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美术观察杂志

杂志介绍

美术观察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美术观察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卷首语

    关键词: 卷首语  艺术史研究  艺术理论  美术史  80年代  成果介绍  批评理论  翻译  

    翻译源于语言及文化的差异。有了翻译,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仍在;有了翻译,语言之间则可沟通,文化之间亦可互鉴。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术翻译,从最初的画家、作品及画派介绍,到侧重艺术理论译介,直至当今已进入宏观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个案并行翻译阶段。前年,我主持翻译、编辑了一本《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其主旨是要将海外“中国指向”“艺术史个...

  • 美术翻译今日何为?

    关键词: 美术史研究  翻译文本  知识架构  目的合理性  20世纪  经验判断  译介  

    [热点述评]越过20世纪的几次翻译高峰,我国的美术史研究模式已发生了很大转变,这与美术译介的影响直接相关一而今谈美术翻译何为,追问其当下问题与未来走向,又是新阶段的反思.认知的变化来源于对世界信息的吸收与判断,我们受益于译介文本,似乎又被其所限.本次讨论中.学者们肯定了当前国内美术译介已经取得的成果,他们普遍认为应择译域外基础、经...

  • 美术翻译与人文价值

    关键词: 思想  图像  美术史  人文价值  

    翻译不止于传播思想、知识与技术信息,它更大的作用是激发并创造思想,以此改变历史,陶铸世界创造性交织图景.因此,翻译也是人类创新的重要资源.美术翻译的重要性源于其所包含的视觉独特性——它不仅翻译文字,而且转译图像,两者结合,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灵与活动的双重途径.

  • 易英:追踪前沿

    关键词: 美术史研究  追踪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20世纪  栏目策划  写作方式  翻译  

    翻译在我国美术研究与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的美术史方法论就在影响传统的美术史写作方式.本期[热点述评]栏目策划“美术翻译今日何为?”选题,意在呈现当前美术翻译的现状并对未来走向进行探讨.中央美术学院易英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研究并翻译了许多对国内美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著述.

  • 邵宏:翻译,回归到专业人士来做

    关键词: 翻译  专业人士  西方美术  回归  美术理论  出版行业  中国美术史  20世纪  

    20世纪以来,我国西方美术译介成果丰硕,美术刊物、画册和展览的传播影响了国人的眼光、思维和意识观念一时至今日,对西方美术理论以及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成果的翻译、出版成为美术出版行业的热点.在本轮美术翻译浪潮中.一方面,西方美术理论经典被充分接受而成体系;另一方面,国际交流中我们逐渐从学习姿态转向对话与提问.

  • 沈语冰:翻译也是一种研究--"重识"学术翻译

    关键词: 学术翻译  改革开放初期  全球化语境  新中国初期  多重文化  著作翻译  学术著作  图书市场  

    近年来,在全球化语境下,多重文化间冲击与互动日益频繁,国内学术界的“翻译”事业已经迎来继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的第三次热潮,为此,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人们关于“翻译”问题的诸多争议.将国外学术著作翻译到国内这方面,越来越多经不起推敲的二、三流学术著作被推介到国内,大量低水平的翻译文本充斥图书市场,而翻译在学术成果的认定上...

  • 艺术史翻译的新维度

    关键词: 艺术史翻译  宏观艺术史  艺术史个案  中国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  

    本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艺术史翻译,不仅向曾经封闭的我们传播了西方艺术史知识.更在美术史的书写方式、艺术史观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新的塑造.同时也指出这种艺术史翻译维度的单面性,一是对于”艺术理论”或“宏观艺术史”的偏好而对于“艺术史个案”缺乏热情;二是关于中国艺术史的份额过少,基本上将“艺术史”等同于“西方艺...

  • 王端廷:翻译的关键在于理解语言背后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 世界观  翻译  思维方式  语言  全球化时代  交流融合  师夷长技  富国强兵  

    从词源上讲,"翻译(Translation)"一词来自拉丁语的“跨越”,翻译正是人类为了跨越不同语言和文明之间的障碍,认识彼此、了解对方的永恒追求.中国的翻译之事古已有之.各阶段的译事肩负着不同使命."西天取经"时代的翻译象征着中国与邻邦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近代以來,坚船利炮迫使中国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西方,大量译著喷薄而出,翻译寄托着国人师夷长...

