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83,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杂语”的意义:文学发展史视角下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关键词: 杂语  文学史  小说叙述  对话  

    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呈现和阐释,更重要的还在于表现本民族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的交流融合后形成的给本民族文学内容、形式带来嬗变的文化理念内容。就小说而言,这是一种多内涵的“杂语”呈现。文学史既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而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也应当具有更多的“杂语”形态。

  • 从“革命中国合唱”到“文化中国变奏”:少数民族文学叙事转型及其呈现形态

    关键词: 现代性  革命中国合唱  文化中国变奏  

    1949年至今,少数民族文学因特殊的时空因素和不同时期的现代性诉求存在两次叙事转型,分别形成了“革命中国合唱”与“文化中国变奏”两种典型的叙事形态。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民族的典范概念”遭受颠覆和解构以及作为方法论的文学人类学进入民族文学,并逐渐成为民族文学批评的重要维度。“国族记忆”及“民族记忆”的话语争夺引发...

  • 成长进向、献祭仪式及导师的隐喻功能——“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认同

    关键词: 成长小说  成长进向  献祭仪式  精神导师  国族认同  

    成长叙事固有的教育功能为少数民族小说塑造国族认同提供了先天便利。“十七年”间,较之主流汉族成长小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更为明确地标示了国族认同的成长进向,也更加鲜明地显现了阶级叙事与国族叙事的同构关系。这些小说中的国族观念是一种神圣化的意识形态存在,人物要实现从族群认同向国族认同的“长大成人”,须经由献祭仪式才能跨过“...

  • 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创建及教学

    关键词: 文学教育  民族平等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从“识字”与“写史”运动来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创建及其教学,一方面体现了新中国民族平等的国策,以达到民族团结的愿景;另一方面在知识谱系的层面力图还原民族文学应有的价值与地位,进而实现整体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教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例,其成立、教学及科研都旨在实现上述学术目标。然而,当下情状与实现整体的...

  •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大家谈

    关键词: 小说创作  中华文化  满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  社会科学成果  文学研究所  

    2014年6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成果出版座谈会”。《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审、《民族文学研究》原主编、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关纪新承担完成。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

  • 《四侠传》在维吾尔文学中的流变与影响

    关键词: 维吾尔文学  影响  版本研究  

    《四侠传》是伟大的波斯诗人阿密尔·霍斯罗·德里维创作的一部名著。自17世纪以来,新疆出现了该作品不同的察哈台文、维吾尔文版本及文人的再创作,一直在维吾尔族当中广泛流传,直接影响了维吾尔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四侠传》一书的不同维吾尔文版本和文人再创作的介绍和比较,探讨了该作品在维吾尔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研...

  • 纳瓦依:察合台语诗歌话语体系的奠定者

    关键词: 纳瓦依  察合台语诗歌  话语体系  格律规范  

    纳瓦依是古代维吾尔族的伟大诗人。从古代波斯语诗学文献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分析出,在察合台语成形之期,纳瓦依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用母语察合台语进行书面文学创作,并制定了察合台语诗歌格律规范,彰显出察合台语作为文学书面语言的巨大潜能与关感,使察合台语诗歌脱离波斯语诗歌的话语体系,获得了自身的独立,为近现代维吾尔语诗歌的发展...

  • 贯云石、薛昂夫等西域曲家的英雄情结

    关键词: 贯云石  薛昂夫  西域曲家  英雄情结  英雄史诗  

    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贯云石、薛昂夫等元代西域曲家以“英雄”自居,形成了不同于汉族文士的思想意识。这种英雄情结形诸笔端,便表现为自我个性的张扬与爽朗劲健的曲风。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影响,西域曲家虽自许为英雄,作品中却不乏香奁艳作、滑稽笔调与退隐之思,这也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色彩。

  • 柘枝舞起源三说平议

    关键词: 柘枝舞  起源  石国说  拓跋说  南诏说  

    柘枝舞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乐舞,其起源有石国、拓跋和南诏三说。石国说虽然可信但论证有待充实;拓跋说出现原因尚需申论;南诏说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

  • 《琴操》的版本与作者

    关键词: 版本  考据  托名  

    《琴操》是著录琴曲的乐书,隋唐有三家不同的文本,宋元之际皆已亡佚。清代有平津馆丛书与汉魏遗书两个系统,既多误辑,又将三家《琴操》混为一谈。琴曲出自民间艺人与失意士人之手,经过后人的不断修订完善,所谓桓谭、蔡邕、孔衍《琴操》只是假托。

