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名作欣赏杂志

杂志介绍

名作欣赏杂志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006-0189

  • 国内刊号:14-1034/I

  • 发行周期:旬刊

  • 全年订价:¥460.00

  • 儿童文学爱的母题与经典动漫选材的契合性对照——以《里约大冒险》为例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爱与自由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即爱的母题、自然的主题和成长的主题往往是迪士尼动画影视紧密围绕的主题。《里约大冒险》是集三大主题为一体,让观众在自然的美好中,去探讨成长的意义,去感受爱的温馨。本文重在通过作品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共存,自由与爱的意义,成长与友情的意义,从而实现与儿童文学的母题契合。

  • 多元化阅读:探讨经典作品意义的有效途径——以E·B·怀特童话三部曲阅读为例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爱与自由  

    本文通过借助E·B·怀特童话三部曲的多元阅读,来看作家如何通过作品隐喻的多元主题和作家所要表达的尊重与同情、关爱与发展个性的人文情怀;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儿童实现人生从探索"真",寻求"善"到实现"美"的过程。他的作品不仅为生命成长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指引,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与快乐。本文重在从童话的多元化阅读的角度,来引领读...

  • 基于幼儿语言认知规律的绘本阅读指导

    关键词: 认知规律  绘本阅读  语言能力  指导策略  

    经典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文化,还在于传承母语的运用和创造。经典阅读的价值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因此,基于幼儿语言认知规律的绘本阅读就尤显重要。本文重在从幼儿语言认知的规律的视域下,从绘本对幼儿语言培养的价值体现、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以及绘本阅读需要厘清的几个误区来谈绘本阅读指导的意义。

  • 严歌苓《床畔》中英雄主义变异之尴尬

    关键词: 英雄主义  时效性  永恒性  

    严歌苓的新作《床畔》铺陈了三条人物关系线,爱情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内里分别是认同和发声的需求,万红是成为植物人的英雄张谷雨的代言人,而代言本身已经暗含了英雄被困的境地。历史境遇的变迁和更替,带来了英雄主义的变化乃至变异,使得英雄面临着时效性与永恒性相抗衡的尴尬,小说借此对当下社会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抛出了对英雄趋于消亡的顾虑。

  • 《床畔》中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关键词: 严歌苓  基督教  

    《床畔》讲述的是一个中国英雄的故事,但在人物、场景描写、叙事模式和主题思想上却显露出明显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显示了严歌苓文学与宗教的紧密联系,以及严歌苓作为海外作家擅长运用多种文化叙事视角的特点。

  • 人间失格——严歌苓《护士万红》中张谷雨形象解读

    关键词: 张谷雨  严歌苓  身份  社会  

    严歌苓的《护士万红》中张谷雨在短暂享受英雄身份带来的荣耀之后,因为植物人的身份而遭到忽视、背叛,在大众心中身份已经被降级为"活死人"。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命名方式出发,结合人物遭遇,探索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张谷雨的身份变化,以及其无力召唤英雄时代的复归而彻底脱离社会关系网络的现实。本文通过对张谷雨困境的深究,认为张谷雨人间失格之由...

  • 论朱日亮小说的“文化审视”特征

    关键词: 朱日亮  没落贵族  人性救赎  女性形象  文化审视  

    朱日亮的小说往往从文化角度对民族、阶级、女性、人性等问题进行思考与阐释,这可以看作是朱日亮小说的一种特征。因此,本文将以朱日亮的短篇小说《旗人》为例,从传统与革新、大众对女性的社会认知偏见和人性救赎的角度,探讨朱日亮小说中的"文化审视"特征。

  • 巧将古韵作新题——论朱日亮小说传统叙事资源的变革

    关键词: 传统叙事资源变革  人性  

    朱日亮的小说中有一类"古韵新题"的作品,套用传统的意象和典故反映出与时代同步的新活内容,在独特的语境中提出人性丰富而复杂的命题。本文将从朱日亮小说中借古韵形式展现出来的变态婚恋、身份认同、人性异化三个题材阐释朱日亮小说对传统叙事资源的变革,感知其作品独特的叙事方式。

  • 迷失“都市”——朱日亮小说中的人性分析

    关键词: 朱日亮小说  精神迷失  欲望  人性  

    朱日亮小说以人性剖析见长,尤善在特殊的环境和语境中书写人性的迷失。本文将从朱日亮小说对当今时代的反思、个体欲望沉沦、"进城与返乡"三个角度探讨人群迷失"都市"的表征,从而阐释朱日亮小说中对人性欲望的沉沦以及人性复杂的思考。

  • 论叶兆言小说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的审美融合

    关键词: 叶兆言  空间形式  时间感知  

    时间和空间是现代叙事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叙事围绕人物活动展开,以时空为载体,如果没有时间,叙事就无法延续;而少了空间,人物的活动则无从谈起。时间和空间两者不可分割,彼此参照反应,共同形成叶兆言小说的独特叙事美学。就小说的情节而言,说情节是时间性的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空间的背景,而说情节是空间性的也并不否认时间的运动。本文意在论述作...

