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南方文坛杂志

杂志介绍

南方文坛杂志是由广西文联主管,广西文联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南方文坛杂志创刊于198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论文学评论家应具整体视野

    关键词: 文学评论家  文学作品  知识结构  

    文学评论家要有两手:第一手是阅读文学作品;第二手是知识结构。欲作优秀评论家,于第一手同应努力,但关键还在第二手。凭才情年少成名者,很快遭遇瓶颈,即因第一手硬、第二手软。

  • 《南方文坛》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关键词: 优秀论文  获奖论文  邮寄方式  李敬泽  陈建功  郜元宝  程光炜  

    评委白烨、李敬泽、李洱、陈建功、张燕玲、郭运德、郜元宝、施战军、程光炜(以姓氏笔画为序),对编辑部评出的十三篇候选论文,经过独立审读,以邮寄方式投票评出以下六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为序):

  • 上海批评圈与其他小说

    关键词: 先锋小说  批评家  上海  评论文章  作家创作  

    一 如果认为“上海批评圈”批评家只写先锋小说的评论文章,那就是一个错觉。事实上,他们的批评视野是相当宽阔的,不仅生产新概念、新方法,而且对不同流派和风格作家创作的深入理解也是惊人的。

  • 《我们的荆轲》:向《铸剑》致敬——莫言与鲁迅的传承关系谈片

    关键词: 传承关系  鲁迅  莫言  荆轲  三十年  小说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莫言发表《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在其后的三十年间,莫言至少有六次在创作谈中以相当的篇幅谈到对鲁迅《铸剑》的高度赞扬和向往之情,称之为“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

  • 古今视野下的《太上感应篇》——从有助于教化到全盘否定

    关键词: 全盘否定  教化  五四前后  儒家  佛教  经学  万物  

    自宋以来,对于《太上感应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大致而言,古以为《太上感应篇》有助于教化。虽然对于此书的阐释侧重不同,或以为《太上感应篇》是道教书,或以为“不悖儒家之旨”,或从佛教角度解读,但基本肯定此书具有积极作用。五四前后,经学被否定,《太上感应篇》亦被轻易摒弃。时代巨变,古今消息,万物浮沉,令人慨叹。古之视野...

  • “统”与“通”与“推”——关于刘涛

    关键词: 刘涛  毛诗  

    刘涛此人,其生也晚。他若生在晚清,必是康梁门下,做一番维新保皇的大事。再往前生两千年,生在汉代,他便是个经生,那就除了毛诗还有刘诗,或者《春秋》另出一部刘传。

  • 批评家·读书人·观风者——刘涛印象

    关键词: 批评家  读书人  印象  刘涛  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  

    自从晚清“文学立科”以来,在过去百余年间的中国,大概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像当下这样“繁荣”——不仅每年都有数量十分巨大的批评文章与著作问世,而且一支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的“职业批评家”队伍还在不断地急速扩容。曾有论者指出,当代文学的危机不在创作,不在传播,而在阅读。

  • 《南方文坛》改版20周年座谈会暨2016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会纪要

    关键词: 优秀论文  颁奖会  座谈会  改版  纪要  副主席  嘉宾  

    石才夫(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欢迎大家前来参加《南方文坛》改版20周年座谈会以及《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颁奖。现在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略)。

  • 论新时期城市书写的“瘟疫”话语及意义——以张承志和韩少功为中心

    关键词: 城市书写  韩少功  张承志  新时期  现代性发展  全球化进程  意义  话语  

    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这个事件必将对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全球化进程产生冲击。英国脱欧事件也说明了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也存在着抵制全球化的强大力量,在人类现代性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反现代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时代,现代与反现代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现代与反现代的悖论是现代性最为核心的悖论,甚至可以断言,

  • 生活的内省与情感的营构——近年城市文学中短篇创作印象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创作题材  生活  城市文化  印象  短篇  情感  内省  

    中国的城市文学是伴随着城市的兴起与城市文化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百年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与中国城市文化的盛衰荣辱是相协调一致的,城市的生活与文化是孕育城市文学的摇篮与子宫,城市文学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城市文化的积累和经验。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题材,还是文学研究对象,城市文学都被我们不断提起和反复讨论。与此同时,

  • 何为城市,怎样文学?——关于“城市文学”的断想

    关键词: 城市文学  断想  中国现代文学  批评史  当代文学  改革开放  批评标准  

    一、是市井,不是城市 据言中国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主流是“乡土文学”。即便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文学”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或是“城市文学”创作的成就仍抵不上“乡土文学”,抑或对“城市文学”的评价没有“乡土文学”高。凡此种种,至少在我们的批评史视野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关于“城市文学”的批评标准,或者是缺...

