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创刊于2010,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特点 世界社会主义 学术研讨会 创新 皮书 历史任务 治国理政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审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得出的重要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再强调这一重要判断。深入把握这一重要判断,对于理解国际国内新形势,掌握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关键词: 史前认识 前语言 原始思维 表象 隐喻
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现代科学认识与史前认识具有渊源关系。认识论的研究应当从认识的最初起源开始,而这方面显得比较薄弱恐怕与研究者对于思维科学史上的经验教训缺乏明辨有关。首先,探讨认识的发生要顾及前语言的认识形式。前语言认识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先于言语的认识,人类言语认识是在前语言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 货币 价值 工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制定,在术语上的标志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出现。那么,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使用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就可以看作这样一个理论范畴。它标志着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分析。然而,在工资、阶级对抗等问题上,这一分析与《...
关键词: 市民社会 犹太精神 政治解放 人的解放
在《论犹太人问题》这篇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并立足于人的解放对近代市民社会既进行了高度肯定又进行了尖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解放使市民社会与国家发生了二元分离,这是马克思批判市民社会的时代背景。在市民社会中,人过着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相互割裂的双重生活,分别对应着政治共同体中的神圣生活和市民社会中的...
关键词: 马克思 古典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超越
《资本论》不是一部纯粹的经济学著作,不能仅从经济学的视角阐释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政治经济学的前提"的批判,揭露政治经济学"虚构的原始状态"和"经济事实"掩盖的社会现实;二是劳动价值论的"哥白尼革命",它不是一种决定商品之间定量关系的机制,而是一种社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 辩证法 形式逻辑 批判
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先验逻辑。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只关注思维形式不关注思维内容。康德自觉到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矛盾,以此展开了对形式逻辑的批判并建构了先验逻辑,从而将逻辑引向了认识论。黑格尔以人类的思想史为基础、以唯心主义的方式建构了思想的内涵逻辑的辩证法,从而实现了对辩证法作为内涵逻辑的理论自觉。马克思...
关键词: 传播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9年之前,《资本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02~1922年的最初介绍阶段,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促成了《资本论》在中国传播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出版了大量《资本论》通俗介绍著作;1923~1938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翻译、出版《资本论》的阶段,代表性成果即郭大力、王亚南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问世;1939~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资...
关键词: 历史道路 资本论 劳动 世界体系
马克思的历史道路理论,既包含了若干必要的"科学抽象",又不可或缺地将"具体研究"整合在其间。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具体研究展示了一副宏大的现实画卷,它揭示了历史道路理论的三重具体架构:从现代社会之主题上看,是"劳动-资本"的既对抗又共谋的辩证结构;从历史道路之横向上看,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共时性结构;从历史道路之纵向...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哲学 科学 分野
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马克思明确表示"应该把‘科学’和‘哲学’区别开来"(1)。在他看来,对感性现象采取怀疑论还是独断论的态度,把实证知识视为至关重要的还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解释物的世界还是阐述自我意识本身,招致自我意识的恐惧还是谋求自我意识的宁静,是科学与哲学的重大分野。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历史运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全过程经历了从早期党的个别领导人有所论及直至改革开放以来从学术界重新启用并最终发展到新世纪新阶段被广泛使用等四个基本阶段。呈现这样四个基本特征,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全过程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关注重心从侧重"国际化"向"民族化"的历...
关键词: 劳动观 朴素平等观 历史唯物主义
青年对劳动问题的重视与探索,一方面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重农思想与西方相关思潮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与社会整体性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青年也力图将他关于劳动的相关理论思考付诸实践,其中新村运动和工读互助团等实验就构成了此时他的劳动思想由理论向实践跃迁的重要载体。青年的劳动观,从思想逻辑发展的阶段性界定角度而言...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发展理念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不是人类随心所欲的设想和规划,发展理念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发展理念是由问题决定的,也必定随着问题的变迁而不断调整。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下中国社会问题变迁的深刻理解,即因为问题的变迁和倒逼而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理念上的价值自觉和历史自觉。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生产力属性 生产关系属性
新发展理念的双重属性是当今社会生产方式在新发展理念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正确地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把握新发展理念生产力属性与新发展理念生产关系属性的理论基础。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属性需要将当前生产力的新变化体现到创新、协调、开放、绿色的发展理念之中,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的发展理念符...
