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是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创刊于199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理论类。
杂志介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是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创刊于199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理论类。
主管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5961
国内刊号:11-3040/A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68.00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继承
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在哲学上主要的批判和继承对象。以往人们研究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时,讨论前者对后者的颠倒和改造较多,而相对忽略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从黑格尔那里所获得的教益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二是“自然向人生成”的目的论的世界观,三是“历...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社会现实
社会现实的发现,是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哲学思想上最为本质也最为切近的联系线索。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观思想和把现实理解为本质与实存的统一,黑格尔将深入社会现实当作一项根本的哲学任务提示出来。在这一方向上,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然而两者的原则差别在于:在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那里,社会现实只是在精神的自身运动中所...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辩证法 马克思 黑格尔 感性活动
马克思如何颠倒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本文认为,不能在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基础上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因为旧唯物主义是被黑格尔扬弃的独断论的形而上学,旧唯物主义无法做到对事物、现实、感性的能动方面的理解,无法理解黑格尔辩证法把“思维过程”作为本体的真实意义。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生产过程”的物质性主体取代“思维过程”的主...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 历史 哲学
借用施特劳斯的术语,黑格尔对他的历史性原理有一个“隐微教诲”和一个“显白教诲”,其“隐微教诲”在《精神现象学》第八章给出,其“显白教诲”则见于《历史哲学》绪论。本文是对《历史哲学》绪论中黑格尔历史原理之“显白教诲”的一个解读。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合理的过程,马克思深受黑格尔这一观点的影响,并把它改写成新命题:历史...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 分娩式论题 社会主义
本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一种作为黑格尔辩证法残留物的分娩式论题,即(历史)问题的发展会为自身带来解答。但这种分娩式观念是错误的,而且它实际上取消了历史和革命主体在面对现实问题和革命形势时进行选择的主动性。因而,社会主义不仅应是一种现实的政治运动和这种运动的理论表现,更是一种应该有所选择和追求的价值理想。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工作 异化 自由
本文认为,马克思同黑格尔一样主张工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但作为人的创造活动之一,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然需要,所以仍未达到真正的自由而产生异化。尽管马克思和黑格尔都对现代工业所造成的异化状况不满,并认为异化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克服异化是要在历史中完成的任务,但马克思认为,大工业能为产生克服异化的新社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世界主义 现代化 全球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动荡、多变、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有各种各样的严峻挑战和风险,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困难和矛盾需要人类去面对和解决。贝克的“反思现代化”理论和“世界风险社会”理论为人类的生存前景敲响了警钟,而他提出的世界主义方案,对于化解和克服人类文明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建设一个统一、和谐、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显...
关键词: 世界主义 普世主义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要求一种新的一体化方式,一种新的认同概念,这种新的方式和概念使一种跨越界线的共同生活变得可能并得到肯定,使他性和差异不必牺牲在人们假想的(民族)平等的祭坛前。“同一性”和“一体化”将不再是一些人对于他者的霸权或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霸权的代名词。世界主义承认他性,但并不将其绝对化,而是寻找一条使其得到普遍容忍的途...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合作 跨国国家 民族国家
本文就如何应对全球化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国际合作;跨国国家或“相容主权”;按资分配;教育政策的新导向;跨国企业家是非民主的还是反民主的;公民劳动联盟;德国新的文化、政治、经济目标定位;经验文化、短缺市场和社会自我更新;开放的企业家和自主的劳动者;反排斥社会契约。
关键词: 社会运动 跨国政治 现代环境主义 跨越边界
本文概述了跨国环境政治动员涉及的三个方面主题。第一,边界的特性以及跨国集体行动的增加和跨国机构力量的增强如何对其产生了影响。第二,环境运动与环境主义的社会运动形式的差异:即并非所有的环境运动都采取社会运动的形式。第三,多种环境主义的实例,这可以使我们明确三种主要的环境运动类型,即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盛行的后物质主义运动、...
关键词: 直接行动 身份政治 后现代社会 自我指涉性 社会运动
依据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社会运动始终追求一个全面社会变革议程的传统观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新一波激进主义运动被广泛解释为寻求一个根本不同的社会的一种新全球运动出现的证据。对社会运动研究中过分依赖以主体为中心的方法的批评,导向了一种以体制为中心的后现代社会的概念化,并且通过对它面临的特殊困境的分析,将当代社会运动解释...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观
马克思的《资本论》实现了哲学和经济的有机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解决当代社会生态问题指明了路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生态文明 生态价值
随着社会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定位及其处理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及其生态立场和社会生态视角凸显了其生态文明的意蕴,为现代生态文明形态中的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阈。其自然观启示我们,人类自身发展的追求应该实现科学的价值转向,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不应是“唯...