  • 浅论叶兆言《花煞》叙事的狂欢化色彩

    关键词: 叙事  狂欢化  

    叶兆言小说《花煞》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着多方面的契合与印证,《花煞》中的狂欢化场景及其泛化,运用加冕和脱冕的仪式塑造人物,众声喧哗和充满戏谑的语言,以及《花煞》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如史传文学和话本小说的讽刺性模拟,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狂欢化色彩。

  • 后殖民语境下成长的烦恼——《冒险季节》主题初探

    关键词: 加勒比文学  殖民文化  民族文化  身份追寻  

    加勒比作家乔治·拉明喜把个人成长和民族成长融为一体,使得有关个人经历的叙事演变为被殖民的加勒比弱小民族的历史叙事。其第四部小说《冒险季节》中的主人公佛拉延续了《城堡》里的主人公G的成长经历,她首先认同殖民文化,既而通过冒险寻求想象中的父亲和凭借对本土文化的现实体验及碎片化记忆实现了自己的归属,进而完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之...

  • 试析韩剧在情节设置和主旨表达上的两个公式

    关键词: 因果逻辑  改过自新  

    韩剧在虚构情节时普遍遵循因果报应的逻辑,展现情节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指出弃恶向善是解决矛盾纷争的唯一途径。本文以韩剧《听见你的声音》为例,重点分析这两条原则的具体应用。

  • 由《大长今》的热播看韩剧对中国影视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韩剧  韩流  影视文化  跨文化传播  影响  原因  共赢  衍生品  受众  启迪  

    自20世纪90年代始,韩国电视剧(以下简称韩剧)以其惊人的速度席卷中国,走向世界。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成功地实现了跨文化传播,业内人士称其为"韩流"。跨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尽人皆知,而韩剧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热播对国人尤其具有挑战意义。尽管好多影视媒体人及资深大家对此多有精辟论述,本文仍然试图从文化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韩剧热播...

  • 文化叙事与现实批判——关于刘醒龙的《蟠虺》

    关键词: 刘醒龙  文化  

    《蟠虺》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的新作。小说积极倡导了传统圣贤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力量,批判了唯利是图的社会乱象。小说具有神秘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 从迁徙叙事视角解读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约拿的葫芦蔓》

    关键词: 迁徙叙事  归宿感  自我建构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约拿的葫芦蔓》将迁徙作为主题和建构模式描述约翰·巴迪·皮尔森在南部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的旅行。赫斯顿以20世纪早期的非裔美国迁徙为背景,集中阐释了约翰的残忍兽性。他生性愤怒、暴力和玩弄女性,严重阻碍他的自我建构。赫斯顿深刻分析探究约翰不断失败的缘由和迁徙叙事的意识形态城市适应模式,借助于社会文化因素解...

  • 试论苏轼小品文的体式和体性

    关键词: 苏轼  小品文  体式  体性  

    体式和体性是文学体裁形态研究的四大元素之二。较之唐宋八大家其他人,苏轼在小品文的体式上有所突破,各体兼擅,而且常常把几种体式融合为一,具有自己的特色:叙事行云流水,多姿多彩;议论看法独特、纵横捭阖;抒情情理并行、富有哲理。苏轼小品文的体性主要体现在追求文艺创作自由以及崇尚自然、不拘格套两个方面。

  • 诗中有笔,笔中有诗——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关键词: 书法  诗文  寒食帖  

    "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命题首见于北宋的《宣和书谱》,这一命题实际上是北宋人对书法的抒情特征与诗歌相互滋生发展关系做出的理论概括。苏轼是一位追求诗文与书法互为表里的文人,崇尚无拘无束的创作状态。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黄州,他的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充分体现了其心境、性情与书法的结合。

  • 记忆的重构与主体的弥散——莫迪亚诺《暗店街》解读

    关键词: 记忆  重构  主体  弥散  

    莫迪亚诺的《暗店街》以片段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失忆的人寻找自己过去的身份的故事。小说对于人的记忆的不确定性的强调传达的亦是现代人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个人身份的界定依托于他(她)的各类社会关系以及过往的经历,寻找身份的过程实则是一个重构记忆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重新建立与社会的联系、重塑其主体性的过程。

  • 爱的探寻与爱的解构——张洁文学创作主线研究

    关键词: 张洁  女性文学  爱的探寻  爱的解构  

    张洁作为新时期文学中女性作家的代表,她的大多数作品是围绕着对"爱情的探寻"的主线展开的。张洁小说的创作阶段是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对爱的思索,直到对爱的解构,始终在探寻着爱情的价值与意义。张洁的成长经历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作为女性无法脱离具体的历史时代,处在传统伦理与革命需求的双重压制下。张洁作品通过对爱的痴迷...

