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杂志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名作欣赏杂志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发行周期:旬刊
全年订价:¥460.00
百种重点期刊 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社科双奖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关键词: 茅盾 文学批评 嬗变 矛盾
茅盾是以文艺批评家的身份出现于“五四”文坛的,随着批评家、社会活动家、作家这三种职能的交替换位,使得茅盾的文学批评由早期受参与具体社会活动影响所形成的纯粹理性批评,逐渐蜕变为受文学创作活动影响而成型的审美与功利问杂的批评模式。茅盾的文学创作促成了其文学批评的矛盾与嬗变。
关键词: 莫言 英雄话语
莫言的《革命浪漫主义》代表了新时期以来新历史小说创作对“英雄话语”解构的一种潮流。其对“英雄话语”的解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表述:新中国或立以来文学领域的“重述革命历史”所建构的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神话”被彻底打破,人存在的价值意义已被打破,人在破坏的快感中陷入虚空、不知所措,无法对新的历史语境进行重新编码;思想解...
关键词: 音乐文学 传统 创新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整体的功利性与审美性的价值很高,尤其是其音乐文学创作既有对革命历史歌曲创作的传承又有创新,真正做到了“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完美结合,同时又兼顾到艺术的审美特质,成为各时期歌曲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 意象 愁情 芭蕉 明月 高楼 燕子 垂柳 行舟
人们自古至今都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愁情,而优秀的作品总能将自己的愁绪写入字里行间,使读者感同身受,忧作者之愁。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与作者的审美能力与意象选择分不开的。意象,作为离象于意的本体,在词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承载了愁情的不同个性和情态。
关键词: 唐宋词作 意象组合 审美效果
意象作为一种承载作家内心体验的具体事物往往最直接、最深刻地流露出作家的深层意识,唐宋词作中,“花”与“雨”的组合使用频繁,且这两个意象的组合能够营造多样的审美意境,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呈现独特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 基督教 奴隶制度 双面影响 人物分析
《汤姆叔叔的小屋》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基督教的精神和教义贯穿了整部小说。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奴隶主和奴隶的形象以及基督教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总结出基督教精神对美国社会的奴隶制度和废奴进程有着双面影响,进一步揭示出基督教既是奴隶制度的维护者又是它的掘墓人。
关键词: 独立个性 独立性 成长
在19世纪英国文学的漫长历史画卷中,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可被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在这段时期,妇女不满于低下的社会地位,开始为捍卫自己独立、平等和自由的权力而斗争。在这部名著中,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简·爱,一个为捍卫自己的权力而向社会与传统宣战的女主人公。故事的主线随着简·爱的自我追寻与个性形成而发展,小说以五个地...
关键词: 李益 卢氏 霍小玉 原型人物
李益夫妇墓志铭的出土,为重新审视《霍小玉传》开启了大门,本文通过审视李益的婚姻状况,去分析《霍小玉传》中女主人公霍小玉的可信度,探讨霍小玉是否存在原型人物。
关键词: 刘震云 反叛
《我不是潘金莲》是刘震云的最新力作,带着他惯有的充满荒诞感的幽默,又一次让读者嘴上笑着、心里哭着读完了整本小说。围绕着上访这个敏感话题,刘震云在文中将李雪莲的冤屈、各级领导的无奈、史为民的油滑尽情展现,让我们看到了在现今社会制度的束缚下不同的抗争和反叛。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文明批评 宗教救赎
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是通过文明批评来揭示人的存在意义的缺失,并着重探讨宗教伦理对人格完善的作用。漱石作品中透视出的正义感、伦理感和救赎意识深刻启迪了后辈作家。
关键词: 王冕 理想文人
《儒林外史》借王冕的故事暗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那就是对科举制度大加鞭挞,对理想文人品质展开思考。作者认为理想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关心现实生活疾苦,有着独立的人格追求,厌弃功名富贵,追求学问、品行和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 德拉布尔 文化女性主义 女性价值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光辉大道》展现了母性力量、女性情谊和事业心等对当代女性理想生存的重要性。小说不仅关注女性生存困境,更突出赞美女性特质,肯定女性价值和经验,重视女性理想和自我提升,塑造女性文化,充分体现了德拉布尔的文化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亨利·詹姆斯和F·S·菲兹杰拉德是美国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家,其创作特色的不同之处分别体现在心理描写及人物个性上。本文将从多重视角比较这两位作家的重要作品《黛西·米勒》和《东日的梦》中的女性角色,并通过分析人物个性与命运来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意识在两部作品中的不同表现。
关键词: 他者 主体 主体意识 父权制
女性在父权文化中被视为他者。当代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在《荆棘之城》中塑造的女主人公莫德生活在女性地位低下的维多利亚时代,但她却试图从精神、身体、经济等方面挣脱父权文化的束缚,努力摆脱他者地位并构建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此外,莫德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女作家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不同,她选择了同性恋情并最后走上书写女性身体和欲望的写...
