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杉木 人工林 蓄积 立地 密度
摘要:[目的]揭示南亚热带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发育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6 a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 667株·hm^-2 )、B(3 333株·hm ^-2 )、C(5 000株·hm^-2 )、D(6 667株·hm ^-2 )、E(10 000株·hm^-2 )5种初植密度杉木人工林总蓄积、活立木蓄积动态变化。[结果]初植密度与立地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与总蓄积一致。中幼龄阶段林分总蓄积与初植密度和立地正相关,初植密度愈高,立地指数愈大,林分蓄积生长量愈大;但15 a后中等密度林分总蓄积最大。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高峰随密度增大而愈早;平均生长达高峰后下降,密度越大下降越早、下降趋势越明显;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大多分别在10、14 a达到高峰,林分蓄积生长率降到3%时林龄为19-25 a。[结论]随初植密度增大,立地指数对林分总蓄积的影响程度减弱。若以蓄积生长量最大为培育目标,16指数级以C密度为最适宜造林密度。南亚热带杉木林首次间伐、最后间伐、主伐时间分别为10、14、25 a;主伐林龄不宜早于19 a,且初植密度愈低主伐林龄更晚,A、B密度林分的主伐林龄可推迟到25 a。
林业科学研究杂志要求:
{1}获得基金或课题项目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项目名称,若有项目编号,则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2}论文要求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
{3}文章标题字数在23字以内。
{4}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5}作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称、学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E-mail、身份证号码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