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南方文坛杂志

杂志介绍

南方文坛杂志是由广西文联主管,广西文联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南方文坛杂志创刊于198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

    关键词: 知人论世  抒情  创作倾向  文学艺术  时代高度  批评主体  批评家  个人化  

    完全脱离社会的极端个人化的创作倾向或许应该被批判,但文学艺术终究是一个个性化的领地,无论它最终能达至何等的时代高度,创作者的“自我”都是一个无法忽略的起点与前提。对于批评家来说亦是如此,自我的开掘的深度,批评主体的“诚与真”都是展开批评的关键。

  • 诗歌、诗学与写作——李森、谢尔·埃斯普马克谈话录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李森  马克  诗学  谈话  评审委员会  文学理论家  写作  

    2016年4月4-9日,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前主席、诗人、文学理论家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教授受云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诗人、文学理论家李森教授之邀莅临云南大学,与云南大学文学院师生畅谈诗歌创作与当今世界文学的状况。其间,埃斯普马克教授与李森教授于4月6日上午,双方就诗学、诗歌创作,以及理论研究、小说文...

  •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婚恋话语迷思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迷思  话语  婚恋  爱情文学  

    也许,像《霍小玉传》(蒋防)、《莺莺传》(元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等这种始乱终弃的故事情节并非爱情文学的一种写作模式,它所昭示的其实正是爱情的某种深刻本质。因此,整个世界文学早期涉及的爱情主题中亦多盛行此结局。《克莱采奏鸣曲》(列夫·托尔斯泰)里的波兹内舍夫就是试图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证明所谓终生不渝的...

  • “1985”:文学史的傲慢——从被遗忘的三篇小说谈起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20世纪80年代  小说  遗忘  傲慢  青年作家  寻根文学  扎西达娃  

    在当下流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中,1985年被看成是新潮滚滚的一年。这一年前后,在“寻根文学”蓬勃兴起的同时,刘索拉、徐星、残雪、马原、洪峰、扎西达娃等一批青年作家集中亮相,他们的创作一方面承接着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作家现代派技法的尝试,一方面又从精神世界努力地走向现代主义。

  • 《讲话》:文本的生成及其制度化建构

    关键词: 文本  制度化  个别交谈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正式召开是从1942年5月2日到23日,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并且其间和之前还有集体谈话、个别交谈以及通信等方式作为沟通和铺垫。在此之前,在2月先后发表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两篇整风运动的演讲。在座谈会结束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文本并没有立刻发表,直至1943...

  • “1980”是如何通向“1990”的?——对先锋小说兴起与衰落的再解读

    关键词: 先锋小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史叙述  解读  知识生产  小说起源  历史叙述  源动力  

    在一般的文学史叙述中,一套关于先锋小说起源、衰落的知识通过学院知识生产、教育、传播,已经被我们所熟稔。在这套知识里,先锋小说的起源动力来自对“现实主义”的反拨和突破。在这种历史叙述里,一个作为“对立面”的“现实主义”成为先锋小说发生的内在动力。先锋小说的发生被看成是对挣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所象征的政治紧身衣的产物,...

  • “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形象、主体与时代

    关键词: 理想主义者  自我形象  痛苦  短篇小说  文学形象  女作家  山水画  张洁  

    “我只能是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在发表于1979年的那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中,“优雅,淡泊,像一幅淡墨的山水画”的女作家钟雨对女儿说道。一时间,随着小说的广受争议,“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也传遍文坛,成为作者张洁本人重要的自我形象,成为那一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形象之一。

  • 知人论世与批评的抒情学——关于饶翔的文学批评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抒情学  评论文章  批评风格  清晰  

    饶翔最新出版的评论集名为《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最初得知这个书名的时候,觉得简直没有比之更适合他的了。知人论世是饶翔的批评风格。他不是洋洋洒洒靠才华写评论的,也不是一行术语两行掌故地掉书袋型的,他进入作品的方式传统周正,他的评论文章不以波澜惊喜见长,但是他清晰,让你信服。读过太多云里雾里,看上去很美、深究下去不知所云的评论...

