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杂志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名作欣赏杂志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发行周期:旬刊
全年订价:¥460.00
百种重点期刊 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社科双奖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关键词: 诗禅一致 艺术精神 思维形态 会通观
作为一种抵达艺术与人生至境的独特修持方法,诗与禅秉持"悟"、"妙悟"而抵达般若妙境。禅宗不藉文字、否弃概念,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而超越对立,以情尘意垢的遣除而洞见自性本心,其进入诗学领域,对诗歌发生的艺术思维与个体审美心理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自见本性、直指本心的超验意识,与文艺创造活动圆融、会通。
关键词: 诗 诗话
南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虽然是一部笔记体小说,却充满了诗情和诗趣,留下了许多诗作、诗评和诗话。这些丰富的诗料,充分展示了当时名士爱好引诗、说诗、评诗的风气,体现了晋人追求语言上的美趣风尚,不仅为后世文人写诗、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开启唐宋以来的诗话著述,乃至中国诗话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关键词: 李贺 诗歌意象 美学特征
李贺是一个以"辞尚奇诡"著称的诗人,其诗歌意象风格独具。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虚荒诞幻、阴幽飒沓、设色秾妙、雕锼刚硬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曹家命运 象征意义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至第五回里隐有"曹家败亡真相",如果滤去"甄英莲"的故事成分,把"甄英莲"形象视作一个象征符号,那么就可以勾勒出"曹家败亡"过程的大致轮廓。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婴宁 理想 代表
婴宁是《聊斋志异》中的精彩篇章《婴宁》的主人公,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女性的代表。她天真烂漫,爽朗喜笑,憨态可掬,是那个时代不太可能出现的新人。这一人物真切地寄寓了蒲松龄的生命智慧与痴情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体悟和向往,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吴藻词 悲情体验 忧患意识 内省自觉
吴藻,清代词苑的奇花异葩,嘉道年间的出色女词人。其因婚姻不遇、性别才情和存在出路而触发的悲情体验和忧患意识,郁结成了女性文学史上一颗痛苦而早醒的词魂。
关键词: 民间文化立场 民间趣味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自问世以来,毁誉参半,争议颇多。本文试图从"民间"的角度来试着阐释赵树理的民间文化立场及其小说中所传达出的民间的声音,进而探讨在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的时代,民间文化形态是如何在文本中以自我否定的形态顽强地存在,并塑造了一系列承载民间道义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 中西资产阶级 悲剧性 自我救赎
中国现代小说由鲁迅所开创的乡土与知识分子两大题材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资产阶级形象却极其匮乏,原因是他们的生成与发展缺乏宽松的外部生存环境和内在文化传统的支持。致使其从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就具有浓重的悲剧性。吴荪甫如此,周朴园亦如此。把他们放置在比较的平台上加以审视,就会发现他们明显表现出迥异的悲剧形态,现实悲剧与精神悲剧的...
关键词: 鲁迅 国民性 启蒙
鲁迅的自我生命体验和生命感受,是《呐喊》、《彷徨》"国民性"批判主题意向形成的重要原因。鲁迅从剖视中国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态入手批判"国民性",却并没有止于启蒙的表层,而是进一步深入到叩问与探求生命意义的深层,这也使《呐喊》、《彷徨》在"国民性"批判的总主题下,体现出多重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故土感 缺失 痛苦
本文认为,对《故乡》的阅读,不应仅仅限于社会意义的挖掘,一旦把鲁迅纳入以人为原点的探索视界,则从《故乡》中还可发现鲁迅故土感缺失的痛苦。对这种痛苦由来的追寻、解析以及对鲁迅如何挣扎于其间的审视,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鲁迅 心理 幻觉
对于鲁迅的小说《弟兄》,一般理解为只是在表现"兄弟怡怡"的深厚感情,所以也不太能引起人们关注。但是这样的解读未免失之简陋。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抓住主人公心理的一次重大转变,结合一个诡异的梦境,深入分析人物心理,发现"兄弟怡怡"只不过是主人公在努力营造的一种理想,一个幻觉而已。透过层层美好的表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残酷的人性。
关键词: 人生 轨道
20世纪前的中国新文学中存在着一股受弗洛伊德学说影响的小说创作流脉,即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构成的。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了徐于《赌窟里的花魂》的主要人物,探讨了他们人生轨道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张力
