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南方建筑杂志

杂志介绍

南方建筑杂志是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CSCD期刊。

南方建筑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建筑类。

  • 南粵古驿道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

    关键词: 驿道  活化  修复  保护  文化传播  民族迁徙  文化融合  文化脉络  

    南粵古驿道,是指1913年以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经初步摸查,广东发现的古驿道及附属遗存有202处,它们是当年的军事之路、商旅之路,也是民族迁徙、文化融合之路,更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

  • 探寻南粵文明复兴之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简介

    关键词: 南粵古驿道  总体布局  功能活化利用  线路规划  规划实施  

    南粵古驿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历史上岭南地区对外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更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为落实关于“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指示以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要求,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南粵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对展现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县域...

  • “跨界大设计”模式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一一以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台山站为例

    关键词: 跨界大设计  历史文化遗产  活化  古驿道  文创大赛  

    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历史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省5厅局联合举办“中国南粵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文创大赛”是以中国南粵古驿道为载体,以政府为支撑、大赛为平台、文创为主题、协会为组织、院校为基础、乡村为对象、宣传为导向、转化为目标的文化创意平台...

  • 广州古驿道的时空演变与文化遗产

    关键词: 南粵古驿道  线性文化遗产  珠三角  广州城  历史演变  

    南粵古驿道是沟通南粵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线性文化遗产,广州古驿道作为南粵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古代以广州城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还成为将其与中华版图乃至世界地图联系起来的重要命脉。文章通过对六个时期的历史剖析,呈现出今曰广州市域范围内古驿道的时空演变过程,了解其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与相关文化遗产,以期使广州古...

  • 南粵古驿道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研究——以西京古道韶关乳源-乐昌段为例

    关键词: 西京古道  乡村转型  驱动机制  南粵古驿道  

    要西京古道历史悠久且历史遗迹较多,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但乡村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落后,存在严重的“空心村”现象。文章在西京古道周边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京古道开发利用对其周边乡村转型发展的前瞻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总结了西京古道开发利用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机制,为南粵古驿道沿线周边乡村把握古驿...

  • 自然与人文交织石塘和丹霞互映——基于文化线路的南粤古驿道与古村联动发展研究

    关键词: 丹霞山  南粵古驿道  石塘古村  绿道  文化线路  

    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石塘古村紧邻丹霞山,位于南粵古驿道沿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其周边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二者在地理区位比邻、功能需求上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为此,在原古道的基础上增补绿道加强石塘村与丹霞山二...

  • 唐宋南粵古驿道的空间轴向关系探析

    关键词: 南粵古驿道  唐宋时期  区域发展  空间轴向  

    唐宋时期是南粵地区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南粵古驿道作为支撑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成熟。这个时期的古驿道系统,由唐代正南线一一东南线的驿道系统,逐步演化形成了宋代沿海线一腹地线的驿道系统,不同线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唐宋之后的南粵地区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唐宋时期南粵古驿道的空间轴向关系,揭示...

  • 广东绿道的两个走向——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对广东绿道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广东绿道  运动休闲绿道  历史文化线路  南粵古驿道  

    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设引领了绿道概念在中国的落地,然而,其自身的背景印记也是明显的。广东绿道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摸索后展现出了两个演变方向:在都市化地区,绿道走向更紧密地与公众的运动休闲需求相结合;而在省域尺度,切合公众文化需求的历史文化线路南粵古驿道的复兴,为广东绿道的升级展示了另外一个新方向。一种8字型交织伸延的双径组合的慢行径...

  • 乳源西京古道凉亭研究

    关键词: 乳源  西京古道  凉亭  建筑特色  建筑智慧  

    西京古道自古以来便是岭南与中原的重要通道,是路上丝绸和海上丝绸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沿途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沿古道有不同类型的交通设施和建筑,如驿站、公馆、邮铺、驿(凉)亭、桥梁等。在西京古道乳源段还保存不少凉亭,建筑虽小,但颇具建筑特色和建筑智慧,文章就此展开探讨。

  • 山西岢岚古城鼓楼街区街景再生方法研究

    关键词: 古城  传统商业街区  再生  

    文章是基于三世因果的角度提出了古城传统商业街区街景的再生。三世或称三生即“前生”今生”和“再生”。文章以晋西北岢岚古城传统商业街街区街景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追溯了岢岚古城传统商业街的前世,其次运用实地勘察测绘法分析了“今生”现状,最后通过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岢岚传统商业街区街景的再生设计。文章的目的是要得出街区街...

  • 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  活化利用  溪头村  

    溪头村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和古朴岭南文化风貌的山中古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溪头村经历了从空心村、贫困村到充满活力、自然与人文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的巨大转变,回顾历程,溪头村保护与发展规划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溪头村规划核心思想的解读,对保护活化成功经验的总结,归纳古村转型中从坚持政府主导到鼓励村民...