  • 杜拉斯的小说政治

    关键词: 杜拉斯  政治  小说  法西斯主义  革命者  女人  中国人  简单化  

    随便哪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任何女人,我知道这个!——杜拉斯《话多的女人》 一切简单化都是法西斯主义的……任何革命者都有自己的左派主张……如果中国人对此不理解不接受,如果他们相信人身上的一切是可以缩减的,那么一切革命就完蛋了。——杜拉斯《话多的女人》

  • “传统”性别话语如何对当下发言?——从冰心《关于女人》谈起

    关键词: 性别话语  传统  女人  冰心  网络社会  文化现代性  传媒时代  媒介传播  

    以新现象、新技术来表征或命名当下社会是目前一种很通行的做法,像新世纪、E时代、大数据、传媒时代、网络社会等语词在当下颇为流行,并以高度发达的媒介传播而来的文化现代性与多元性而自诩。在性别话语层面,当下更强调对传统性别机制的颠覆与对抗性,

  • 马小淘的声音——关于小说集《春夕》

    关键词: 小说集  声音  小说语言  女作家  80后  体性  文艺  

    一 马小淘的小说,颇具辨识度。而这相当程度上来自她的小说语言。关于80后女作家,我一度总抱有一种整体性的印象,认为成就和局限她们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那普遍流行着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文艺腔。在这种腔调里浸泡久了,某日读到马小淘的小说,确实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 那些伶牙俐齿背后的世故与感伤——读马小淘《春夕》

    关键词: 感伤  

    2015年6月,马小淘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一篇谈80后作家的作品,我注意到她行文间的讨论与自我省视: 所谓“80后”赶上了匮乏的尾巴,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好像和一直遭罪的前人不同,也区别于生来就见识繁荣的后辈。但是我忽然觉得,地球那么大,历史那么长,代际可能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鲜明。也许人与人真的没有那么不同,不过是自命不...

  • 大陆读者理解“眷村的故事”的可能性——以《告别的年代:再见!左营眷村!》为例

    关键词: 故事  读者  大陆  可能性  告别  悲情  

    一 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眷村”之于大陆读者而言依然是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即便是随着影像、书籍的传播和交流,我们或许触及皮毛,只是大部分时候,了解止于故事本身的悲情,造成“悲情”的历史与政治都变得不再重要。正如很多年前的电影《海角七号》,

  • 介入的“外人”——张耀升《告别的年代:再见!左营眷村!》

    关键词: 告别  国民政府  1949年  日本统治  中国大陆  外省人  习惯性  

    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随同政府的大批官员、军人、眷属,浩浩荡荡的自中国大陆退守到这曾长期被日本统治的岛屿。因为和原居住民(本省人)有别,因此他们被冠上“外省人”的称号。这原是区分你/我的说法,但日久他乡即故乡,数十年过去了,此一说法成为台湾内部区分族群类别的一种习惯性称呼,也已经不具当初所有的判别意义。

  • 我们生来孤独——王威廉《北京一夜》读札

    关键词: 孤独  北京  威廉  

    诞生于茫茫宇宙中一粒微尘之上,至今未能在浩渺的星河中寻到可以同舟共度的伙伴,我们生来孤独。坦然面对这个现实,并且大胆地将它说出唱出,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许多年前,

  • 在虚无时代中寻找故事——王威廉《北京一夜》写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 威廉  文艺出版社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80后文学  意义  写作  北京  故事  

    王威廉,1982年出生于青海海晏,为80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中山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曾获第二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提名奖(2009)、首届“作品·龙岗杯文学奖”(2012)、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2013)、首届《文学港》杂志年度大奖(2013)、第二届广东省散文奖(2013)、第二届《广州文...

  • 新序两篇

    关键词: 序言  心路历程  浙江大学  三联书店  出版  繁体字  鲁迅  著作  

    我研究鲁迅的心路历程——《铁屋中的呐喊》新版序言 浙江大学决定重新出版我的部分著作,包括这本研究鲁迅的小书,我不胜汗颜。这本书原是英文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尹慧珉女士翻译成中文,最初大繁体字版1991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了。我回顾自己的这一段漫长的学术心路历程,颇有所感,现在也趁这个机会,略疏己怀。

  • “他者”辩证法与疾病譬喻——《离乡病》中横贯身体、政治文化的话语模式简析

    关键词: 政治文化  话语模式  离乡  疾病  辩证法  中国文化研究  culture  

    《离乡病:现代中国的文化、疾病、以及国家改造》(Homesick:Culture,Contagion,and National Transfor—mationin Modern China)于201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美国杜克大学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女性研究与影像艺术研究的罗鹏(Carlos Rojas)教授,继专著The Naked Gaze:Reflections on Chinese Modernity(《裸观:反思中国现代性...