关键词: 女英雄 孙二娘 顾大嫂 扈三娘
《水浒传》中着重刻画了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作者对这三位女英雄的描写与传统描写女子的方法迥异,创作了三位与众不同的女子形象,创造性地把描写男英雄的方式移植于女性的刻画,从而使三位女性形象尤为突出,让读者看到别样的女英雄,并开创了描写女性的新方式。
关键词: 女性 矛盾 进步
《三国演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在小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价值。作为历史小说,它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具体姓名的妇女有八十多人。然而,对女性的评价,时时让作者处于矛盾之中,始终徘徊不定。这种矛盾心理,作者只能借助一个个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本文主要以刘备的诸位夫人为例,从四个方面分析作者...
关键词: 西梁女王 蝎子精 形象演变 女性意识
西梁女王和蝎子精都是小说《西游记》中为取经路上的“磨难”而设置的女性形象,通过二者的形象分析以及与稍早的《西游记杂剧》中女王形象的比较梳理,得出《西游记》中西梁女王和蝎子精二者形象是由《西游记杂剧》中“女王”形象分化而来。本文追踪蹲遮,从作者在女性意识观念上所持的矛盾态度,探讨当时背景下的主流女性观。
关键词: 陪房 周瑞家的 管家
《红楼梦》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众女儿,她们是水做的一群,清纯、动人;当然还有一些被污浊了的水,就是周瑞家的这样的管家婆子。她既非理想又非大奸大恶,而是作者笔下生动描写的贾府中的这个“小人物”的原生态面貌。小说真实地显现了她半奴半主的生活地位、两面三刀的处事之道、大恶小善的人性本质。用曹雪芹的语言一以蔽之乃是“心性乖滑...
关键词: 悖论 隽语逆说 诗化语言 戏剧翻译 王尔德
本文通过概述“隽语逆说”(paradox)的使用及其文学功能,体认作为修辞手法的悖论隽语,既融合常用悖论语言的哲理凝练,又饱含诗歌悖论语言的精巧隽永;并进一步以王尔德戏剧《认真的重要》中悖论语言的对照欣赏,阐证剧作家机敏狡黠的奇谈怪论言语所折射出的文化诉求和智性魅力。
关键词: 西方哲学 卡夫卡 影响
卡夫卡不是哲学家,但是他的作品却如哲学著作一般揭示了哲学家们通过理论所阐明的社会焦虑及其根本问题。卡夫卡是用哲学头脑思考问题的文学家,他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是受这些哲学家、文学家的思想与文笔影响的产物。
关键词: 道家哲学 残雪 卡夫卡
残雪和卡夫卡之所以能够“相遇”,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作品都受中国道家哲学的影响。卡夫卡与道家哲学的关系一直是西方评论界的一个话题,而残雪作品带有浓厚的楚巫传统,楚巫传统事实上就是道家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卡尔维诺 诗意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诗意盎然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想象,用看似纷繁复杂的各种意象构筑美感,从而传达了非常真挚的情感。小说的各个侧面,是作者以象征手法描绘相同情感的反映,尽管面;貌非常不同,在读者心中唤起的感觉却是相似的。以诗意的眼光阅读《看不见的城市》是理解这部小说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 毛姆小说 关联理论 叙事
毛姆的短篇小说有独特的叙事特征,构思精妙、主题深刻。本文将语用学的文本分析方法引入文学研究,借用认知语用学著名的关联理论,以毛姆短篇小说《患难之交》为例,通过叙事语篇分析来探讨毛姆短篇小说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心灵美学 心灵哲学 感性 知性 志性
心灵是万古长青的课题,学者们屡屡埋酋于推敲心灵的机密。纵观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中唯物论所面临的理论挑战,若从美学角度出发,尝试从感性、知性和志性角度加以探索,不但能为“心灵”拓展出更多审美之维,亦能阐明“心灵美学”理论建设之迫切性。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态责任意识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创作了很多反映女性主题的诗歌,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权思想,从生态视域解读她的诗歌《月亮上的女人》,我们还能发现其中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
关键词: 诗歌节奏 叶芝
英语诗歌的节奏靠轻、重读音节的交替出现而形成。节奏的轻、重、缓、急可以通过烘托渲染的方式辅助表达诗歌涵义,表现诗意。叶芝的《长久的沉默之后》是作者的后期作品,强调表达诗歌的现实意义。在表现手法上,诗歌节奏起了突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诗歌节奏的大胆变体,甚至是非同一般的变化。节奏上的特殊手法赋予读者一种戏剧场景般的诗境,...
