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研究杂志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毛泽东研究杂志创刊于201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毛泽东研究杂志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毛泽东研究杂志创刊于201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然性 历史 民族复兴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 必修课
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是必修课。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党史、国史,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历史问题 总书记
关于历史问题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立意高远。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客观对待历史,坚决维护历史,虚心学习历史,善于运用历史。
关键词: 人民共和国 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 尊严 维护 辩证统一关系 改革开放 育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分重视党史、国史的现实借鉴意义和育人作用,他特别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①这就科学地指明了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内在...
关键词: 历史思维 学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智慧 治国理政 历史经验 治国安邦 总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发表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讲话,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他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科学地阐释了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 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 科学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社会发展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唯物史观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历史和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发展及其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史实 历史结论 中央政治局 方法论原则 集体学习 认识历史 总书记
2015年7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一论述,提出了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即坚持唯物史观与翔实准确史实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奠基 探索
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奠基之功,即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二是探索之功,即通过独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政治制度、改造道路、社会矛盾、现代化目标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思考,这也反映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和探索之功。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整风学习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发动和领导了大生产运动。为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影响,发动和领导了整风学习运动。整风学习运动经过了学习运动、改造学习运动、整风学习运动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解决了理论联系实际、民族形式和以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问题,...
关键词: 长征落脚点 贡献
在红军被迫长征,全党上下皆对“敢问路在何方”产生疑问和困惑之时,以一个战略家的思维方式和独到判断,作出了既令国民党的战略家们都意想不到,也令党内不少同志都刮目相看的战略抉择,即改变中共中央原定在湘西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改为向国民党统治势力较为薄弱的黔西北方向转移,并由此出发,最终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甘。为这...
关键词: 政党伦理 为人民服务
执政党不但要有自身的组织要求,还要有严格的道德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政党伦理思想。“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核心,“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原则,“从思想上入党”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关键词: 文本 概念史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的“阶级”一词来源于本土话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强调的是争取敌军士兵参加武装暴动,而不是通过“打江山”的方式夺取政权。在1939年12月首次使用“革命的特殊根据地”这一概念之前,著作中的“根据地”指的就是“军事根据地”,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割据地”。著作中的“主观力量”最初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经济哲学
抗战时期是思想的成熟期,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和国内日益复杂的阶级斗争,如何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如何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如何夺取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胜利?这些问题成为了思考的主题。针对这些困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解放区的革命实际,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经济哲学,有力地解放了生产力,改善了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
关键词: 邓小平 世界社会主义 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曾被公认为《共产党宣言》的精髓。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对于因“新经济政策”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在联共党内出现了不同意见。历史形成的斯大林和布哈林的对立,成为现实社会主义难以超越的界碑。从斯大林模式中突破出来,把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心由消灭私有制转向发展生产力,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
关键词: 任弼时 中央苏区时期 党的建设
1931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任弼时等三人组成“中央代表团”,前往中央苏区。任弼时在中央苏区的两年时间里,主要负责党的组织工作。这两年里,他把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经验,用于指导中央苏区党的建设,为中央苏区党的建设解决了许多问题,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和《目前党在组织上的中心工作》,是中央苏区时期任...
关键词: 十八届五中全会 全面小康社会 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可以说,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来到了全面小康的大门口。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全面小康、怎样建成全面小康,以及实现全面小康之后,在对新的时代特征、新的历史任务和奋...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自信
所谓价值观自信,首先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自信,但其根本内容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自信,同时还是基于“三个自信”基础上的一种自信。价值观自信的底气源于“四个来自于”。坚定价值观自信不仅有利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筑牢社会转型期思想基础,还有利于坚定“三个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
关键词: 经验主义 方法论
尼克·奈特立足于西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批判了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验主义方法。通过对读者作用的强调,他否认了作为中立领域的文本的存在,并突出了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对于解释的影响。尽管没有提出一种建设性的方法论模式,但他的批判已经在提升研究的理论性和现实感两方面显示出了自身的理论意义。因此,对于这一思想资源的借鉴将会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科学预见 方法论 中国国情 抗日根据地 中华民族
李君如在《党的文献》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抗日战争中,以其深厚的理论造诣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战争作出了许多科学的分析和预见。其中主要的四大预见,即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是一种战略而不是战术、在敌后能建立大批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并要经历三个阶段、中国将在抗日战争中宴现民族解放.都被实践...