运用艺术思维学的方法对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进行分析,认为该文是被催生的"早产儿"。这不但在文章写作的前后背景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而且文本本身也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尽管如此,它仍然健康、俊美,充满生命的张力,是对故都所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关键词: 穆旦 现代主义 本我 自我 超我
从穆旦诗歌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的"现代"深受英美现代派诗歌和现代西方文论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探讨穆旦诗歌的现代性,更应该以西方的现代精神为参照。
关键词: 祖父在父亲心中 新写实 当代作家 武昌城 个体情感 刘震云 命运遭际 历史叙事
<正>当代作家方方,曾在80年代末期以中篇小说《风景》(1987)、《祖父在父亲心中》(1990)等佳作,成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新世纪以来,她的创作势头不减当年,一批以女性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如《奔跑的火光》(2001)、《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2002)、《水随天去》(2003),再次受到文坛的瞩目。
关键词: 爱 宽容 悲悯 叙事伦理 语调
在当代文坛,当更多的人在寻找爱的途中陷入复杂纷乱并最终走向肉欲化与私密化,当更多的人将现实的关怀给予了暴露存在的限度及荒凉的时候,蒋韵《心爱的树》却展示了一份久违的朴素之爱,一种纯净的宽容、原宥与悲悯,并在叙事话语层面对这些温暖品质进行了呵护,从而显示出独特的叙事伦理内涵。
关键词: 鬼金 狗眼 独特 观察视角
鬼金新作《两个叫我儿子的人》,让狗作为叙述的主体,讲述了到城市里当"小姐"谋生的农村姑娘李小丽和靠出租房屋为生的城市贫民大马两个下层人物的故事。作者以狗眼作为独特的观察视角,使世界更显得怪诞而逼真,人生更残酷而无奈,人性更诡异而本真,情感更矛盾而珍贵。小说反映了这样的客观现实:一个世界,两样人生;两个人物,一样真情。同时,在生存...
关键词: 我的精神家园 沉默的大多数 写作立场 解构传统 狂欢化 即某 汽笛声 陀斯妥耶夫斯基 诗学问题 另一面
<正>从《我的精神家园》和《思维的乐趣》后来合并为《沉默的大多数》①出版,可以看出王小波的写作意向:重视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以杂文这种偏重主体个性、思想性、批判性的体裁展示思维的乐趣。其独特的逻辑思维使其精神世界在民间与启蒙的双向立场展开,他不断降低自我身份,
关键词: 赵本夫 高晓声 苏北平原 现代文明 人格分裂 都市文明 艺术形象 现代城市文明 土里 精神家园
<正>江苏当代文坛,以反映农民生活见长的南有高晓声,北有赵本夫。高晓声描写的是江南水乡的农民生活,而赵本夫描写的却是苏北平原的农民文化。"这里的土地和人民养育了我。我的血肉之躯,我的气质、教养、灵魂,都是这块土地赐予的。
关键词: 毕飞宇小说 小说情节 现实生活 虚构性 深层意识 这一代人 叙述方式 成长小说 生存状态 小说写作
<正>小说由于具有虚构性,其情节构成往往不会局限在脱胎于真实事件的范围内,也不会以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相像为标准。所以,即便是充满想象力的神怪故事,同样会引起阅读兴趣。但是,我们得承认,现实生活的素材是不能从小说中缺席的,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如此切近,那里的氛围、人物、情感、
关键词: 斯宾塞 环境 情节
本文以详细的文本分析为基础,从字面意义、隐喻意义和道德寓意的角度,对斯宾塞《仙后》第一卷中的环境与情节意象的多重寓意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拉德纳 第一人称叙事法
"问题式"文本分析法旨在将分析主体的人生体验、艺术体验和理论体验融为一炉,追求将理论方法转化为适合文本特性、适合自己的理论话语以及文本分析的可操作性。文章以"问题式"文本分析法对美国作家拉德纳的《理发》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理发》的成功在于其对第一人称叙事法的妙用。
关键词: 焦虑 弗洛伊德 品特
本文以"焦虑"为切入点,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焦虑说,分析《微痛》中导致爱德华和弗罗拉的焦虑症因素。透过他们之间焦虑升级的三个阶段,说明焦虑情绪对戏剧情节发展的贡献,进而揭示出品特本人对于焦虑现象的认知,以及焦虑的膨胀对于家庭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 象征 双重 反讽戏仿 现代性
《蝇王》是一部大胆创新之作,作者吸收了当时文坛上最现代的象征隐喻、深表双重、反讽戏仿表现手法,并把它放到与传统荒岛文学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突出了小说情节、结构、语言独特性。在时间的推移中,不同时代的读者相继在作品中都获得了不同的启示,这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意旨。《蝇王》之所以能成为不衰之作,就是因为这些表现手法,已经深深地融入了...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家 悲剧 哈姆雷特 人文主义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
关键词: 赛珍珠 家族小说 成长小说
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之三《分家》在创作结构上不同于前两部,它背离了前两部作品所刻意追求的中国家族小说盛极而衰的抛物线结构,而采用了西方的成长小说模式,并且以心理描写突出主角王源精神上的成长轨迹,由此又形成对中国传统小说侧重人物外部线描手法的美学背离。本文重在探讨赛珍珠在《分家》中放弃自己一贯追求的中国传统小说美学的原因...