  • 在香气之中

    关键词: 香气  感官经验  认识论  

    玫瑰不问为什么。——安杰烈斯法语里有句俗语颇值得玩味,être au parfum,意为“知道某事”,而它的原意则是“在香气之中”。这话有深意,但又有些让人费解:“在香气之中”这种最暧昧无形难以直陈的感官经验,是如何被置换成了一种认识论的描述?我也好奇,气息的直感和知识的获得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 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第七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写作  批评家  中国现代文学馆  纪要  论坛  民族大学  

    时间:2016年11月12日地点:广西南宁市桂景大酒店·桂景厅论题: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南方文坛》、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主持人:张燕玲计文君张柱林宋嵩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各位客座研究员、青年才俊下午好!

  • 幻象:视觉无意识的怪兽——本雅明的现代性视觉症候学

    关键词: 现代性  本雅明  无意识  视觉  症候  怪兽  幻象  影像世界  

    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自身呈现为奇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已转化为一个表象。……这一世界之影像的专门化,发展成一个自主自足的影像世界。在这里,骗人者也在骗自己。——居伊·德波《奇观社会》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奇观的社会,而是一个监视社会。……我们不是置身于圆形竞技场中,也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处于全景...

  • 论报告文学的“学术意识”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学术意识  学理分析  创作情况  30年代  20世纪  认知  特写  

    将报告文学与“学术意识”相连似乎就有些矛盾,至少易起歧义。学术通常指比较纯粹的理论研究与学理分析,而一般并不认为报告文学与学术有什么关联,甚至就是两回事。从国内很长时间对报告文学的认知和很多创作情况看,有这种看法不奇怪还很正常。汉语“报告文学”是英文“Reportage”的翻译。中国关于“Reportage”的认知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亦...

  • 当年风华正茂——私人书写中的夏济安

    关键词: 夏济安  johnson  书写  私人  lonely  19世纪末  what  over  

    《夏济安日记》(1946.1.1—9.29)扉页的反面录着19世纪末两位诗人的诗句,其中一首是Lionel Johnson的《黑天使》:Do what thou wilt, thou shalt not so, Dark Angle ! Triumph over me : Lonely unto the Lone I go; Divine, to the divinity (不让自己屈服于黑天使,自己灵魂寂寞的一部分仍归寂寞,神圣的一部分仍归神圣。)

  • 创伤之战:残疾、伤疤与战争的反英雄叙事——以余华《一个地主的死》为例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英雄叙事  残疾  创伤  地主  余华  伤疤  中国现代  

    在近来的学术研究中,英雄模式的国家历史叙事的重要意义以及抗日战争在此中的关键地位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多门分支学科。邓腾克(Kirk A.Denton)在研究中国博物馆中的战争表现时注意到:“1949年后,在试图建立强大统一国家想象时,政治宣传和党史学强调了战争的史诗性胜利。”2这导致对革命叙事的描绘强调阶级斗争、英雄主义以及与之伴随...

  • 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现实跫音——白描《秘境》八人谈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中华民族  白描  小说家  杜鹏程  陈忠实  

    涉深水者得蛟龙阎纲陕西地面出作家,特别是小说家,能在沙土地里捏出油来,互相摽着劲儿干。没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就没有柳青的《创业史》;没有柳青,就没有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等一批俊才脱颖而出,其中最年轻的就是白描。

  • 器物之外

    关键词: 器物  文化底蕴  道德理想  人文情怀  虚构文本  报告文学  现实感  纪实性  

    白描的《秘境》,是一部富有深湛的传统文化底蕴,贯穿着古与今的民族道德理想,深切的人文情怀,充满活生生的现实感,探究世道人心之秘境的纪实性作品,这样一部非虚构文本,如同交响乐一样丰厚饱满。当然,叫报告文学未尝不可,但会把它叫窄了,叫薄了。中国玉石市场见闻录又不足以涵盖其广阔。

