 不是医生,是“病痛”——由《远火》再谈鲁迅的“弃医从文”

    关键词: 鲁迅  医生  病痛  语文课本  初级教育  师生情谊  阅读面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优美的散文之一,由于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它的被阅读面几乎涵盖了所有受过初级教育以上的国人,在国外也有着广泛的读者。文章对师生情谊的书写已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谁也不会怀疑一个学生怀念和追忆曾经悉心指导过自己的老师那最真挚最美好的感情。

  • 花儿谢了花儿还会一样开——读《枭声或曰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决绝态度》

    关键词: 生命哲学  鲁迅  花儿  历史学研究  精神世界  命题  想象  

    鲁迅逝世至今,已穿越了七十年的时光,积淀了几多的感慨,几多的揣测。假设可以自由驰骋我们的想象,能够预测鲁迅现在活着会怎样……,其实这样也是于事无补,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鲁迅已经早逝的历史了;固然它已经成为了历史学研究的命题,而且我相信是人们十分关注的命题,但我以为此时还是以探寻鲁迅的生命哲学更为实在一些。我宁愿收起想象...

  • 《〈野草〉研究》再版后记

    关键词: 再版  野草  同志  

    二十五年前,此书《后记》中,要说的话,陈谢之情,均于文字中,在在叙及。虽世事多舛,沧桑历阅,然于这本小书的问世,那些或多或少曾给我以帮助的恩师和友人,以及出版后给予评骘和鼓励的诸多同行与挚友,依然是已经说过的那句话:“这些师长和同志的温馨之情,是为我所不能忘怀的”,“即使是路旁无名的小草,也不会忘记对洒下的阳光和雨露...

  • 刘保绵花鸟绘画选刊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西城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十九号,邮编:1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