  • 压抑下的人性畸变——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形象

    关键词: 克洛德  禁欲主义  压抑  心理分析  超我  

    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主教是其重要人物之一,整部小说体现了克洛德从一个知识广博的神父形象向魔鬼形象的转变。这表面上归因于艾丝美拉达的诱惑,究其本质却是他对性欲压抑之后的爆发。艾丝美拉达打破了克洛德主教的性格平衡,最终导致了这个形象的完全转变。本文将指出克洛德主教的性格诱因,并尝试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克洛...

  • 《情人》主人公的身份焦虑及多重文化身份探讨

    关键词: 文化身份  身份焦虑  流浪者  自我  

    198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自传体小说《情人》问世,同年荣获龚古尔文学奖。透过这部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读者看到了一个迷失自我的妙龄女子在她绝望的异国恋情里苦苦寻找着身份认同。深陷身份焦虑的主人公在多重文化身份转换之间解构着自我,又重塑自我。

  •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儿子与情人》一书中的母子畸恋

    关键词: 心理分析  畸形的爱  母亲与儿子  本体  禁忌  

    《儿子与情人》的读者们几乎都为书中展现出的保罗与其母亲之间畸形的爱而震撼。本文旨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探求这种畸爱的形成原因,指出保罗的本体并未得到充分发育,仍被困在婴儿阶段,与其母亲的本体融合而无法分割,因此无法同常人一样生活。

  •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叙事视角及人称叙述

    关键词: 严歌苓  新移民文学  叙事视角  人称叙述  

    严歌苓是新移民文学作家的突出代表,在她的作品中创作主题非常丰富。从小说叙事视角而言,严歌苓采用的大多都是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她创作的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很多都采用叙述者的回顾性视角和体验性视角交替的模式,比起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有着很大的叙事空间。在人称叙述上也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有优势和不足之处。探究严...

  • 叶梅小说中土家女性形象

    关键词: 叶梅  女性形象  

    叶梅在她的小说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而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那些巴山楚水间的女性。纵观这些女性,她们美丽、温柔但又敢爱敢恨,具坚韧、温柔、刚强于一体,且深受土家族文化的熏陶。因时代、环境、命运的影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山鬼"似的精灵、旧式的土家女、命运自觉的新女性。通过对她们心理、感情的开掘以及生存状态、命运...

  • 浅析戴锦华女性主义批评中的诗意风格

    关键词: 戴锦华  诗意文风  繁复多喻  

    批评风格是文艺批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批评文体受西方严密的逻辑表达与论证形式的影响,不免"千文一面",戴锦华以其繁复多喻、诗性盎然的批评语言在当代中国批评界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戴锦华的文学批评同时涉足女性作家批评、电影史批评和文化研究三个领域,第三世界的、女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是构成其多元立场的基础部分,...

  • 彷徨于生存与生活之间——论亦舒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表达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言情  生存状态  精神困境  

    在众多言情作品中,亦舒小说可以脱颖而出,恰恰在于她对于爱情的独特见解。实际上,描述虚幻却美好的爱情正是言情小说的特权,然而亦舒却用虚幻的爱情去证明爱情本身的虚幻。通过对爱情本质的揭露,亦舒将笔触伸向女性在争取社会尊重、人格独立过程中面临的生存和精神困境,正是在揭示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痛苦的过程中,亦舒表现了她对现代都市女性的...

  • 春夏秋冬: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 凌叔华  女性世界  女性意识  婚恋观  

    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人物既有偏处于世态一角的高门闺秀,又有受时代新风微醺的知识女性,这些女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共同组成了一幅女性世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图。细览这幅意蕴深厚的四季图,不仅可以发现一代女性留下的历史印痕以及艰难的成长之路,还能从中窥见凌淑华的女性意识与婚恋观。

  • 浅析《天香》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形象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离不开缜密的叙事结构、夺人眼球的情节和精妙绝伦的语言的润色,而在这些基础上树立出来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天香》讲述的是晚明时期上海申氏大家族由兴盛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申家女性展现出了聪慧的天赋和坚毅的品格,刺绣也成为她们人生中的精神寄托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桥梁。

  • 论安徒生童话中景物描写的意义

    关键词: 景物描写  童话空间美学  地域性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被视为现代童话成熟的标志,景物描写是其童话整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一些区别于传统民间童话的开拓性艺术潜质:安徒生童话的景物描写使其与民间童话相比有了更加充实、具象的物理空间呈现,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童话的空间概念;此外,童话中具有北欧地域色彩以及季节感受的自然景物描写,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内...