关键词: 苏东坡 智者 超越 真性 通脱 人格形态
苏东坡的一生被视为“智者在苦难中超越”的过程,通过“喜-悲-旷”三部曲的心态变化,把儒的真性、道的飘逸、禅的通脱完美融合,不仅用他天才般的文思为我们奉献了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更以他任真旷达、委运乘化的人格形态教会我们如何诗意的生活。
关键词: 胡的清 诗歌 情调 姿态
胡的清三十多年来的诗歌创作,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个人化创作气质和文学风格。自然清婉的语态与普通生活意象的完美组合构成优美的诗型,呈现为忧伤的古典情调;执着于个人的现实生存体验,以现代诗艺传达自我情思和个体感觉,使得诗中的“我”成为一个孤独、细腻、柔和的女性抒情者形象;于哲思中保持真诚的静观,在静观里充满情怀地哲思,属于她...
关键词: 故事形态学 故事结构
本文尝试用俄国民俗学家普罗普(Vladimire Propp)提出的故事形态学的理论框架对《西游记》中的取经故事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具有浓烈民间色彩的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取经故事的叙事结构。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语言 雅洁 桐城派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汪曾祺小说语言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遵从了从《左传》《史记》诸书到唐宋八大家再到归有光、方苞、刘大槐、姚鼐的文统,因而其小说语言达到了“雅洁”的境界。可以说,“雅洁”为汪曾祺生命形式的外化,不仅是其小说语言的修辞之志,而且也是其修辞之道,蕴含着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文化修养,延续了《春秋》、史马迁、唐宋八大家、归有...
关键词: 家园意识 空间理论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为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经典之作,其中贯穿了四次寻找家园的描写(三次回家和一次准备回家)。本文试图在空间理论的视域下对其中的家园意识进行分析,探究在家园承载的过去的记忆和文化失落的背景下,女性主人公回家的异常艰难和漂泊动荡、不断追寻的特点。
关键词: 反讽 没落贵族 底层民众 生活
莫泊桑的《骑马》围绕主人公的“梦想——实现——突转”安排了反讽情境,指向的不是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而是没落贵族的美丽幻梦;同时,围绕两个主要人物,又设置了互相作用的两种反讽,对底层民众提出批评,表达了对人类生活的悲观认识。
关键词: 悬疑故事 成长主题
澳大利亚新锐作家西尔维的小说《贾斯珀·琼斯》是可读性强又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佳作。作品围绕一个充满悬疑、惊悚色彩的故事展开,揭露和谴责了现实中交织在一起的种族、政治偏见,直面人性的弱点和黑暗,也表现出对人性力量的信念。成长是小说最重要和深层的主题;这还是一部关于文学的文学作品,向优秀的文学大师致敬,探讨了文学的现实力...
关键词: 预言 欲望 宿命 自然法则
《白鲸》的结尾应验了以利亚在“裴廓德号”起航前对它的预言。经探究发现,以利亚预言的应验并非预言的神秘,而是亚哈-心复仇的欲望,是他狂妄的唯我独尊的性格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掠夺共同作用的后果。
关键词: 感性 理性 伦理
在小说《觉醒》中,凯特·肖邦描述了女主人公的婚外恋生活,女主人公艾德娜在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中,感性始终占上风,最终导致她悲剧性的命运。作者通过小说《觉醒》中女主人公的生活悲剧警示女性自我觉醒只有依赖于女性自身修养的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女性自尊、自强、自立。
关键词: 盖茨比 尼克 模糊 印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笼罩着浓厚诗意的小说,这种诗意的体现最突出的是尼克眼中的盖茨比形象呈现出的模糊与飘逸的特征。本文意图分析菲茨杰拉德对人物描写的这一特殊手法,分析盖茨比人物的审美与历史意义。
关键词: 吉卜赛形象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后半的热门词语,它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对本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种反思,掀起了回归本土文化的热潮,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本文以吉卜赛形象为切入点,分析《百年孤独》中的反西方文化殖民的立场。
关键词: 北美新移民小说 历史 漂泊意识 查建英
不同于以往的移民小说,北美新移民小说在其文本中呈现了独特的“历史漂泊意识”,这蕴含了北美新移民作家对于大陆历史的思考,也反映了北美移民作家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态度。
关键词: 生态体验 时空架构 美学意蕴 哲理升华 伦理归宿
本文以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叙述的时空架构为线索,简要梳理了罗尔斯顿面向自然思考的主要成就,借助生活史的展开过程勾画了构成生态精神的基本元素,从美学意蕴、哲理升华、伦理归宿三个维度阐释了生态体验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庄子 双线结构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篇,本文主要对其独具特色的结构表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更好地阐示其主题思想的表现和艺术风格的魅力。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太原市柳巷南路云路街小区2号楼,邮编: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