  • 在引人入胜中启人思忖

    关键词: 玉器市场  玉石文化  文学圈  

    在文学圈里,白描搜集和收藏的玉器最好,鉴赏玉器的眼光最高,有关玉石的知识最多,是人所共知的。因而,他在侍弄文学之余,撰写有关玉石文化与玉器市场的作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如何恢复中国记忆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中国史  汉字书写  考古发现  20世纪  甲骨文  三十年  玉礼器  

    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而言,最为珍视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记忆。用甲骨文以来的汉字书写而成的中国史,是三千多年。考古发现表明,用玉器书写的中国史,是八千年。这个道理仅仅是在最近三十年才得以明了。就连孔子和司马迁也不知道的史前玉礼器的大量出土,成就了现代以来的国学新格局:20世纪新兴的三个新学科依次是:甲骨学、敦煌学和玉...

  • 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忧思

    关键词: 历史故事  忧思  传承  文化现象  文字记载  玉文化  中国  言说  

    中国的玉文化,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玉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世界上一种有实物支持和文字记载并一直延续着的文化现象。可惜的是,过去有关玉的记载,似乎都比较的零碎、短小或片段,虽然也有像和氏璧等这样的历史故事流传,但还是感到缺少自觉和系统地言说。

  • 白描的“玉托邦”

    关键词: 玉文化  书刊  内容介绍  发行工作  

    白描的《秘境》写的是玉,写玉的往世和今生,还畅想了玉的未来。一切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尊重事实,这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伦理。白描为了做到这一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 《秘境》探究的是文化与人心

    关键词: 文化追求  人心  中华民族精神  精神家园  中国人  文学性  白描  

    白描的《秘境》有大的文化追求,涉及的是人心的变迁,中华民族精神的流变,捍卫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同时让人爱读耐读,在于文学性强。

  • 文学要揭示世道人心

    关键词: 人心  文学  第一人称叙事  散文随笔集  亲历性  可读性  白描  长篇  

    白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前辈。他的创作一直致力于探寻人性的奥秘、揭示世道人心,具有理性思考的光芒。像他的散文随笔集《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一样,白描的长篇纪实新作《秘境》具有亲历性、在场感,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带人感特别鲜明,可读性强。

  • 一个“文学教练”的底气——孙绍振和他的理论批评

    关键词: 文学写作  理论批评  孙绍振  教练  批评家  文化体系  作家  创作  

    自文学写作从大文化体系中独立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以来,虽然集创作家与批评家为一身者已成传统,创作与批评常常是各有追求,自行其是的。创作家瞧不起批评家,认为批评家不过是从事创作失败了的家伙,或是文学大厦砖缝中的“寄生草”。

  • 《陈忠实传》的魅力

    关键词: 陈忠实  责任编辑  先入为主  

    作为《陈忠实传》的策划、责任编辑,对《陈忠实传》情有独钟是肯定的,这也是我在《陈忠实传》出版后迟迟不肯也不敢轻率发声的原因之一。首先,我要摆脱责任编辑的角色,使我的立场不偏不倚,使我的看法、想法、说法不先入为主,使我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拈花微笑,那才是佛生心莲,一脸喜悦。

  • “吊诡”在晚清与“五四”之间——论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之得失

    关键词: 王德威  现代性  得失  晚清  吊诡  文学学科  1949年  

    引言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下简称学科)作为大陆高校文科设置始于1949年。到1980年后,随着严家炎提出“文学现代化”标准,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三人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该学科才逐渐成为国内诸子竞相鸣放的园地,海外汉学家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也接踵登陆,参与共建。

  • 给张爱玲戴的帽子太沉重——质疑《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篇头条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  文章  头条  质疑  张爱玲  帽子  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去年新创办的《中国文学批评》季刊,是一份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刊物。也许还应该加上“高定价”,薄薄一本竟定价一百元。但这是学术含金量高的刊物,贵一点读者也能接受。该刊我每期必读,2016年出版的第二期刊出的《夏志清文学史观质疑》这组文章,有助于国内学界破除对夏志清的迷信,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读后获益匪浅。...