关键词: 摘编 论点 中共党史研究 抗日战争 战略领导 中华民族 全民参与
对抗日战争的战略领导陈晋在《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9期撰文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次战争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不分党派政见,团结对外;二是不分军队百姓,全民参与;三是不分国内国际,相互影响。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战略领导 中共党史研究 中华民族 全民参与 百姓 国际
陈晋在《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9期撰文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次战争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不分党派政见,团结对外;二是不分军队百姓,全民参与;三是不分国内国际,相互影响。这种局面,要求抗日战争必须有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战略领导;要维持和发展这样的抗战局面,更需要正确的战略领导。
关键词: 四项基本原则 英雄形象 政治目的 历史功绩 主要表现
刘仓在2015年9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研究中的,是通过丑化的民族英雄形象和抛弃思想的指导地位,来达到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走西方道路的政治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定的历史功绩。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实践 意义 发达国家水平 健康状况 新中国成立 现代哲学
李玲、江宇在《现代哲学》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国民健康状况大幅度跃升,70年代末预期寿命等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中,的医疗卫生思想和实践起了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态度 思维方式 理论界限
张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9期撰文认为,深入研究必须坚持“三个正确对待”。一是正确对待思想,具体来说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应当科学界划思想与晚年错误的逻辑分界线;摈弃“凡是”思维方式限制,坚持“两次结合”“双重检验”原则,具体地历史地分析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应该科学区分发展思想与否定思想的理论界限。
关键词: 斯诺 抗日战争 1939年 边区政府 发展趋势 生活状态
尹韵公在《党的文献》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1939年9月下旬,斯诺再次采访和红色边区政府。相对于斯诺对陕北第一次采访的轰动,这一次的造访少见提及。斯诺是1939年9月23日到达延安开始采访的,他离开延安的时间,应不超过9月30日。
关键词: 公式 抗战 中国抗日战争 战时 毕业学员 概念
杨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9期撰文认为,1938年3月3日,在对陕北公学部分毕业学员作临别讲话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抗战公式”:中国的团结+世界的援助+日本国内的困难=中国的胜利。这个被称为“有意义的公式”,明确指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出路和办法。如果单就这个公式本身而言,显然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常识。但就这一概念的运用而言,...
关键词: 干部任用 宗派主义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组织问题 主观主义 党的团结
冯灵芝,阚亚薇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ls年第5期撰文认为,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问题上的一种表现,在本质上是党性不纯问题。干部任用的鲜明主题就是要反对宗派主义。宗派主义的毛病,实质上就是党风不正、党性不纯。宗派主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危害性极大,必须坚决铲除。
关键词: 当代价值 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 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党的历史 党的建设
曹根记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在“赶考”征程上砥砺前行的光辉历史。“进京赶考”思想的形成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面临“崭新时代到来”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党的建设任务通俗化、大众化阐释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制度治党 民主革命时期 南京市委 80年代 制度缺失 制度建设 建党理论
王同昌在《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我们过去的各种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制度缺失或者制度不完善则是根本性原因。据此,有些人认为我们过去不重视制度建设,甚至一些人认为有完整的思想建党理论,而没有制度治党思想。
关键词: 双重维度 客观规律性 自觉能动性 决定论 能动论 规律论
王文兵在《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哲学具有双重维度,即以客观规律性为核心的决定论维度和以自觉能动性为核心的能动论维度。哲学的“决定论维度”首先体现在他的“规律论”上。在看来,规律具有层次性、条件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关键词: 历史逻辑 人文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外交关系 主权独立 国家安全 国家独立
张向群、姜安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近现代外交关系中,为新中国奠定了以主权独立、外交自主和国家安全为核心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外交思想。外交思想的内在历史逻辑呈现为三条主线。一是三大殖民主义外交生态与民族国家独立的外交诉求。
关键词: 报刊文章 医疗卫生改革 现代哲学 抗战胜利 社会科学 中国高校 军事战略
与党在抗战初期的军事战略转变(梁柱)中国高校社会科学5是抗战胜利的伟大领袖(张全景)红旗文稿17医疗卫生改革的问题与出路:“六二六指示”的簖新探索(李玲)现代哲学51958年李达与有过“争论”吗?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浏河村巷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