关键词: 太和博弈 太极逻辑 全球治理 全球战略 命运共同体
2016年G20杭州峰会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主办的这次峰会,将G20由全球经济危机的短期应对平台,推向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效机制建设,将G20峰会从治标为主的应急阶段推向标本兼治的新阶段。为此中国通过主场作用,在全球治理中充分运用G20协商一致的工作原则,尝试发挥中国独有的协商民主优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核心理念的铺垫下,发扬和提升G...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
生态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绿色发展问题,在人、自然、社会的多重系统内,探索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工业文明带来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修复和建设两大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题思路和科学方法。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要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
关键词: 创造 意义 历史性 辩证性 理解
创造是有意义的。创造的意义是需要理解的。人们可以从创造与成就、创造与世界、创造与认识、创造与根据、创造与义务、创造与真理、创造与规定诸方面来理解创造的意义。创造具有历史性,也具有辩证性,人们必定会不断地探寻创造的意义。
关键词: 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政治文化 马克思
"自由"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核心地位。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作为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其基本含义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但它作为社会文化概念,含义极为丰富,在不同社会,与不同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相结合,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取向,导致不同的社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依据 原则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坚持文化自信要努力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关键词: 平等 资本 共产主义
现代观念的前提是人以自身为根据。平等作为现代价值观念,与人的权利意识、生存状况、社会发展密切联系。人们处于一个即将结束的不平等世界和一个正在开始的平等世界之间。揭示平等的现代性特征、现时代的不平等现状,反思不平等的根源,进而探索平等的道路。只有消灭阶级,驾驭和超越资本,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才能实现共...
关键词: 文化强国 应对挑战 中国方案 中国经验
文化帝国主义全球扩张妨害文化安全,多元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影响文化方向,人民文化需要日益增长呼唤文化供给反映了建设文化强国要应对的主要挑战。推动文化事业长足进步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基本前提,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确立重要支柱,推动文化全面开放交流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宽阔平台体现着建设文化强的中国方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
关键词: 事实 价值 生态城市
事实与价值问题是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事实与价值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经济持续增长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行为是一个事实,而建设生态城市,立足当代、造福后代,用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不论面对什么样的事...
关键词: 阿尔都塞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阿尔都塞以理论"总问题"研究方法为基础,用"症候阅读法"挖掘出深藏于理论文本背后的理论"总问题",由此形成了他的反经验主义认识论和"理论实践"的概念。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中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经历了"关于理论实践的理论"到"理论领域的阶级斗争"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反人道主义...
关键词: 物化 二律背反 形式主义 无产阶级
卢卡奇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剖析,揭示了物化现象的生存本性,即人的存在方式正在被形式化统治下的物的存在方式所替代。康德哲学与物化现象构成了一种共谋关系。康德之后的德国哲学致力于消解物自体,走向统一性。黑格尔哲学试图在彼岸世界完成思辨意义上的统一,但不能扬弃现实世界的物化现象。卢卡奇发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统一找到了推...
关键词: 剥削 资本 自由 正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不平等问题日益凸显,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对剥削正义性问题的争论方兴未艾,剥削问题成为当代西方学界的热点问题。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剥削具有三重不可分割的内涵:对无酬劳动的占有(植根于生产领域,贯穿分配和交换)、结构性的阶级压迫以及对人的自由发展的限制。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历史 文化 政治 总体性
葛兰西实践哲学包含三个基本的维度,即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和政治的维度。以哲学、文化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为切入点,葛兰西从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阐明了实践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将实践哲学阐释为"绝对的历史主义"与"实践的一元论",彰显了实践哲学的历史维度。以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为切入点,葛兰西批判了克罗齐和布哈林对历史唯...
关键词: 劳动力再生产 意识形态一般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主体
面对"五月风暴"的革命窘况与资本主义统治策略的当代转型,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从"劳动再生产"意识形态根源的问题意识出发,建构了"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图式,具体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传唤主体",以及两者之间的镜像复制关系,并且在阶级斗争场所中揭示了意识形态内部超越的可能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