  • “似乎都有余力再造一个世界”——关于《五人诗选》

    关键词: 世界  诗选  雷平阳  炼金术  白日梦  少君  顽石  宝玉  

    1这五个人,雷平阳、陈先发、李少君、潘维、古马,五个笔画不同的姓名,五个象征的符号,五个通向不同世界的语言的炼金术士,在某些时候,也是呓语和白日梦的收集者,要将他们的诗歌——在我们这个时代既是通灵宝玉同时也可能是污秽不堪的顽石——集合为一本书。

  • 心在云端:论盘妙彬的诗歌特质

    关键词: 诗歌成就  特质  中国当代诗歌  自然和谐  世界  广西  诗人  童话  

    诗人盘妙彬虽然生活在广西,但其诗歌成就显然无法用“广西”的地理标签予以涵盖,他在整个中国当代诗歌版图上都是一个独特的诗歌存在。盘妙彬的博客名“心在云端”与其诗歌世界正好构成恰切的隐喻,或许正由于“心在云端”,盘妙彬总“搭乘一朵白云”,“看到的总是与别人不一样”(盘妙彬:《心在云端》)1,因而他所建构的诗歌世界亦与众不同,是一...

  • 转向自然与境界里的芬芳——论李少君的诗歌写作

    关键词: 诗歌写作  少君  中国古典诗歌  最高价值  古代中国  人与自然  

    在我看来,自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最高价值。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自然”是比“道”更高的价值。三国王弻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古代中国遵循着这“道法自然”的传统,山水诗因此成为最主要的诗歌品种,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亲密的相互参照与关系中。

  • “我的一生注定只负责失败的部分”——评肖水诗集《渤海故事集:小说诗诗集》

    关键词: 诗集  故事集  说诗  渤海  失败  艺术手法  80后  中文课  

    80后诗人中,在艺术手法上探索勤奋,成效又显著的,肖水当之无愧。关于这一点,从他出版的几本诗集,即可看出端倪:2012年出版的《失物认领》和《中文课》,在长诗的把控上,肖水展示出自己最初的成果,其中《恐龙特急克塞号》《往世书》《失物认领》等长诗,在感情的真挚和技法的自然混融两个方面,都做得极为成功。

  • 张仃与鲁迅

    关键词: 张仃  精神偶像  文化人  门头沟  石头  隐居  景象  

    像那个时代的许多进步文化人,鲁迅一直是张仃的精神偶像。从十六岁开始读鲁迅,画鲁迅,鲁迅的思想贯穿于张仃各个时期的文章中,以鲁迅为题材的画作,出现于张仃各个时期的创作中,直到2006年。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张仃隐居在京郊门头沟自己设计的石头房子里,此时他已放下画笔,不再过问画坛是非,凡是去拜访过的人,定能看到这番景象:一位白发老人坐在...

  • 《沧海之约》:南方叙事与家国情怀——广西作家朱东作品研讨会纪要

    关键词: 作家协会  作品研讨会  家国情怀  文艺理论家  纪要  叙事  

    时间:2016年11月2日地点:南宁·龙门水都主办:《民族文学》杂志、广西文联、广西桂学研究会、广西作家协会、红旗出版社、《广西日报》综合副刊部、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南方文坛》杂志容本镇(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在开放包容、波澜壮阔的“一带一路”战略实践中,广西的各民族作家和全国作家一起。

  • 平中见奇的谍战小说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社会生活  环境氛围  题材  

    特工、反潜、谍战,这样的题材近年并不鲜见,通常表现为神秘的、波谲云诡的,受众对此已经形成某种“阅读定势”。然而,朱东的长篇小说《沧海之约》化稀奇为平常,化特殊为普通,颠覆了此类题材的玄秘,一变而为平易。它让我们明白:那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沧海之约》写暗流汹涌的谍战,却不刻意渲染环境氛围;急转直下的事情...