  • 美术翻译与美术研究

    关键词: 美术翻译  文艺复兴  艺术史范式  

    美术翻译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美术研究.关注西方现当代艺术和现当代批评家固然重要,但就美术研究而言,就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架构而言,完整地了解西方古典和文艺复兴艺术,熟悉艺术史研究的经典,对我们而言可能更为必要.

  • 葡萄被水嚼饭与人

    关键词: 翻译  道安  罗什  玄奘  译场  

    简引古人事迹以明翻译之不易,并简述自身翻译体会.我国本具千百年优良之翻译传统,今日仍可借鉴;若疏导有方,翻译事业定当更进一步.

  • 翻译这件“小”事

    关键词: 人名  地名  通译  约定俗成  规范  

    翻译由无数件“小”事组成,由小积累起大文章.本文通过例举翻译中人名、地名等译名译法的不同,论及翻译工作中的一些琐碎问题.对于翻译中的规范、标准以及所要遵循的尺度,本文提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而对于美术学科来讲,翻译同样要求严谨、准确,没有捷径可走.译者同时是读者,双重身份,双重标准.对译者所面对的严苛环境和读者所期待的知识求...

  • 神话的"陷阱"与知识再生产--谈中国美术翻译

    关键词: 中国美术翻译  艺术史  神话  知识再生产  

    从20世纪初算起,中国已经走了近百年的美术翻译之路迈入21世纪,不断有国内学者提出要“走出编译状态”.其实,走出编译状态,实现中文美术史知识的再生产,关键不在于时长、体量及规模,虽然这些因素必不可少,但归根结底是要破除根植于美术翻译或“翻译之美术”中的神话"陷阱".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期内的美术翻译,为国内读者、艺术史从业者建构...

  • “纪念何香凝、丰子恺、吴作人、王琦百年诞辰座谈会”会议综述

    关键词: 百年诞辰  何香凝  丰子恺  吴作人  座谈会  王琦  纪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8年12月25日,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为何香凝、丰子恺、吴作人、王琦四位美术家百年诞辰举办了纪念座谈会,缅怀四位先生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何香凝、丰子恺、吴作人、王琦四位先生都是从革命战争年代走出来.经历了战火和硝烟,并以满腔热情自觉投身到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中,同时,他们从那个年代开始.用美术...

  • "新时代新生活--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举办

    关键词: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公共艺术  设计  中国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题  生活  

    2019年1月1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承办,执行单位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的“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令题展”在深圳市7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

  • 回应与延展--"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国际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书画艺术  董其昌  丹青  上海博物馆  综述  中国美术学院  书画作品  

    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共展岀董其昌及晋唐宋元名迹等书画作品154件(组),展品来自海内外15家文博机构,是中国内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董其昌展览.展览期间,由上海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协办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1月21日至22日在上海博物馆报...

  • 重访李铁夫的生命世界--"李铁夫艺术精品展"策展手记

    关键词: 艺术精品  李铁夫  生命世界  手记  重访  近现代中国  生命历程  近代以来  

    正如近代以来涌现诸多粤籍奇人异士一样.李铁夫在近现代中国羌术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与其扑朔迷离的生命历程,同样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纵观目前李铁夫研究的现状,如果涉及中国早期油画史的研究.李铁夫都是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但对其生平与艺术的研究却不够深入。

  • 《石渠宝笈》特展的热效应与冷思考

    关键词: 冷思考  热效应  故宫博物院  武英殿  

    记得在十余年前,在故宫博物院的延禧宫和武英殿相继展出《清明上河图》时,完全是门可罗雀,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画卷前,即便待上一个多小时也不会有人来催促疾行。但到了2015年《石渠宝笈》特展的时候,其景象就判若霄壤了。不仅《清明上河图》前人头攒动,观众在观展时几乎是被人流推着往前挪动,而且在故宫的入口处.出现著名的“故宫跑”.在武英殿...

  • 展讯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

    关键词: 版画  文明  图像  世界  中国美术馆  语境  黑龙江省  光辉历程  

    于2019年1月26日至2月19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该展由中国美术馆与黑龙江省美术馆联合主办。展览将两馆收藏的二百余件外国版画精品整理形成典藏活化主题展览。展览以“文明互鉴”为主题,分“多元图景”“复兴经典”“卢浮拾珍”“英伦视域”“浮世物语”五个部分,在版画的图像世界里,以不同艺术家的经典风格和不同时代人类艺术的光辉历程为轮廓,...