  • 广府神庙建筑的形制研究

    关键词: 广府地区  民间信仰  神庙建筑  

    广府地区的神庙建筑数量众多,在民间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广府地区社会空间中最常见的公共建筑之一。神庙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成熟的形制特征,文章细致地梳理了广府神庙建筑的平面类型、构架类型与立面特征,形成针对广府神庙的初步研究。

  • 浅析“沟通儒匠”在《营造法式》中的表征

    关键词: 儒  匠  沟通  

    自“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以来的近百年间,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在各个层面上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李明仲在编修《营造法式》的过程中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一问题,虽然已经有相关研究的开展,但仍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特别是朱启钤先生对李明仲的评价一“沟通儒匠”在《营造法式》中有何具体表征尤为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以此为对象,...

  • 岭南大学近代教会建筑结构艺术

    关键词: 岭南大学  近代教会建筑  中西合璧  结构艺术  

    文章通过分析近代岭南大学核心校区最具代表性的一批教会建筑的建设背景,以及对结构材料及细部构造与建筑空间、立面形态的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蕴含于岭南大学近代教会建筑中精彩纷呈的结构艺术。指出中西合璧的结构艺术是近代优秀教会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为例

    关键词: 历史地段  整体性  关联性  可读性  公共开放性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和整体性保护方法,旨在应对历史城市面临的大规模开发压力,对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碎片化”和“孤岛式”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基于整体性视角看待历史与发展、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历史遗产与其背景环境等关系,强调结构关联和历史可读。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为例,进行基于关联性的整体性评估,基于可读性对历史格局、空间...

  • 以川越为例探讨日本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社区营造

    关键词: 词历史街区  保全制度  公众参与  活化利用  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是日本在借鉴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独自展开的社区规划探索。其中街区保全型社区营造是曰本在历史街区保护领域从被动式的静态保存概念演变为参与式的动态保全理念方面的创举。文章从日本历史环境保护制度的演变入手,在分析每个阶段的成就与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对象从单体到全域的演化过程。在活化利用地域资...

  • “模数”亦或“模式化”?——西方古典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度建造意义之思考

    关键词: 模数制度  材份制度  建构意义  柱式  斗拱  

    模数制度是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基本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西方古典建筑模数与中国古代建筑材份制度的构成方式、结构特征、美学原理和建造意义,回顾模数制度在我国建设实践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此促进对我国现行建筑模数协调标准认识的再思考。

  • 冯纪忠的比较园林史研究及其审美文化启示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冯纪忠  形情理神意  跨文化  本土话语  

    要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一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以人与自然共生问题为核心,紧扣不同时期的审美主客体关系,用“形、情、理、神、意”五字中文范畴概括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审美历程的重点阶段,并以此为参照对日本(古坟晚期至江户时期)和英国(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园林史进行梳理,其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跨文化美学意义。通过解读此...

  • 人工与自然系统的有机统一——江西渼陂古村的生态实践智慧启示

    关键词: 渼陂古村  生态实践智慧  理水系统  过程设计  

    文章选取有“庐陵文化第一村”美誉的江西传统村落之渼陂古村为例,重点剖析了基于传统生态智慧引导下的漢陂古村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理水系统。从村落与外围水系的整体布局、村落内部的排蓄系统和建筑庭院内部的排水系统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漢陂古村理水生态智慧的流程与框架,探究中国传统村落理水系统背后蕴含的智慧和经验,提取值得...

  • 适应环境过程的西南山地住区绿色空间——构建策略与结构模式

    关键词: 山地住区  绿色空间  环境过程  适应性规划  

    适应环境过程的西南山地住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对构建生态化和特色化的山地城市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环境要素为导向,在明确住区绿色空间的概念、类型与功能基础上,通过对山地住区自然过程分析,归纳各类环境要素的空间约束类型,结合对重庆地区的相关案例,提出适应环境过程的西南山地住区绿色空间引导策略与空间结构模式。

  • 珠海长隆国际海洋主题公园创作探索

    关键词: 珠海长隆  主题公园  海洋文化  创作探索  

    文章结合珠海长隆主题公园的创作回顾了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分析了出现的问题,总结历史经验及教训,提出了:凸显地域文化、丰富主题内涵;杜绝跟风抄袭、强化主题创新;推广复合主题、扩展客源分布;深挖体验途径、强调形式多元;加强科技融合、增强主题表现的提升策略,并将此理论运动到珠海长隆国际海洋主题公园的创作实践中。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南方建筑》编辑部,邮编:51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