  • 凡尘世界的罪与罚——读《群山之巅》

    关键词: 罪与罚  世界  历史与现实  当下生活  现实精神  美学趣味  迟子建  现实感  

    《群山之巅》面世不久就获得批评界的反应。大致是将它看成一个现实精神强烈的探索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当下生活的文本。备受冤屈的辛家与尽享荣誉的安家两个家族命运的交织与变化构成了迟子建讲述的这个故事的主要线索,而围绕他们周边的人群的现世悲欢,也许加强了批评界对文本针砭现实的认知。应该说迟子建是不排斥让故事具有较为饱满的现实感的,...

  • 当代中国历史的精神症候式表达——关于李凤群长篇小说《大风》

    关键词: 中国历史  现当代  长篇小说  症候  精神  

    回顾一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以“”和稍后的“农业合作化”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数量并不在少数。从起初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到后来“十七年”期间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 小说与现实相遇的“狭路”“窄门”或旷野呼告——论东西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实相  篡改  关系问题  人的文学  批评家  作家  苦难  

    小说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如同创作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逼迫一个意欲有所作为的作家最终必须交出个人的文学方案和艺术答案。小说如何与现实相遇,尤其是如何与现实中的苦难、困境、极境相遇,如何表达由此而来的恓惶、无力乃至绝望,这些都深切关联着作家、读者与批评家之间的想象域和精神域。

  • 如何叙述历史的真相与隐疾——以方方的《软埋》为例

    关键词: 历史  叙述  真相  中国作家  20世纪  史传传统  中国文学  当代作家  

    中国文学的史传传统让中国作家对历史既满怀敬意,又充满叙述的兴趣。波谲云诡的20世纪历史为当代作家提供了巨大的创作资源和言说空间,一些充满争议的历史节点,更是作家们热衷讨论和叙述的对象。20世纪中页的运动的发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加速了中国大陆的统一,促进了共和国的诞生,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甲骨时光》:寻找“看不见的城市”

    关键词: 甲骨  文艺出版社  城市  华裔作家  现代性  文学  长篇  

    《甲骨时光》首发于《江南》杂志2016年第2期,甫一问世即备受各界关注,2016年8月著名华裔作家陈河长篇新作《甲骨时光》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近年来,陈河的创作产量极高,水准一流,尤其在发掘历史的写作方面,视野宽阔,史料扎实,文学架构极具现代性,开拓出了别开生面的文学风景。

  • 沃尔夫林的风格判断与被“遗漏的卡拉瓦乔”

    关键词: 沃尔夫  卡拉瓦乔  风格  学习研究  成长过程  西方油画  经典作品  艺术家  

    1.沃尔夫林对风格判断的经典命题在每一个艺术家学习成长过程中,有一门必修课,就是对历代经典作品的研摹。本人学习的是油画专业,对西方油画经典名作的学习研究也是自身成长的必经阶段。

  • “艺”“技”之辩——舞蹈杂技化之我见

    关键词: 舞蹈工作者  杂技节目  艺术发展  训练体系  表演体系  审美风格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发展至今,经过国内外历代舞蹈工作者共同努力逐渐建立起各舞种自身的训练体系、表演体系、审美风格。然而,当我们还在为舞蹈“说什么”和“怎么说”争论不休时,舞蹈“男子技巧女性化、女子技巧男性化”的趋势愈演愈烈的同时,杂技节目的舞蹈成分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引发了新的争论:到底是舞蹈正在杂技化,还是杂技正在舞...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28号,邮编:530023。