  • 羌族“毒药猫”故事的文本与情境

    关键词: 羌族故事  情境  巫觋过渡  

    “毒药猫”故事是羌族民间故事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故事,可分为去情境化、再情境化与情境重合三种,故事共享着从对立到反转再到统一的模式化情节,其中包含着传统羌族社会两性对立、巫觋过渡的历史本相,也反映了村寨内外对立统一的社群关系。

  • 巍山彝族民间故事《丁郎刻木》的文化内涵及其佛教渊源

    关键词: 丁郎刻木  目连救母  孝伦理  因果报应  接祖仪式  

    《丁郎刻木》在滇西一带的彝族群众中广为流传,含有明显宣扬“孝道”的思想内容。从艾伯华划分的民间故事的类型来看,《丁郎刻木》属于“家谱的来历”一类。这类故事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解说丧祭仪礼的来源,并借此追思逝者。《丁郎刻木》在哈尼族、纳西族等民间故事中有同类型的异文,它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更值得注意的是《丁郎刻木...

  • 生长的文体:土家族民歌奇数句诗行之美

    关键词: 民歌文体  奇数句诗行  美学特征  

    民歌文体因各种原因在文体学研究中处于缺席状态。为填补漏洞,文章梳理了古今中外的文体观,界定了民歌文体的概念,认为民歌文体包括风格、修辞、结构等含义。奇数句诗行是古老的民歌文体,至今流传的许多三句、五句歌谣实际是古代民歌文体的遗存。恩施州土家族民歌的奇数句诗行,尤其是三句子歌谣和五句子歌谣存量巨大,不但完好地保存了古代...

  • 从铜鼓艺术探索我国古代南方民族的审美世界

    关键词: 铜鼓艺术  南方民族  审美化生存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民间传说、文人诗作、铜鼓纹饰以及歌舞应用构成了铜鼓的艺术之关。通过探索铜鼓艺术,将古代南方民族的审美世界主要概括为:生生不息、权重之器、安渡彼岸、乐舞人生,并再次证实审美化生存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

  • 跨媒介的文化生产——小说《碧洛雪山》及其改编电影的“少数民族叙事”

    关键词: 媒介  改编  话语  少数民族叙事  

    小说《碧洛雪山》改编成电影《碧罗雪山》后,其主题倾向与叙述风格发生了“质”的改变。本文分析了小说《碧洛雪山》及其改编电影《碧罗雪山》中截然不同的话语类型。在跨媒介文化生产的意义上,两个文本可以看成一个“合成文本”,显示出关于少数民族的常用话语类型貌似迥异、实则一脉相承。而从现实主义表达的角度看,这个合成文本显然缺乏具...

  • 纳西族作家和晓梅小说的空间叙事——兼论当前空间叙事学研究的局限

    关键词: 和晓梅  纳西族  空间批评  叙事学  

    空间批评是民族文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晓梅的小说通过对空间的巧妙运用,淋漓地呈现出纳西人的生活世界和感性世界以及纳西人对纯洁真挚之情的追求,暗示出文化冲突中的文化阵痛。个案批评揭示出当前空间叙事学研究的简单化、模式化和形式化弊端。

  • 史诗的重构与返乡的书写——论阿来的长篇小说《格萨尔王》

    关键词: 史诗  返乡  现代转化  

    阿来的《格萨尔王》是近年来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小说采用两条线索并行的方式,使古代的格萨尔王与现代的说唱艺人晋美形成对话。阿来以个人的叙事力量重述史诗,完成了英雄与史诗的现代转化。同时,小说体现了当代文学中难得的“返乡”精神,是“有根系的写作”。

  • 底层叙事的困惑与民族作家底层书写的启示——以广西作家周耒的小说为例

    关键词: 底层叙事  困惑  深化  民族文化心理  

    底层叙事不应被各种理论所捆绑,其价值和意义取决于底层叙事“本身”。一些民族作家的底层书写底蕴厚实,真实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在物质文明冲击下进退失据所带来的迷惘和痛苦,尤其是底层在人生边上、在人性边缘上的挣扎。这为新世纪以来底层叙事的深化提供了另一种维度。

  • 数字文化遗产和口传史诗数字档案建设——“第五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综述

    关键词: 传统研究  档案建设  文化遗产  讲习班  国际史  诗学  史诗  口传  

    2013年11月28日至29日,“第五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The Fifth IEL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pic Studies and Oral Tradition Research)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以及芬兰、美国、日本、韩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十余位学者围绕“数字文化遗产和口传史诗数字档案建设”这一主题,从口头传统数据库...

  • “《江格尔》与世界史诗国际研讨会”召开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史诗  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县人民政府  文学研究所  自治县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国际史诗学会和中国《江格尔》研究会协办的“《江格尔》与世界史诗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7月16日至17日在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召开。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