关键词: 合法性 现代认同 消费社会
本文认为,按照人的本性而生活的这种观念带来两个版本的现代认同观。第一个版本强调人的自主性、本性的实现及其效率,强调理性的控制;而第二个版本则肯定日常生活尤其是私人生活的意义。它们已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建制与实践中,在其支配下,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发展成为消费社会。但是,消费主义的实践不仅永远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反而危害了...
关键词: 平等 效率 抉择理论
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抉择理论。本文认为,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奥肯所提出的解决平等与效率问题的策略、建议对我们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维...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伦理 理性 生活方式
哈贝马斯的伦理学是商谈伦理学,通过理性的商谈,使得所有参与者获得对伦理道德规范的一致同意,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规范体系。公共领域的建立和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是商谈伦理得以实行的基本条件。程序正义是哈贝马斯思想的核心。合理生活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是合理的商谈环境的建立和合乎程序的商谈规则的建立。个人必须将自己的需要和好恶...
关键词: 马克思 伊壁鸠鲁 人的本质
马克思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继承和光大者。从“博士论文”时期到晚年,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到科学社会主义,从批判武器、研究方法甚至表述的语言都简洁严整、一以贯之,“断裂”的马克思并不存在。
关键词: 实践观 总体性 道德乌托邦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形成了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总体性的实践活动观念。从这种实践观出发,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理想,不但要符合价值合理性,同时也必须考虑达成某种目的所需要的可操作的、合乎理性的手段及其相应的行动和要求。因此,马克思理论不是对道德乌托邦的全然否定,而是一种实践领域的现实超越。
关键词: 服务劳动的生产性 劳动价值论 生产劳动的规定
在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殊经济条件之下,研究服务劳动的生产性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学者在此问题上论述颇多,但始终难以观点一致,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笔者试图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点出发,确定判断劳动生产性的标准,从而在分析我国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现阶段服务劳动的特殊性...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和谐社会 哲学意蕴 现实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前提,实现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这些基本思想蕴涵着和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有机的发展过程等哲学观点。这启发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村群体性事件 路径选择
当前,无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面临一个长期以来困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即农村农民问题。农村农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最终落脚点。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社会各种利益的分化与矛盾冲突不断增加,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影...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国内产业梯度转移
农村工业化是解决中国宏观经济中内需不足的根本途径。实现农村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和目的是通过发展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力大幅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农村工业化关乎中国工业化目标的实现。积极引导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是推进农村工业化乃至整个中国工业化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更深刻的内在必然性,即它是和党中央思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的过程。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历史合力 主体合力 客体合力 主客体合力 科学发展观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其中主体合力论决定以人为本,客体合力论决定全面协调发展,主客体合力论要求可持续发展。深入理解历史合力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利益群体 社会管理
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演变导致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改变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通道,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社会管理机制,完善和规范公民社会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和谐社会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从哲学的高度提出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的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不仅为探索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为我们今天构建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力 人的解放和发展
只有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视角阐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意蕴,才能准确把握其理论与实践定位。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科学性、生产力尺度和人作为工具的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而“以人为本”则是从价值性、人的发展尺度和人作为目的的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内涵应当是:社会主义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 权力伦理 和谐社会 权力伦理建设
权力伦理精神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对全社会具有引领作用。实现和谐社会,权力伦理处于制高点,也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中的关键点,更是突破点。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权力伦理建设,一要净化权力,建立公开、公正、公平、平等的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二要加强道德立法,构建权力保障有效机制;三要倡导权力忠诚教育,奖惩并举;...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海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重点学科 海南省
为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以来的实践成就及未来发展,海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联合海南师范大学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海南发展”理论研讨会。
关键词: 全球化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不仅是一种时代趋势和客观现象,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要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主义本质不变,就要认真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意识形态冲击,确立科学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和发展战略;就要强化意识形态斗争的自觉性,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要在积极参与全球意识和全球价值的形成中不断增强全球竞争力,在积...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史 逻辑主线 历史分期 研究体系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建设的紧迫任务。其研究路径和方法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出发确定逻辑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史学方法论为指导,参照多学科进行历史分期;整体和分层次地构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
关键词: 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现代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创新
本文分析了我国女大学生群体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改革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认为要抓住关键,创新理念,建构体系,着力发展大学创新文化,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 中国先进分子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且有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历史合理性;不仅是中国社会文化长期变革的结果,而且是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的深刻反响。我们需要在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命脉实现自我更新的时代意义及其内在逻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创新素质
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在创新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素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内核和主流意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创新素质发挥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对创新素质起着监控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动力支撑。确立马克思主义“三观”意识在创新素质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养成良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落实和深入贯穿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乙5号鸿儒大厦B座,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