  • 抒情民国——葛亮的《北鸢》

    关键词: 葛亮  民国  抒情  2009年  城市历史  小说家  现代史  故事  

    葛亮是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他早期的《谜鸦》《七声》,有世故练达的故事,也有简净清朗的叙事,已经可以看出一位青年小说家的造像。2009年,他推出第一部长篇《朱雀》,纵写南京现代史里的盛世流离,细密缠绵,并且点染出宿命色彩,是近年少数关于城市历史的野心之作。

  • 葛亮的风筝——论《北鸢》

    关键词: 葛亮  风筝  历史记忆  长篇历史小说  文学领域  文化团体  亲缘关系  书写模式  

    一 《北鸢》以巨幅的容量演绎家族记忆与历史记忆。“在文学领域,史诗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回忆本源和理解文化团体特性的一种重要的模式”,长篇历史小说与人类记忆之间独有的亲缘关系,其实不证自明。我更关注的,是葛亮此书对于当下写作风气的意义。比如,在当下的青年写作中,存在较多的书写模式是“现代自传”,以个人日常生活的一亩三分地为...

  • 开拓新古韵小说——论葛亮《北鸢》的复古与新变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古韵  复古  葛亮  文化哲学  传统文化  发展趋势  古典文学  

    当前长篇小说有种新的发展趋势,开拓“新古韵小说”,即吸取古典文学的雅致神韵,深得中国国学精华,渗透传统文化哲学,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即便描画沉郁历史,意境思想皆讲究文气,笔墨抒情,文风古朴宁谧厚重,仿佛管弦丝竹,空灵飘远,悠扬悲情,力求打通史传与诗骚文化传统。新古韵小说的复古不是关键,而重在熔铸当下文化,强调深度层次的...

  • 文坛风云中的顾骧

    关键词: 文坛  文艺理论  新时期文学  政策研究室  中国作协  中国文联  

    一 我和顾骧先生相识于“新时期文学”发轫之初的1978年。当时他就职于文化部文艺研究院(文化部文艺理论政策研究室)任理论组长,我在《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当编辑。“”中被解散了的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已经获准即将恢复,停刊十多年的《文艺报》也将于那一年的7月复刊。《人民文学》评论组的阎纲、吴泰昌两位同事,

  • 草创时期的人文社与新中国文学出版体制的构建——从一份社务会议记录说起

    关键词: 新中国文学  会议记录  出版体制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文  出版事业  文学走向  出版企业  

    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用过这样的宣传语: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这倒并非是言过其实之辞,在文学走向体制化的时代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文社”)不仅仅是一家出版企业,它从创立便是国家意志和文学出版整体规划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它的历史形成,也是了解新中国文学出版体制构建的关键。

  • 《野草》中的“潜在”过客话语

    关键词: 话语建构  国民劣根性  散文诗集  意义建构  内在关联  系统性  

    表面看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独立篇章的书写往往貌似散落一地的原子组合,从意义建构方面很难结合具体描述/意象找寻到有关的严谨系统性和丰厚凝聚力,而实际上,即使不采用诗学、“立人”、国民劣根性等宏大字眼,我们或许依旧能够发现更多特殊而有意味的内在关联,甚至是某种话语建构(系统)。举例言之,比如其中的“过客”话语。

  • 韩少功的思想立场与思维方法

    关键词: 思维方法  韩少功  思想特质  研究者  作家  创作  

    在韩少功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一致认为韩少功是一个思想型作家,思想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韩少功创作中的思想与别的作家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他有什么独特的思想立场与思想特质?以往的研究者在这方面却未进一步深究。有感于此,笔者拟就韩少功独特的思想立场与思维方法展开分析。

  • 根扎南方的诗性叙事——陆辉艳诗歌浅论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诗性叙事  南方  20世纪80年代  青年诗人  文学刊物  广西区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陆辉艳,其诗歌创作频频在广西区内外重要的文学刊物亮相,曾获广西青年文学奖、2015青年文学·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等多个奖项,并于2016年出版了广西作协重点资助的诗集《心中的灰熊》。并因优秀的创作影响入选参加《诗刊》组织的三十八届“青春诗会”。诗歌离不开她所生活的南方地域,她像大多数人一样从贫困农村走向都市生...