  • 出版《中国设计研究百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设计学  中国  产业发展趋势  北京大学  博士生导师  现代广告  研究所  

    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祝帅研究员所著《中国设计研究百年》一书,于2018年12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祝帅主编的“未名设计论丛”丛书的第二种。“未名设计论丛”是一套由北京大学设计学研究群体主导的原创设计学理论丛书,主旨在于面向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关切中国设计现实问题。

  • 拍卖《2018年全国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述评》

    关键词: 文物艺术品  拍卖公司  述评  艺术品拍卖市场  行业协会  拍卖企业  成交额  

    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近期,述评以全国10家具有代表性的拍卖企业为样本,解析2018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基本趋势及情况.根据述评,去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回落,成交额较上年回落近两成.

  • 考古201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

    关键词: 田野考古  十大  中国  新石器时代遗址  国家文物局  考古调查  历史问题  学术问题  

    2019年2月1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201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包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等20个项目入围.从目前入选的田野考古项目来看,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解决重大学术问题和重大历史问题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意义.

  • 人物:李学勤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人物  清华大学  李学勤  古文字学  古文献学  文献研究  历史学  

    李学勤著名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专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李学勤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去世,享年86岁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李学勤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工作,是当代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

  • 许道宁隶书《傅求等题名》石刻考释

    关键词: 许道宁  石刻  傅求等题名  

    通过对北宋杰出山水画家许道宁的一件留存于世的隶书石刻作品考释,不仅能让我们对许道宁的生平、与黄庭坚父子及当时的政界学界关系等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还有助于我们认识北宋隶书的发展状况以及西安碑林石刻的价值.

  • 从真武庙到玉皇阁--以明清以来蔚州西北乡村庙空间规制的变迁为中心

    关键词: 空间规制  城乡互动  区域艺术社会史  

    清乾隆年间,蔚州西北乡庙宇群的空间规制,呈现出以玉皇阁为中心,追求至高、中央和建于拱门之上的特点,该规制是经明前期府、州城在扩建过程中形成的,后逐渐影响到乡村一级,并取代了以真武庙为中心的原有规制.

  • 现代性的注脚:民国时期的天津女性绘画

    关键词: 女性绘画  现代性  天津  女性美术教育  

    民国时期的天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一时期的天津女性艺术创作活动却极少受到艺术史学界的关注.本文从近代天津的妇女解放运动、女性美术教育以及"新女性"的生活方式等角度,剖析民国时期天津女性绘画和女性艺术团体的产生及发展的原因,并探讨其与天津城市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 川中石窟艺术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

    关键词: 川中石窟  乾闼婆  紧那罗  巴蜀风格  

    川中的安岳和大足摩崖石刻是巴蜀石窟造像之精华荟萃,其飞天艺术发展到宋代以后,在继承“唐风"的同时,又形成了一定地方特色的“巴蜀风格”.印度佛教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形象在此时此地几乎是各种飞天融合的产物,具有综合职能;同时雕刻与绘画间相互融通,静态的造像给我们以动态的意象表达,成为表达精神自由的一种文化哲学符号.

  • 中国史前陶器装饰工艺分类及衍生

    关键词: 史前陶器  装饰工艺  分类  衍生  

    中国史前陶器装饰工艺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工艺有拍印、捏塑等,它们多脱胎于成型技术,伴随着陶器的发明而产生;锥刺、堆贴、彩绘、磨光为中期工艺,这一阶段的装饰或出于图腾崇拜,或出于巫卜活动,或出于记录事件等;到晩期阶段,镂空、镶嵌、衬花相继产生这时,装饰已经彻底解脱了功能的羁绊,成为了纯粹视觉美感的产物.

  • "格物致知"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工笔花鸟画创作  意义  

    作者通过实践发现宋代“格物致知”思想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下有再次重申的必要和意义,它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原本精神,对指导今后的花鸟画画创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东西方语义与符号教学研究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东西方语义与符号  教学研究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语义与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教学研究进行论述,在东方设计学的框架下,此课程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探索东西方文化对比下传统视觉符号的梳理与创新方法.