关键词: 大海 陆地 冲突 悲剧情结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被誉为"美国悲剧之父"。早期的航海经历,现实生活的磨难,古希腊悲剧知识的积累,使奥尼尔形成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并将这种悲剧情结渗透到他的一系列悲剧作品中,体现了现代悲剧的本质,《安娜·克里斯蒂》即是其早期代表性悲剧作品。本文分析《安娜·克里斯蒂》的悲剧性特征,结合尤金·奥尼尔悲剧思想的形成,探讨剧作...
关键词: 诗意 狂欢 纯爱 绝响
对于现代都市的浮华和狡诈的不屑,使沈从文和刘震云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乡村的回忆。这回忆竟是刻骨铭心的悲怆的塔下纯爱之歌的绝响,这回忆又都是那么纯朴,那么富有诗意。独特的是沈从文更多地张扬了白塔下乡村纯朴诗意的巨大潜力,刘震云则以现代都市人俯察历史的姿态,激动而又困惑地注视着那歪歪扭扭的砖塔下发生的一切狂欢元素的运动。
关键词: 伤逝 我的前半生 时代 视角 比较
鲁迅的《伤逝》和亦舒的《我的前半生》,描写的都是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的两代子君都曾走进家庭,都遭遇被涓生抛弃的命运。本文比较两位作家笔下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分析两个时代不同的故事结局:鲁迅笔下的子君遭涓生遗弃后,无奈只有回到父亲的家中,在无爱的人间死去的悲剧结局;亦舒笔下的香港子君却毅然走出涓生的家,经济...
关键词: 希腊神话 中国神话 美学异同
希腊神话是西方艺术的土壤,其中萌生的思想也是西方美学的源头。同样,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美学理念也为中国美学之始祖。本文将从两大神话派系着手,对中希神话中闪耀的美学思想加以比较,希冀从中探求中西美学之点滴异同。
关键词: 压抑 欲望 传奇性 写实性 地域意识 时间意识
《金锁记》与《怨女》是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故事的两次写作,这两次写作中可透视出张爱玲对于传统文化与现实生存,地域及时代的显明变化,彰显了不同情绪背景下写作的不同诉求。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批评 作者 读者
沈从文在文学批评活动中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真诚人格,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以个人爱憎为作品估价,始终与批评对象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一种平和、冷静、宽容、旷达的心态评析批评对象,表现了他尊重历史、尊重文学规律的科学态度。他的文学批评沟通了作者与读者间的间隔,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对作者言他是一个诤友,对读者言他是一个良友。
关键词: 散文艺术 人文关怀 个体人生 中国新文学史 散文作家 学衡派 现代人文 生存境遇 个性解放 生活琐事
<正>人文关怀是文学艺术的灵魂,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深蕴着真切的人文关怀。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却常被误读。人们津津乐道其散文小品平淡冲和的优雅绅士风范时,常常忽略了其中的真切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反讽 言语反讽 情境反讽 结构反讽
反讽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小说创作实践的一大显征。根据反讽的叙事在90年代以后小说的演变和反讽艺术创作实践中的体现,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三方面来探讨分析90年代以后小说的反讽形态。正是这种状态,构成了本时期小说反讽形态勃发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诗歌翻译 翻译主体 审美辩证
本文从哲学的三个维度:翻译审美辩证思想的确立、语际审美辩证和文本审美辩证,以及主体审美经验对审美辩证运动的操纵,阐明了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辩证运动是诗质和诗性的保证。
关键词: 儿童艺术 率真 稚拙 荒诞 现代主义
本文通过对儿童艺术特点的剖析,揭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吸收和借鉴儿童艺术造型符号之后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率真、稚拙和清新的品质,并结合艺术家的具体作品分析进一步指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在本质上有别于儿童稚拙艺术,张扬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大巧若拙,拙中藏巧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 立体主义 世界艺术 野兽派绘画 布拉克 塞尚 画中 拼贴 阿尔让 创始者 几何形式
<正>在立体主义画家中,乔治·布拉克(1882-1963)的影响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另外,立体主义运动中有多项创新也皆是由他作出,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太原市柳巷南路云路街小区2号楼,邮编: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