  • “还珠”历史与海洋文化的同构书写——读伍稻洋长篇小说《还珠谣》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海洋文化  书写  同构  历史  稻  市委书记  

    引子 伍稻洋是有使命感和担当意识的作家,到目前为止,所出版的长篇小说,无不体现出其对现实对民生的深切关注。《市委书记的两规日子》写县级市市委书记杜赞之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简称“两规”)向组织讲清楚问题时回忆自己在任上的所作所为,

  • 揭开一代人的历史烙印——评南翔的小说创作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历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集体化运动  五六十年代  革命战争  开放时代  

    每一代作家都有自己最请熟的题材领域,譬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家之于革命战争与农村集体化运动,譬如五六十年代作家对于和改革开放时代,譬如七八十年代作家关于市场经济与世俗化生活等等。创作无禁区,一个作家自然什么都可以写、写得好,但只有写他最熟悉、与他青春和生命紧密相连的那部分生活,才可能超常发挥、真正写出那段历史的真实、隐...

  • 那些来自寒冷的人——吴亮《朝霞》读记

    关键词: 寒冷  人民文学出版社  长篇小说  收音机  单行本  特殊性  传说  

    1 他讲述一些冻雨和大雪的故事/把他们与收音机和电视中的传说混杂在一起/那些来自寒冷的人/他们自己就是冬天 ——彼得·德皮特《来自寒冷的人》 吴亮的《朝霞》先发表于《收获》杂志长篇专号,数月后,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此种先见诸期刊再付梓成书的次序,虽然为同时代众多长篇小说所共有,但对《朝霞》而言,仍具有特殊性,

  • 用美构筑传统文化的圣殿——论孟晖的《盂兰变》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圣殿  审美意义  达斡尔族  研究著作  女作家  潘金莲  维纳斯  

    在当代女作家中,孟晖的创作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作为达斡尔族女作家,孟晖兼有学者的身份,著有文化史研究著作及研究性随笔《中原女子服饰史稿》《维纳斯的明镜》《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贵妃的红汗》《金色的皮肤》《唇问的美色》《古画里的中国生活》《花露的中国情缘》等作品。

  • 遗忘:一种自由或虚伪的安慰——读方方长篇小说新作《软埋》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安慰  虚伪  自由  遗忘  

    如果不把“软埋”作为一个特定词语来理解,而拆成两个单字来体会,“软埋”这个标题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明显的参差:“软”引发的联想往往是柔软、绵软,还带些柔和的意味;“埋”,掩埋、埋葬、瓦砾,坚硬的石块、冰冷的墓碑、冷硬的隔绝,以及随之而来的笼罩性的黑暗。未必是有意为之,但在某种意义上,

  • 回归日常叙事 呈现多元存在——评斯继东小说集《今夜无人入眠》

    关键词: 小说集  日常叙事  多元存在  回归  中短篇小说  文艺出版社  

    小说集《今夜无人人眠》(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12月版)收录了青年作家斯继东从2003年至今创作的十六篇中短篇小说《痕迹》《肉》《动物园》二三篇小说除外)。

  • “未知”的诱惑与质询——祁媛小说印象

    关键词: 小说  印象  质询  诱惑  中国美术学院  绘画专业  80后  毕业生  

    初次阅读祁媛的小说,我感到十分吃惊。一个80后的女孩,一名绘画专业出身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却在写作上闪烁着如此耀目的光芒。她不仅具备感知生活的特别视角与能力,还有这个年龄段作家鲜有的语言上的老道与自如。祁嫒的文本症候,已完全逸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80后创作”,诡异地透射出中年作家常见的成熟与睿智。

  • 人的可能性和艺术的可能性——我读马莉

    关键词: 艺术创造  马莉  拉丁文  本原性  

    “可能性!”——“可能性?” 带感叹号的“可能性”,可谓艺术创造的“本体论”——对“可能性”的追寻与开拓、表现,正是“艺术”(Art,在拉丁文里是Ars)之所以成为“艺术”(中、西的古典意蕴,都包含了技艺和才能的涵义)的本原性特征。一若《论语·庸也》所言:“求也艺。”或日:“艺”者,“可能性”之“求”也。

  • 当代艺术视角

    关键词: 艺术视角  当代  绘画性  人物形象  人物表情  文艺复兴  形而上  形式感  

    段建伟经历了从带有原乡情感的中原叙事向绘画本体觉醒的过渡,以至走向自觉的绘画性和形而上化的感性形塑。 在近两年的绘画中,人物形象带有极强的形式感,人物表情大多显得极为神秘,往往只带有幅度极小、不易察觉的细微动态。这种形而上化的神秘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画家对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深入钻研,特别是乔托、马萨乔、安吉利科等人...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28号,邮编: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