  • 哈尔滨现代工艺美术史考察(1949年一1978年)

    关键词: 哈尔滨  现代  工艺美术史  

    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既具审美功能又具实用功能的造型艺术,具有自然和艺术双重属性,并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有着显著的联系哈尔滨工艺美术作为中国现代工艺文明中的重要部分,同样具有深邃的人文价值和工艺文明历史价值.

  • 造化乐园:关于民营博物馆现象研究

    关键词: 民营博物馆  公共文化服务  有效发展  

    民营博物馆在城市建设中充当了重要的文化角色,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与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促进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因学术视野、鉴赏辨别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民营博物馆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产生困境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博物馆空间与叙事的美学探究

    关键词: 博物馆  空间与叙事  美学  

    跨学科、跨媒介的叙事学研究成为社会科学共有的概念,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场所,其空间和叙事赋予展品新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其中转换值得探究.

  • 传统·对立·创新--意大利设计风格谈

    关键词: 意大利设计风格  传统  对立  创新  

    意大利设计不仅是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是哲学与文化的融汇,强调文化性、艺术性和历史性,讲究传统与创新融合,为优质生活服务在新的设计语境下,艺术家、设计师和大众对意大利设计风格开始了新探索、新思考与新界定.

  • 建筑表皮艺术形态的演进历程

    关键词: 建筑表皮  艺术形态  演进  

    在建筑历史中,表皮从不是一个清晰单一的概念20世纪以来,新的美学、哲学观念催生建筑表皮的艺术形态走向自治.本文通过梳理建筑表皮形态的演进历程,着重探讨其艺术形态发展的成因和内涵,挖掘建筑表皮艺术形态演化的意义.

  • 基于日常生活导向的上海城市社区微更新设计研究

    关键词: 上海城市社区  日常生活  微更新  

    本文基于日常生活导向,从日常生活功能的混合与拓展、社区记忆的补给、社区园艺的介入、空间界面的“改妆”四个层面探讨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的策略.

  • 拨开迷雾:万青力美术史研究综论

    关键词: 美术史研究  万青力  综论  中央美术学院  知识分子  满洲贵族  中国文学  科学文献  

    万青力,1945年出生于北京,本名万青屴,因“另”字较少人识.简作为“力”。父母皆为知识分子,惜早逝,跟随姑母姑父长大姑父为满洲贵族,醉心于中国文学,同时致力于翻译西方科学文献。1963年,万青力以总成绩第一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

  • 美国社区艺术观察与分析

    关键词: 艺术观察  社区  美国  20世纪90年代  艺术创作方法  实践经验  公共空间  城市进程  

    张皓翔在《美国社区艺术观察与分析》一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艺术的社区实践经验就已经有量化的方法论文献被整理成册;社区作为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迁与城市进程有着直接关系.反观中国,从许村、碧山、石节子到羊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涌入乡村,介入式、参与式等艺术创作方法的探讨也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 《女史箴图》的风格与来源--兼论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两大脉络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风格特征  人物画  脉络  

    苏醒在《〈女史箴图〉的风格与来源--兼论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两大脉络》一文中,通过分析《女史箴图》的风格特征.探讨《女史箴图》的风格及其来源.

  • 现代之路--1865-1945的美国绘画

    关键词: 美国社会  绘画风格  20世纪中期  19世纪后期  抽象主义  文化走向  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  

    邵亦杨在《现代之路--1865-1945的美国绘画》一文中指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是美国社会和文化走向现代的重要变革期,在这个时期的变革中艺术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作者通过对这一时期具体的艺术家及其实践分析认为,纵观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简单的从具象走向抽象之路,也没有一种绘画风格可以代表美国的现代主义;在这条现代之路中,抽象主...

  • 国内当代艺术中"当代性"的构建和发挥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当代性  中国当代  艺术空间  经济条件  全球化  艺术家  

    刘洋在《国内当代艺术中“当代性”的构建和发挥》一文中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活动的范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相互重叠和联系,但每个范围有其内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因素.其中所创造和展示的当代艺术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一文章探讨了当代艺术如何在国内艺术空间中构架和发挥它的“当代性”.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邮编:1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