  • 王尔德童话中的爱和苦难

    关键词: 自然爱  仁爱  苦难  

    很少有学者注意到王尔德对于人世间最基本的爱的诠释。根据路易斯的《四种爱》和《痛苦的奥秘》,王尔德在为他的孩子们写的童话中,刻画了人类的自然爱的四种形式:慈爱、友爱、情爱和仁爱。各种爱、苦难和死亡内在统一,呈现一个宗教视野下的童话王国。

  • 试析“物色”类作品的特征

    关键词: 物色  含义  

    对于《文选·赋》中,"物色"一词的解读,历来学界争论不断。加之《文心雕龙》中也专设《物色》一篇,足以证明这一概念在汉魏六朝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已有学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些新解,但是对于什么是"物色",依旧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结合《文心雕龙·物色篇》、《文选·赋·物色》中所选的四篇赋以及当前的研究成果,物色一类的...

  • “绕”字的意味——试析唐诗中的“柔”“杂”与“韧”

    关键词: 唐诗  绕  柔  杂  韧  

    唐诗中,有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汉字——"绕",它在诗歌的表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绕"字既是诗歌柔情的表现,又是诗人复杂心境的反映,同时也是诗人坚忍不拔、勇于斗争的性格的写照,是"柔""杂"与"韧"的统一。在唐诗中,诗人们不仅用"绕"字展现着柔美、繁杂,同时用一个又一个"绕"字,拼合成一颗又一颗明朗而又矛盾的心灵。

  • 简析韵脚字的表现功能——以义山律诗为例

    关键词: 韵脚字  情感  义山  律诗  

    韵是诗歌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韵脚字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审美追求。诗歌的用韵,作为一种具有声韵美的形式,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今许多诗作中,韵脚字的发音特征都对诗歌情感表达起到了或多或少的配合作用。其中,李商隐的许多律诗就是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从“爱”的角度品味经典名作《伊豆的舞女》

    关键词: 爱  苦难  温情  治愈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自发表以来备受瞩目,众多文学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分析此作品。一直以来关于主角"我"和舞女之间的"情"多被理解为朦胧的爱情,本文从小说中的细节出发,论述两者之间的"情"不能简单概括为"爱情",而是更深层的纯粹的建立在人格尊重基础上的温情。此外,本文意在从"爱"的角度,挖掘作品中的亲情...

  • 从《饲育》看战后初期日本人的对美情结

    关键词: 恐惧  敬畏  厌恶  妥协  抗争  

    《饲育》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短篇小说,也是其早期代表作品之一。1958年刊载于杂志《文学界》,同年获得第39届芥川文学奖。许多评论者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战主题、创作意识(乌托邦和森林意识)、人类的温情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角度解析。笔者意在着眼于作者的国别身份(日本作家),结合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围绕作品中黑人士兵的...

  • 浅析日本明治时代的女佣职业——以《我是猫》作品中的女佣为例

    关键词: 明治时期  女佣  俗气  拮据  

    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我是猫》以其诙谐幽默的措辞和寓意深刻的内涵而备受文学评论家瞩目。本文着眼于作品中极不起眼的小人物,即主要人物家里雇用的女佣。通过对作品中呈现出的女佣的形象,分析其当时的社会职能及地位,且结合史实分析当时女佣普遍的社会背景。因作者在作品中刻画了女佣形象,并无意设定成严格的讽刺对象,故本文...

  • 三个维度再读《莎乐美》

    关键词: 王尔德  月亮  约翰  重复性  

    在王尔德的悲剧《莎乐美》中,月亮作为戏剧发展的一条线索贯穿着戏剧始终,并且被视为莎乐美的象征,暗示着莎乐美的命运。而与莎乐美息息相关的施洗者约翰的悲剧性命运也包含多重含义。而这一切在王尔德华丽的语言所制造的重复性中娓娓道来。

  • 故事与笑话——分析《大鱼》所追求的艺术真实

    关键词: 艺术真实  现实意义  

    美国作家丹尼尔·华莱士所作《大鱼》运用想象、幻想、虚构等方式构建起奇幻华丽的"大鱼世界"。小说文本纪实与虚构交错,但其纪实并非生活真实,虚构也不是完全脱离现实形象的虚构,而是二者的结合。在传记的框架中,通过故事、笑话与现实生活片段来表现出艺术真实的特征。它以浪漫象征的方式呈现出假定的真实情节,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体验与人...

  • 亨利·詹姆斯《卡萨玛西玛公主》中自我身份的焦虑

    关键词: 自我身份  焦虑  

    本文以霍尔关于文化身份认同变化的三个阶段为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主人公海恩辛斯文化身份认同过程的各个阶段,通过探讨海恩辛斯矛盾的身份,发现作者詹姆斯自我身份的焦虑。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太原市柳巷南路云路街小区2号楼,邮编: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